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8/09/28
受腎結石所苦嗎?第 28 次第一屆搞笑諾貝爾醫學獎的得主藉由病患的經驗,發現到多彎道的雲霄飛車有助於排出腎結石,至於要坐哪兒、怎麼坐,背後都大有學問。
・2018/09/20
細胞治療是將自己的「自體細胞」,或別人的「同種異體細胞」,經過體外培養或加工程序之後,再將這些處理過的細胞引進患者體內使用,以達到治療或預防疾病之目的。近期衛福部放寬了細胞治療適用限制,讓更多患者可以藉此治癒疾病。不過細胞治療並非人人適用,正確的認識這種療法,才能找出真正的康復之路。
・2018/09/19
在漫漫醫學路上,許多先進不僅視病猶親,更致力於讓自己感同身受!2018搞笑諾貝爾獎的醫學教育獎得主,便嘗試使用坐姿為自己照大腸鏡,並表示:「因為這真的太簡單了,所以我們決定多捅三次」。
・2018/09/13
蚊子是許多病毒的傳染媒介,為了防止傳染病流行,政府除了境外移入的監控檢驗、醫院通報檢驗、地方衛生局監測與定期噴藥外,也長期在臺灣各地追蹤、研究病媒蚊,這些措施對疾病傳播的早期監控而言,是非常大且非常重要的助力。其中有一支「夏季限定」的研究團隊,每年都出現在你我熟悉的公園、豬圈、廢墟等等,默默為國人的健康努力,他們是病媒病毒與立克次體實驗室的「夏日限定捕蚊特攻隊」。
・2018/09/12
鹼性灰飲食追隨者必須瞭解,他們一旦接受這個飲食哲學,就代表他們也同時否絕了整個主流科學,或許是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但必須申明每個明星倡導者所相信的,其實只是最高級的偽科學胡說。雖然有些人可能認為,羅伯特.楊格和其他鹼性灰理論倡導者,只是讓人們吃了更多蔬菜,但我們無法迴避現實的黑暗面。
・2018/09/12
讀者們,不管你吃不吃培根,在你生命中某個時間點罹患腸癌的風險都一樣高,大約是6%。如果你每天都吃五十克培根(那可是不少的培根—一家五口如果都這樣吃,一個星期就要吃掉一點七五公斤),風險就會升高到7%左右。從6%增加到7%,這數字算是一種絕對風險。
・2018/09/06
麻疹疫情爆發後,衛福部疾管署針對此疫情進行一連串的宣傳,包含「疾管署說明麻疹個案接觸者追蹤方式及困境」、「為因應MMR疫苗需求量遽增,疾管署呼籲讓高風險族群優先接種」等新聞稿,另外也製作許多麻疹衛教的海報,張貼和宣導相關資訊,嘗試讓民眾了解目前麻疹疫情與控制狀況、要如何預防與該如何自主管理。
・2018/09/04
「不打麻醉動手術」這在現代是個問句,在19 世紀中葉前卻是肯定句。早期外科手術不僅致死率高,病人更要承受極大的疼痛,因為「根本沒有麻醉劑」。其實早在中世紀人們就已發現麻醉劑乙醚的神奇效果:讓雞無後遺症地昏睡好一段時間。可是,直到19世紀中葉,才有人想到也許可以把它用在人身上。這段路走了整整三個多世紀。
・2018/09/03
盤尼西林確實是神奇藥物,但有些細菌性疾病仍不受盤尼西林影響。這些疾病中最可怕的應屬肺結核,也就是「白死病」,病人因貧血而顯得蒼白。
・2018/08/28
中研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林榮信研究員,藉由電腦的高速運算能力,模擬藥物分子如何與體內的標靶分子作用,以縮減藥物研發的時間及成本,降低藥害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