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
1760 篇文章・ 5435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03/22
後續的實驗進一步證明欺騙及創造力間的關連。結果顯示,根據不同的評斷方式,在先前實驗中說謊的實驗對象都表現出較高程度的創意思考。
・2014/03/19
你知道你再也不能透過傳輸線,讓電腦裡的行事曆及通訊錄,和蘋果的手機及平板電腦同步了嗎?從今年麥金塔作業系統的 Mavericks 版本開始,你只能以無線方式同步,而且必須透過 iCloud 帳號。大型科技公司悄悄取消了能讓你把資料留在身邊的選擇。
・2014/03/16
以雙語方式教養孩子顯然有不少優點。但讓孩子學習外語能讓他們對他人的接受度更高嗎?協和大學的新研究指出,就如單語孩童,雙語孩童也偏好跟那些以自然口音,而非用外國口音說著孩童母語的人互動。
・2014/03/13
假如你是個風險投資家。一個心懷理想的、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找到你講述了他的偉大志向,希望你給他注資,因為他有辦法把你的錢翻3倍,到時候你們分享收益。那麼你會投資給他嗎?
・2014/03/11
第一印象並不是絕對的,如果初遇的場合變了,你對他/她的第一印象可能會完全改變——這得取決於你們是在正裝晚宴、雞尾酒會,還是瘋狂的泳池派對上相遇的了。
・2014/03/11
你是不是總在這個時候想他?當你生病的時候,當你無所事事的時候,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你已經上癮了。瞭解愛情的三大成癮需求,在失戀後轉移你的成癮需求,建立新的依附對象
・2014/03/08
新研究指出孩童與成人相同,都以外表來判斷某人的性格特徵。哈佛大學的心理科學家Emily Cogsdill博士表示,即使是三歲的孩童也以一個人的外表來判斷可信任度及能力。此外,研究也顯示孩童們的判斷有非常高的一致性。
・2014/03/06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較沒有耐心等候的人傾向有較快的眼動。研究者認為,人們對時間推移的評估模式,可能有一致特性的貫穿全腦,影響著我們做任何動作的速度,以及我們做一些決策的時候。
・2014/03/06
按照迪方佐的說法,好的謠言要避免被證偽。比如,「上一期《中國好聲音》的節目上,導師們因為搶一個學員打起架來了!」這種謠言不會火,因為只要找出上一期的節目視頻,看看到底打沒打架就好了。要是換個說法,「我聽說《中國好聲音》錄節目的時候導師們動手打架了!本來錄好的節目都掐掉了!」——嗯,驗證這個就難辦多了。
・2014/03/06
恐懼滋生謠言。一個群體的集體焦慮越嚴重,就越容易變成謠言工廠。正如羅徹斯特理工學院謠言專家尼古拉斯•迪方佐(Nicholas DiFonzo)所說,我們通過傳播信息化解恐懼和未知。即便交流的信息是荒誕的,交流本身也能給人一種知曉事態的感覺,來平撫不安。「謠言的一大功能就是試圖挖掘事實,讓人知道該做什麼。我從沒像9·11事件過後那麼驚懼。為了抑制恐懼,人們傳播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