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生態
1517 篇文章・ 4085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05/09
近幾年,中國的空汙問題屢次躍上新聞頭條,2013年年底華東華南嚴重的空汙事件,讓上海引以為傲的陸家嘴天際線消失於黃霧之中。對台灣而言中國空汙似乎無關痛癢,但是2014年美國的一份研究卻發現這片黃霧卻可能讓太平洋的颱風更多更強!對於每年都遭遇颱風侵襲的台灣構成更大威脅!
・2014/05/06
第二個延緩了核反應爐在世界各地推廣的主要問題是人們對於核武擴散的深切擔憂。我在白宮服務的八年中,每一個核武器擴散問題都與核反應爐計畫有關。要是在50 和60 年代,這一定會讓擁護核能的人感到驚訝。因為他們堅信製造核武器所需要解決的科學和工程難題與建設核電廠要解決的問題,無法相互比擬;建設發電用核反應器相對簡單,並不會增加核武器製造技術落入別有用心的人手中的風險。
・2014/05/05
動物囤積行為(Animal Hoarding,也譯成「動物囚藏」)係指在一定範圍內囤積大量動物,但缺乏妥善照料之能力,未給予適當的飲食和醫療。2014 年 5 月號的《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刊載了西班牙首篇關於動物囤積行為的調查報告。據研究團隊表示,這亦是歐洲首篇相關研究。
・2014/05/02
想到美國三哩島、蘇聯車諾比、日本福島這些可怕的核能災變,你是否覺得答案呼之欲出:當然要反核!只是目前太陽能、風力發電要靠天吃飯又昂貴、緩不濟急,犧牲核能電廠就得要依靠火力發電,有空氣污染。污染造成的問題會比核災嚴重嗎? 就讓我們擺擂台,看看空氣污染和核災那個殺傷力強。
・2014/05/01
2014年1月,(IOPscience) 刊載了韓國首爾大學3位教授的一份研究,這份研究指出這三十年來襲擊中國沿岸、日本和韓國的颱風強度有顯著的增加,由於海洋表面升溫和大氣環流模式在沿海的變化,使得颱風更能夠從南海循海岸而上,這意味著在它們抵達東北亞時,它們已經累積了較過去更多的能量,成為了更具威力的大型颱風。
・2014/05/01
巴基斯坦一直都是個災難頻仍的國家,經年的洪災、風災、旱災和震災,成千上萬的人們流離失所。這塊土地上的人們面對災害是如此脆弱,而它的官方防災專責單位的工作成效正面臨嚴峻的檢視,如果災難處理不慎,可能釀成更嚴重的二度災難。
・2014/04/28
在能源面貌上,最重要的新發展就是發現了頁岩(一種沉積岩)中豐富的天然氣的開採方式。這是一大筆新的意外之財。雖然我們早就知道頁岩裡蘊藏大量的天然氣,但是符合經濟效益的開採方式到最近才發展出來。這些可供開採的頁岩天然氣,是攸關美國未來的能源安全以及全球暖化最重要的新因素,也會對接下來數年 甚至數十年的經濟與政治決策產生重大的影響。
・2014/04/22
智利是世界上地震最頻仍的國家之一,歷史上的十大地震之中有三個都發生在智利,智利人民不但像台灣人一樣習慣地震,面對的地震強度和隨之而來的海嘯問題都更為嚴峻。政府在 2010 年 8.8 級的大地震發生後,四年來持續加強海嘯防災演習。這次 7.6 級地震發生後,智利官方迅速發布海嘯警報,智利交通通訊部和無線通訊營運商合作,以簡訊系統自動通知 350 萬名以上的民眾撤離訊息。各地也以廣播站播報海嘯警報,警報持續的六小時期間,災區民眾冷靜且有秩序地陸續撤離。
・2014/04/18
美國一向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國,美國政府對減碳模稜兩可的態度也一直為他國所詬病。不過在2014年3月底,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NRDC)發布報告,指出能用比之前推估更低的成本,減少發電廠的碳排放量,或許是美國減碳好的開始。
・2014/04/18
「咦?昨天有地震?」身處地震頻仍的台灣,我們對於朋友這樣的疑問絕不陌生。多數的地震都是無感地震或小規模地震,科學家便感到好奇,究竟這些小地震發生時,有多少人感覺到了?而這些感覺到地震的人又都在做些什麼?才讓他們得以察覺地表微微地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