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8/01
發現家中的體溫計、血壓機出了問題,你會怎麼做呢?是否想過和政府通報?為了讓政府單位能夠更加確切的掌握市售醫療器材的狀態,民眾自發性的舉報是一個重要的資訊來源;透過民間反應,可以更直接、有效率的將狀況傳達至政府系統網路,有助於全面性的醫材控管,保障國人安全與權益。
・2017/07/31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劉夙在微博上稱,紅鳳菜含有吡咯裡西啶生物鹼。具有肝毒性,建議大家不要食用這種野菜。」紅鳳菜跟紅莧菜一樣嗎?劉夙是誰?這個傳言又是真是假?本文帶你一一釐清事實真相!
・2017/07/30
日本有研究指出,布衛生棉「於兩個月後改變了月經認知,四個月後改善了經痛症狀,六個月後減輕了原因不明之自訴症狀、自我價值及性別認同」,加上比較環保,似乎是一個明智且未來的趨勢,然而在實際推廣給學生時,又有相反的回饋。在尚未有更全面的研究前,似乎只能看你相信哪個了。
・2017/07/23
再生並非只存在傳說中,自然界也有奇蹟存在!例如,蠑螈雖然是低等的脊椎動物,但可以從被截斷的手臂切面,長出神經、骨頭、血管與肌肉,再生出完好的手臂。而在脊椎再生的模式中,斑馬魚一開始會因缺乏神經連結而無法再游動,並躺在水缸底兩個禮拜,但待神經重新連結、表皮癒合後,斑馬魚又再次成為一尾活龍、游來游去!
・2017/07/23
B 型肝炎是東亞的高致死率流行病,至今台灣仍有 250 萬名帶原者處在肝癌陰影下。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楊懷壹副研究員,投入研究肝炎病毒 20 年,協助建構「肝癌風險計算器」。現在,他與團隊的最新發現,已接近治癒 B 型肝炎的最後一哩路。
・2017/07/20
生鮮食品買回家了該如何「處置」?林世航營養師整理出六大常見保存迷思,並帶著大家一一破解。
・2017/07/19
食物「壞掉了」指的是微生物造成食物劣變,究竟微生物與生鮮食品的關係如何?又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微生物在食品上的活動呢?
・2017/07/18
為什麼有些水果不能冰?為什麼肉品冰過就變得爛爛濕濕的?生鮮食品買回家,可不是通通放進冰箱這麼單純。
・2017/07/16
抓緊便意行動就能遠離便秘。你排便順利嗎?有便意的時候,通常能馬上去廁所嗎?如果不知不覺錯過去廁所的時機,便意就消失了,下次的便意又遲遲不來。長期如此,就是造成便祕的原因。如果我們能了解「便意」的機制,應該就不會再忍便了。
・2017/07/15
《切開左右腦》中葛詹尼加描述他們那些研究的進行過程以及科學上的意義,讓人見識到頂尖科學家的人性層面。整本書,完全沒有談到 KPI、SCI 和期刊論文點數,只有旺盛強烈的好奇心,不像今天亞洲多國學者在政府搞不清楚狀況下,被套牢在拚論文篇數和點數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