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8/10/01
今天要和大家聊另一個和光遺傳學並列前二名的神經科學重要技術——透視大法:神經細胞活動即時影像技術。也就是,讓科學家們能直接用眼睛看出神經細胞在避沙ㄇㄤˋ(=變什麼把戲、耍什麼心機),看出每個各懷鬼胎的人的大腦到底是怎麼運作。反正就是一眼看穿心思之術!
・2018/09/28
受腎結石所苦嗎?第 28 次第一屆搞笑諾貝爾醫學獎的得主藉由病患的經驗,發現到多彎道的雲霄飛車有助於排出腎結石,至於要坐哪兒、怎麼坐,背後都大有學問。
・2018/09/28
每年在度過母親節或父親節的同時,大家有沒有好奇,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語言,都要叫母親為mama、父親為papa? 這一切都只是巧合嗎? 或是其中有什麼樣的語言秘密呢? 今天我們要為各位解開,mama/papa這兩個詞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2018/09/24
2018年9月24日,台灣時間下午3點45分,全球的數學家和數學迷們,都將目光聚焦於德國的海德堡桂冠論壇(Heidelberg Laureate Forum);世界各地的數學家和電腦科學家每年一度聚集於此,和獲邀的學界大師進行交流。演講台上,英國頂尖數學家麥可.阿蒂亞(Michael Atiyah)正準備發表黎曼猜想(Riemann hypothesis)的證明。
・2018/09/21
令人捧腹大笑的搞笑諾貝爾中,最受歡迎的主角竟然是可愛的貓貓?快跟著我們的科夥伴一起看看:貓是流體還是固體?能不能放進洗衣機洗?身上跳蚤能跳多高?養貓的奴才是不是會很憂鬱?
・2018/09/20
從古至今,生物學家致力於探究細胞內各種生物分子的作用機制。有些人會問,這有什麼用?廖俊智與研究團隊的構想為,先花點功夫改造細菌細胞的基因,重新設計細胞內生物分子的合成反應途徑,就能讓細菌循環利用不同的碳源,並產出高碳醇類(例如異丁醇)作為生質燃料,特別可加工作為航空用油。
・2018/09/20
中央研究院,是隸屬於總統府的最高層級研究機構。「院長」這個職位,是帶領研究方向、激勵研究士氣的要角;另一方面,也是媒體和輿論的焦點。本文蒐集網友各種提問,和現任廖俊智院長輕鬆聊聊!
・2018/09/20
細胞治療是將自己的「自體細胞」,或別人的「同種異體細胞」,經過體外培養或加工程序之後,再將這些處理過的細胞引進患者體內使用,以達到治療或預防疾病之目的。近期衛福部放寬了細胞治療適用限制,讓更多患者可以藉此治癒疾病。不過細胞治療並非人人適用,正確的認識這種療法,才能找出真正的康復之路。
・2018/09/19
在漫漫醫學路上,許多先進不僅視病猶親,更致力於讓自己感同身受!2018搞笑諾貝爾獎的醫學教育獎得主,便嘗試使用坐姿為自己照大腸鏡,並表示:「因為這真的太簡單了,所以我們決定多捅三次」。
・2018/09/19
認為兩腦分工是一派胡言的人,可能得大吃一驚了!其實我們的頭顱裡真的有兩個腦半球。雖然這聽起來有點瘋狂,但是它們的確有不同的任務,至少某種程度上是分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