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萬物之理
933 篇文章・ 429 位粉絲
+追蹤
內容包含:古典物理、力學、量子力學、粒子、原子、分子(不具生物性)、化合物、高能物理、微中子、光學、熱力學
常用關鍵字
低溫
冷凍
冷療
分子
大型強子對撞機
溫度
火箭
熱力學
物質
知識大圖解
絕對零度
金屬
電阻
勞倫茲
混沌
蝴蝶效應
誤差
希爾伯特空間
經濟學
賽局理論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2015年
重設
健康養生
知識大圖解
・2015/12/31
低溫學的奧秘──《知識大圖解》
在極低的溫度下,物質會開始出現奇特而神祕的性質,而低溫學就是研究極低溫度的一門科學。這個領域的研究目標是了解如何產生與維持絕對溫度123度或是攝氏-150度以下的低溫,同時研究在這種低溫環境下,各種物理、化學及生物作用會產生什麼變化。
低溫
冷凍
冷療
分子
大型強子對撞機
溫度
火箭
熱力學
物質
知識大圖解
絕對零度
金屬
電阻
0
0
地球脈動
張瑞棋
・2015/12/29
蝴蝶效應|科學史上的今天:12/29
1972年的今天,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舉辦的第139屆年會上,氣象學家勞倫茲博士(Edward N. Lorenz, 1917-2008)準備上台發表他的研究發現。其實他要報告的內容早在1963年就已經發表在一份氣象學期刊上了,但顯然數學家與物理學家們並不會讀這類冷門的期刊,所以並未引起注意。其實他的重大發現完全是個意外,他也差一點讓它溜掉了……。
勞倫茲
混沌
蝴蝶效應
誤差
0
0
數學妙用
張瑞棋
・2015/12/28
馮.紐曼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28
1946年6月,一堆機械與金屬零件陸續運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所在的福德大樓,經過一樓愛因斯坦的辦公室,搬進地下室。校園內的學者見此莫不大皺眉頭,高等研究院不應該是個安靜的地方讓愛因斯坦這類的頂尖天才們專心思考嗎?他們就只需要紙筆和黑板,搞台電腦要幹嘛?呣,這麼說也不是沒道理,只不過,要打造電腦的人可是創院時與愛因斯坦一起被延請的四位教授之一;何況,誰能拒絕馮·紐曼?!
希爾伯特空間
經濟學
賽局理論
量子力學
電腦
馮·紐曼
0
0
數學妙用
張瑞棋
・2015/12/26
巴貝奇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26
他是生錯時代的天才,腦袋裝著二十世紀的現代觀念,被困在十九世紀的蒸氣時代。他的夢想太過龐大,注定要因當時的技術限制而失敗;他的觀念太過先進,注定得不到世人的理解與讚譽。巴貝奇,橫跨數學、天文、機械、管理等不同領域的數學家與發明家,注定要抱憾而終。
保險
分析機
差分機
巴貝奇
程式設計
艾妲·勒芙雷斯
電腦
0
0
科學史上的今天
張瑞棋
・2015/12/24
焦耳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24
用火藥槍發出巨響所造成的回聲測距離,一次因為反作用力太大而將槍掉入水中,另一次因火藥裝太多而燒掉一邊眉毛。電一隻馬的瘸腿,看看是不是會抽動;拿家裡的工人來實驗,結果把他電暈了。不,這不是豆豆先生的喜劇橋段,而是英國物理學家焦耳在中學階段搞的實驗。
焦耳
焦耳定律
熱
熱功當量
能量守恆定律
0
0
數學妙用
張瑞棋
・2015/12/22
超級勵志的天才無限家!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科學史上的今天:12/22
1934年,已經67歲的數學大師哈代面對年輕數學家艾狄胥的提問:「您自認對數學的最大貢獻是什麼?」哈代腦海中浮現的不是任何數學公式或定理,而是一張永難忘懷的面孔,於是他毫不猶豫的回答:「發現拉馬努金!」隨即再補上:「與他的合作是我人生中的一個浪漫的意外。」哈代不禁嘴角上揚,思緒已飄向從前……。
三一學院
天才無限家
拉馬努金
數學家
牛頓
0
0
人體解析
張瑞棋
・2015/12/21
發現 X射線會造成基因突變:穆勒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21
1926年,穆勒發現經X射線照射過的果蠅所生的下一代,有很高的比例會產生性狀改變。經過多次實驗後,他於1927年發表論文,公開X射線會造成遺傳基因突變的實驗結果。論文一出立即造成轟動,因為這代表從此就能視實驗需要,以人工的方式產生大量突變,不用再被動地苦等自然突變。
X射線
基因突變
摩根
放射線
穆勒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0
0
專欄
科學月刊
・2015/12/21
光波操縱師─神奇的光子晶體--《科學月刊》
2000年10月,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彭德里(J. B. Pendry)教授在《物理評論通訊》上發表一篇著名的文章,證明一塊折射率為-1的負折射介質板是一個「完美透鏡」,具有放大「消逝波(evanescent wave)」的神奇能力,可將波源「完美成像」而超越繞射極限。此文發表後,立即在學術界掀起了負折射研究的熱潮。在研究者的持續努力下,負折射的現象已證明確實存在,且Science 期刊基於其應用潛力(例如新式的讀寫頭等),將相關研究選為2003 年的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介電常數
光子晶體
半導體
司乃爾定律
固態物理
干涉
折射率
散射
繞射
能帶
負折射
週期性結構
0
0
數學妙用
張瑞棋
・2015/12/20
艾波特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20
艾德溫·艾波特·艾波特並不是科學家或科普作家,他只是英國的一名數學教師。他在一百三十年前出版的這本科幻小說《平面國》(Flatland),原本是為了諷刺當時逕渭分明的社會階層與僵化的繁文縟節。艾波特用高低維度之間難以跨越的鴻溝作為隱喻,沒想到他以豐富的想像力描繪平面人眼中的世界,而成為思考不同次元的先驅,反而才是令這本書流傳至今、影響久遠的真正原因。
平面國
星際效應
時間簡史
次元
維度
艾波特
0
0
科學史上的今天
張瑞棋
・2015/12/19
邁克生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19
35歲的年輕物理學家邁克生與他的同事莫利對看一眼,無奈地低下頭來。他六年前就開始著手的實驗失敗了!而且他仍然想不出來究竟是哪裡出了差錯,但測出來「以太風」的相對速度卻遠比理論值小,小到落在誤差範圍之內。邁克生還是發表了這個徒勞無功的實驗,從此不再追逐以太。他萬萬想不到,原來他們在1887年所作的這個實驗並非徒勞無功,反而成為決定以太存在與否的關鍵。
以太
光速
狹義相對論
相對論
莫利
諾貝爾物理獎
邁克生
邁克生─莫利實驗
0
0
1
2
...
29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