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8/09/12
讀者們,不管你吃不吃培根,在你生命中某個時間點罹患腸癌的風險都一樣高,大約是6%。如果你每天都吃五十克培根(那可是不少的培根—一家五口如果都這樣吃,一個星期就要吃掉一點七五公斤),風險就會升高到7%左右。從6%增加到7%,這數字算是一種絕對風險。
・2018/07/12
過去曾有國內媒體熱烈報導黑糖中丙烯醯胺含量較高的議題,部分偏頗內容引起軒然大波,造成國人的恐慌與相關產業莫大的損失。作為理性的消費者,對於高丙烯醯胺含量的食品類別固然需提高警覺,但若不是當作主食類,或非經常吃的食品,由於攝取量並不高,就無需擔心。看待「食安問題」,誠如ILSI Taiwan專欄2016年10月號中提到的,除了需取得食品中丙烯醯胺的含量(濃度或毒性)之外,還需知道該食品的攝取量(劑量),兩者相乘後才是丙烯醯胺的攝入總量(膳食暴露量),兩者缺一不可。 雖然食品類別與變化繁多,只要我們把握前段所敘述的三個重要因素,就是我們辨識高含量丙烯醯胺產品的最佳線索。此外,關於國內部分高丙烯醯胺含量的食品,近年來降低其丙烯醯胺含量的努力已收到效果,將為消費者帶來新的選擇,實是消費者的一大福音! 
・2018/07/12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認識了丙烯醯胺的毒性、其在食品中的形成機制,以及高丙烯醯胺含量的食品類別有哪些。本文將繼續探討食品中的丙烯醯胺議題,依據風險評估結果,哪些族群需要特別留意高丙烯醯胺食品的攝取?又有哪些原則能供食品產業與一般民眾參考,以降低丙烯醯胺的暴露風險?
・2018/07/05
炎炎夏日,少不了買點包裝飲料解解渴。面對架上琳瑯滿目、容易讓人產生選擇障礙的各式包裝飲料,你曾想過它們是怎麼被製作出來的嗎?業者運用哪些食品加工技術,才能創造出品質穩定一致,又便於運輸、保存的好喝飲料呢?
・2018/06/30
我們身上的脂肪,並不僅是儲存能量,其功能居然五花八門,脂肪組織還會控制身體,以壯大其勢力。也因為脂肪過去幾萬年來是珍貴資源,所以我們身體一旦好不容易(但現在好容易啊)獲取它們,就捨不得抛棄,所以就因果關係而言,不是脂肪死命糾纏,是我們的身體故意把寵壞脂肪的,這根本就是灑狗血八點檔的畸戀爛劇碼啊。
・2018/06/27
長照服務法於 2015 年 6 月 3 日總統令公布,2017 年 6 月 3 日正式上路,從上路第一天到現在,和全民健保一樣,關於財務負擔的質疑從沒停過。然而,長照問題已是不得不處理的「國安問題」,相關政策的施行刻不容緩,可是目前漏洞不少的法令與執行面的缺失也不容忽視,這該怎麼辦?相較於社福起步早;國情差異較大的北歐國家,文化相近又比台灣還早進入高齡化社會的日本,也許是目前最好學習對象。關於長照,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NCGG)副院長──荒井秀典教授,提出了幾個經驗與可能方案讓台灣參考。
・2018/06/26
「水蛭」偽品的真實身份到底是什麼?透過型態與分子分析再加上一點田野調查,這一篇文章通通告訴你。
・2018/06/2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充滿故事的癌症研究之路 追獵癌症的生物學成因,在科學研
・2018/06/14
喜好甜味是人類天生的本能,因為甜味通常代表糖份,也就是生物體的能量來源。而甜點,就是奢侈地應用糖、麵粉、雞蛋以及奶油,加上「空氣」一同打造出的魔法。不過,進入講求效率與品質統一的現代社會後,人們開始使用一些人造添加物,確保產品的保存、品質以及安全性,讓我們一邊學做甜點,一邊認識這些好陌生又好熟悉的添加物吧!
・2018/06/13
怎麼樣都無法養成每天慢跑的習慣,朋友來揪三對三卻馬上出發?連走路上學都懶,但是很想爬玉山?有時候這樣的矛盾實在讓人弄不清自己......。不過.......這也許不一定是你的內心在打架,可能只是「你受不了無聊」而已!來看看兩個有趣的社會心理學「無聊實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