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奧祕
2195 篇文章・ 4712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06/19
另一篇報導中,小保方博士的指導教授則說,當初的老鼠實驗都是若山教授做的,如果這中間發生了什麼變化,若山教授應該要負責任。而若山教授發表此項資料的二天,小保方博士也提出聲明,說明所有的老鼠以及細胞都是由若山教授的實驗室提供的,沒有其他的管道。看來,這場科學羅生門依然熱烈上演中。
・2014/06/17
科學家發現TRP通道跟辣椒造成的刺痛、灼熱感有關,神經上的跟溫度感覺相關的通道也跟脂肪生成、飽足感、甚至腫瘤生長相關,讓辣椒成為一要領域的熱門研究主題。
・2014/06/17
中文說「失敗為成功之母」,西方物理學家Niels Bohr也曾將專家定義為「在狹窄的領域中犯盡一切可能錯誤的人」。究竟對失敗的看法對學習會有什麼樣的影響?WIRED的這篇"Why Do Some People Learn Faster?"所提及的兩個實驗或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
・2014/06/16
通過日復一日的練習——電腦使用者平均每天點擊鼠標超過1000次——你已然成為了用鼠標的專家,儘管你甚至從未意識到具備這種靈巧度是多麼了不起的事。科學家們想知道這種練習是否能影響大腦對身體其他方面的控制。例如幫助中風患者恢復肢體控制?
・2014/06/11
當人類物種呈現這樣的性取向多樣性發展時,可以預期它們各自有其存在意義,保障各個性取向次族集能在人類社群中得到公平與尊重的存在空間,才能充份發揮它們在演化上的優勢,確保人類物種的穩定發展。
・2014/06/10
前陣子很暢銷的一本書封面寫著「你沒有30公斤要瘦,但永遠都有3公斤要減。」或許你跟我一樣,將減肥當作一生的志業!上個月承諾要跳鄭多燕,這個月說好每週末要去跑步,但是到最後都發懶,想說難得放假睡晚一點,然後再安慰自己睡飽才有幫助減肥(實際上睡太多也沒有用)。
・2014/06/05
表觀遺傳學究的是在不改變 DNA 序列的前提下,通過某些機制引起可遺傳的基因表達或細胞表現型的變化。相對於傳統的遺傳學,表觀遺傳比較能代表個體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後的結果。就以抽煙為例,抽煙本身不會改變你的 DNA 序列,但會給某些部位的基因帶來一些修飾,而這個變化會延續到後代,孩子出生後身體健康狀況會變得比較差。有些父母擁有的才華,也有可能讓其後代繼承,也有可能與表觀遺傳有關係。
・2014/06/04
為什麼粒線體絕大多數是母性遺傳呢?老爸,原來也有你不能給我東西啊?但其實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2002年第25期的〈Paternal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l DNA〉研究中,也有極少數細胞的粒線體帶有父親的DNA,大家可以去看看,但也產生不少遺傳性疾病。
・2014/05/27
大型腦科學研究積極研發光遺傳學等創新技術,希望闡明世界上最複雜的機器:人類大腦的神經元活動,是如何產生思想與情緒。
・2014/05/26
「日出之前,我們還有發光的力量。」本屆年會最年輕的講者,就讀於台大獸醫系三年級的魏立寧,用一顆熱血、愛護動物的心,為今年的《科仔七分熟》注入了一抹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