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2/09
1906 年春天,35 歲的美國病理學家立克次著妻兒到蒙大拿州的密蘇拉度假。四年前他才從微生物學的研究重鎮──法國的巴斯德研究所──進修歸國,回到芝加哥大學任教,並於今年出版了一本免疫學的書。他沒料到這次度假會成為他人生的轉捩點。
・2015/02/09
現代人、尼安德塔人與丹尼索瓦人少了兩個感受苦味的基因:TAS2R62 與 TAS2R64,於是我們吃南瓜、吃蕃薯都不覺得有苦味,但猩猩卻不喜歡他們的味道。因為我們對苦味的靈敏度降低,使我們的食物版圖可以大大擴張,使人成為地球上少數可以遍佈全球的哺乳類動物。
・2015/02/04
翟若適(Carl Djerassi)是猶太裔的化學家,在1951年與 Luis E. Miramontes 以及 George Rosenkranz發明了可以口服的黃體素(progestin norethisterone)。口服避孕藥最大的貢獻其實是使婦女可以由重複的懷孕、生子、育兒的循環中解放出來,對兩性平權運動貢獻很大。
・2015/02/04
失去全身的DNA,會怎樣?最接近的現實情境有誤食「毀滅天使」、接受化療、遭受輻射汙染;可能導致腹痛、噁心、暈眩、免疫系統迅速瓦解,並且因為急遽的全身感染、或系統性的器官衰竭,而在幾天或幾小時內死亡。
・2015/02/03
試著背下這組數字:26535897932384626433。三、二、一,好了,你能背出幾個數字?我猜不會超過 9 個,但也不會低於 5 個。平均而言,一般人能記得的個數就是 7 正負 2 這個區間,這是美國心理學家米勒在 1956 年發表的論文《神奇的數字:7±2》中得出的結論。
・2015/02/02
雖然全世界的人口不斷增加,農業技術的提升使得糧食產量的供給仍足以打敗馬爾薩斯《人口論》的悲觀預言,無匱乏之虞。而今論及其中居功厥偉的關鍵角色時,總是歸功於發現氮對植物營養之重要性的李比希與發明大量生產氮肥方法的弗里茨・哈伯。然而,法國的化學家布森格其實也扮演了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
・2015/02/02
Davis教授與他的團隊找來了從8歲到82歲一共210對的同卵及異卵的雙胞胎、抽血檢驗了超過200項免疫指標,其中包含了95種免疫細胞和51種蛋白質。研究發現,同卵雙胞胎的免疫系統差異甚大,許多免疫指標無法回推到共同的基因組合,這項研究登上了今年1月15日出版的《細胞》(Cell)期刊。
・2015/02/02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威康信託粒線體研究中心目前正在積極地推動英國修改「人類受精與胚胎學法案」(Human Fertilisation and Embryology Act),如果成功,捐卵除了幫助某些不孕症患者之外,又有一個新用途了--捐出卵子中健康的粒線體!
・2015/01/29
最近研究團隊發現,麵包酵母會形成群落,其實是來自於基因突變:一個稱為ACE2的轉錄因子失去功能後,便會使得麵包酵母形成群落,這可能是最終產生多細胞生物的一條可能的演化途徑。
・2015/01/27
演化論告訴我們,同個族群但個體特徵不太一樣的後代,最終會在天擇機制下產生出新物種。假設我們認為兩棲類是從魚類演化而來的,那麼地球上就應該會存在某個介於魚類與兩棲類之間的物種;換句話說,我們在找也一隻「有腳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