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奧祕
2195 篇文章・ 4712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6/07/02
在醫學院,有一群很特別的「師資」,用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來傳道、授業、解惑,他們給學生的,是貨真價實的「身教」。我們稱他們為「大體老師」。這群老師們在他們生命終了之後,遺愛人間,提供他們的軀體,讓醫學生解剖下刀,以做好將來行醫的準備。
・2016/07/01
在《侏羅紀公園》中,科學家從琥珀中的蚊蟲抽取恐龍的DNA來複製恐龍,這在現實中恐怕不可能辦得到,但琥珀還是給了科學家驚喜。琥珀的前身是樹脂,羽毛被樹脂黏在樹上,對小鳥來說應該是個悲劇吧。可是一個發生在中白堊紀的悲劇,卻讓古生物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時代的遠古鳥類之翼。
・2016/07/01
很多人都很想知道父親育嬰到底有什麼好處?這個問題確實很好,值得我們靜下心來好好討論。如果母親育嬰的效果比父親好,那確實不需要父親出面。但真實的情況是如何?有無相關研究關注這個議題?努力耙梳了一陣子,發現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在 2013 年曾經針對此一議題,整合出一篇後設研究報告。此篇報告整理出兩大部分,第一部份是說明父親育嬰的現況,第二部份是整合澳洲、丹麥、英國、美國等四個國家的長期研究,說明父親請了育嬰假後到底有何實質好處。
・2016/07/01
人類之所以異於其他禽獸,是人類能夠在沒有直接關係到個人利益的情況下,幫助、關懷他人。人類能夠進行大型協作,這是因為人類有親社會行為,人們在共同的社會生活中經常會表現出親社會行為,比如幫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贈等等,親社會行為是人與人之間在交往過程中維護良好關係的關鍵基礎。狗狗在和人類相處的上萬年時間時,似乎也演化出了親社會行為,只是科學家仍不清楚,狗狗是真的有親社會行為,抑或是只是單純聽從人的命令。
・2016/06/24
科學家們設計出了IQ測驗來量化狗的IQ,他們測量了那些邊境牧羊犬的方向感、速度和遵循指示的能力。實驗包括將食物藏在柵欄後,讓狗狗尋找出來,或是端出兩盤份量不一樣的狗食,測試牠們多快能前往份量多的那盤等等,還有遵循人類指示的反應等等。他們發現,狗狗智力運作方式和人類類似,聰明的狗狗在執行一項測驗上表現較佳時,執行其他測驗也一樣更好的表現,就和人類相似。
・2016/06/20
有頭有尾巴,長得像蝌蚪,大概是大家對精子的印象,不過某些精子的形象或許有點驚人。比方說有些果蠅(Drosophila)的精子尾巴非常長,有種學名叫作 Drosophila bifurca 的果蠅,擁有記錄上最長的精子,尺寸大到要以公分計算,一隻精子從頭到尾可以長達「5.8 公分」,屌打所有動物!
・2016/06/18
對研究野生動物的人、獵人、野外求生或露營的人等來說,動物的便便是非常重要的。對一般人來說,便便也不是那麼遙不可及的事物。先不要管自己家裡面的自製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以前的燃料、糊牆,到現在的中西醫藥材、咖啡和茶、紙張、肥料等,也不乏這些便便的產製品。假如事先不知道的話,你可能不會知道自己吞下肚的腸胃藥、吃下去的起士蛋糕、喝下去的咖啡,有些居然是,欸,資源回收再利用?或是特地收集來利用。
・2016/06/17
如果我們的油漆不再需要有機色素的調配,而是以仿生學中、模仿毛蜘蛛非炫彩藍色的奈米結構製作?「這個計畫結果如果發表,可能未來三五年內,就有機會把這些非炫彩的結構色,用工業方法大量做出來商品化。」採訪這天是 美國時間 4 月 25 日晚上九點,距離熊柏凱在 experiment.com 網站提出的募資科學實驗計畫,還有幾天就要截止。
・2016/06/15
「我擁有很美好的時光──很難想像有更好的了。……我的人生很有意思,也非常、非常令人滿意。」 1983年,諾貝爾
・2016/06/14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系教授葉文斌及博士生蔡正隆致力於建立臺灣鍬形蟲的DNA遺傳資料庫,除檢視臺灣鍬形蟲的分類地位外,並探討臺灣島內的同種鍬形蟲有兩個特有亞種存在的特殊分類議題,成果本(6)月獲國際著名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