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7/08
人的感官很特別,跨感官模式讓我們可以知道下雨的時候大概氣溫幾度,甚至有所謂的聯覺,看著一個數字不只數字還有顏色等等,那文字呢?文字帶給我們的感受是否也這麼多?來看看你我的生活已經被字型佔據了多少吧!
・2017/07/06
歷年食品中毒統計顯示諾羅病毒防治的重要性,應從風險分析的角度,掌握諾羅病毒的風險特徵,輔導國內食品業者做好衛生與安全管理,從源頭、邊境及後市場三個關鍵點管理輸入業者與輸入食品,透過知識傳遞諾羅病毒防治觀念。食品安全要能滴水不漏,需要隨時滾動矯正、修正或調整管理措施,始能與時俱進,並與國際管理趨勢一致,逐步做好諾羅病毒之防治工作。
・2017/07/04
「酒後吐真心」是酒精緩和大腦神經運作。高高興興地喝酒是一大樂事,但是一不小心就會宿醉,也有急性酒精中毒、酒精依賴症的危險。酒如何發揮作用呢?在本篇,我們要討論酒精與腦的關係。
・2017/07/01
音樂是如何進入我們的耳朵?又是哪些因素影響音樂?聲音是如此多變化那音樂廳怎麼辦這麼大?別急,音樂可是非常科學的,就讓我們來看看音樂的科學及它是如何影響我們生活的!
・2017/06/30
觸覺設計不僅對眼睛看不見的人有幫助,對沒有視覺障礙的人來說也很方便。作為生活支援型觸覺設計的強力後盾,觸覺科技是目前深受期待的領域。觸感科技有望在未來更加廣泛地被應用在視聽覺資訊過剩的現代生活中。此外,在高齡者逐年增加的日本,這種無論身體是否有障礙都能夠提供我們安全和快樂生活的觸感科技,相信今後也會愈來愈重要吧。
・2017/06/30
在地震規模問世以前,已經有「震度」可以用來描述地震,如果可以用個統一的震度階畫成等震度圖,那麼其實某程度就能用來「比大小」,但代誌絕對沒有這麼簡單!早期的震度估計並不是直接用地震紀錄來估算,而是藉人對搖晃的感受、房屋受損程度等定性的描述,這種方式連「誤差」都不知道怎麼給了!因此,將震度作為科學方法估算地震「大小」是非常困難的。
・2017/06/29
皮膚可以察覺到細胞的變形,還有其他可以感受到溫度的感覺神經。此外,皮膚也有傳導痛、癢的感覺神經。感受細胞變形的感受器,與感受溫度的感受器--觸覺感受器大致上可以分成這二種。擁有這二種感受器,我們才能感覺到橘子皮的濕潤與顆粒感,或是像絲綢一般涼爽而光滑的感覺,仔細想想,不覺得很奇妙嗎?這種奇妙不僅來自皮膚的感受器,更結合了觸摸的動作,或是觸覺以外的五感等各種要素。接下來,就一起探索全身上下的觸覺感受器與您自己所感受到的「感覺」之間,究竟存在著什麼奧祕吧。
・2017/06/27
大眾普遍認為,所謂的「天才、有天賦、非常,非常聰明的人」比較可能是男性,而不是男女比例相當。但是難道我們天生就覺得男生比較多天才嗎?如果這是後天環境與教育養成的結果,我們大概幾歲開始出現這種想法?如果女孩子從小就覺得這些形容詞是男生的專利,會不會對他們的行為、自信心或興趣有什麼影響?
・2017/06/26
一個由好奇心驅使的基礎科學實驗,為何最後卻能發展成CRISPR/Cas9這個改寫基因科技的革命性技術?生技醫藥獎得主道納,在唐獎得獎演說中,分享了這個神奇的研究歷程,以及該如何面對CRISPR/Cas9可能引起的道德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