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
1759 篇文章・ 5416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09/03
《記憶與認知》期刊(Memory & Cognition)最近有一篇論文,研究學習心態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力,結果顯示,透過簡單的指令,僅僅告訴學生他們將為人師,就足以改變他們的心態,讓他們選擇較有效的學習方法,並且對所學內容有更完整、更有組織的記憶。
・2014/09/01
耶魯管理學院的研究團隊今年六月24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如果在追求一項事物時同時具有外在動機與內在動機,不但達不到激勵效果,在事業上成功的比率也比單純持有內在動機的人還要低。
・2014/08/27
習慣為何成自然?原來是形成習慣的大腦迴路已成為自動化的行為單元,透過定位這些習慣迴路,未來培養好習慣和剔除壞習慣可能會容易些。我們重複某個行為時,大腦裡的紋狀體會參與形成特定的習慣迴路,讓習慣成為自動化的一個單元(稱為「集組」)。然而,另一個腦區「新大腦皮質」(neocortex)會監控這個習慣。利用光訊號調控實驗大鼠的新大腦皮質,就能阻斷一個習慣,甚至能防止習慣形成
・2014/08/26
調查發現有大約3/4的美國人相信靈魂伴侶的存在,然而一項研究發現,將伴侶視為「靈魂伴侶」的情侶,順利面對衝突的比例低於將伴侶視為「生命旅伴」的情侶,顯示人們看待感情的方式,會大大地影響他們在親密關係上的成功和滿意度。這個研究的寓意是,如果太認真對待尋找靈魂伴侶的想法,冀求伴侶和自己達到百分百完美的契合,反而可能危及親密關係。
・2014/08/24
常突然而然覺得沮喪卻找不到原因嗎?如果你的憂慮沒有特殊理由,很有可能就是以下六個看似不相關的不快樂潛在因子作祟,快來檢查一下自己生活中有沒有以下情形!
・2014/08/20
應鄉民要求,筆者小弟把今天發在部落格和臉書上的資訊整理了一下,讓這裡的泛科學讀者參考。這是關於柯案的大麻資訊,鑒於蘋果昨天這篇關於大麻的報導似乎有些偏頗,特來提供一些不同的聲音。
・2014/08/20
對於高跟鞋的作用,最流行 ​​的觀點就是“高跟鞋是男權社會用來限製女性行動的產物”,不過,這個觀點可能並不完全正確。
・2014/08/20
雖然明知道有增加皮膚癌患病機率的風險,但總有那麼一批人,一到夏天就湧向海灘,享受陽光的熱度。今天發表在《細胞》(Cell)雜誌上的一篇文章表明,他們可能已經對陽光“上癮”了——根據研究人員的發現,如果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的話,人體可能會分泌出一種讓自己感覺愉悅的信號分子:腦內啡。
・2014/08/19
今年,臺北藝術節邀請南非翻筋斗偶劇團帶來《烏布王》。此戲劇,不同於兒童劇團的戲偶布偶,《烏布王》探討政治迫害、種族隔離政策的議題,操偶師細心地操弄著每位在「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傷心的家屬,歷歷地挖出每段哀慟的傷痕。去年,臺北藝術節邀請西班牙庫倫卡劇團演出《安德魯與多莉妮》,劇中的演員個個帶人偶面具,表演形式超越表情、語言,但依舊帶出一段扣人心弦的記憶與失憶之人生旅程。今年,來自英國的寶藏巖駐村藝術家Kit Hammods,在夏季開放工作室中呈現了巨大的【操偶師】 ( Puppeteers)作品,諷刺隱形的雙手正操弄政治與經濟的權力劃分,隱含著「沒有任何戲偶比操偶師更愚蠢」(No puppet is dumber than its puppeteers)的意涵。 戲偶,是一種表現藝術的媒介。不過,為什麼非真人的藝術,反而更能觸動人心呢?反而更能讓觀眾思索創背後探討的議題呢?
・2014/08/12
最新研究表明,經常看色情片的人,大腦中與獎賞和成癮有關的腦區在體積、活躍程度以及神經連接方面都顯示出了負面的變化。儘管媒體在報導中對研究數據存在過度解讀和炒作的嫌疑,研究中觀察到的腦部變化依然表明,看色情片太多會降低性生活質量(不過首先,你得有……)、造成色情作品成癮,並改變性行為(sexual behavior)與性意願(sexual intentions)。這樣的研究意味著什麼?對於色情片和大腦,科學家們又知道哪些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