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萬物之理
933 篇文章・ 429 位粉絲
+追蹤
內容包含:古典物理、力學、量子力學、粒子、原子、分子(不具生物性)、化合物、高能物理、微中子、光學、熱力學
常用關鍵字
天文學會
差分機
巴貝奇
自動機器
中研院廣告
磁學
自旋
量子力學
電子
代謝率
供給
克萊伯定律
斜率
維管束
血管
質量
養分
體重
CT值
PPV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6月
重設
數學妙用
張瑞棋
・2020/06/22
兩艘軍艦換不到兩噸重的計算機?巴貝奇與差分機│《電腦簡史》 齒輪時代(十八)
若要做更精確的計算,對數表還是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問題是對數表並不是那麼可靠,因為其中有不少數字是錯的。為了改善天文計畫的精準度,巴貝奇提出差分機、分析機的設計概念。
天文學會
差分機
巴貝奇
自動機器
0
1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06/18
引爆下一代記憶體革命的奇異量子特性「電子自旋」—錢嘉陵院士專訪
電子,是世界上最神祕的粒子之一。它不只帶有負電荷,還會「自旋」。這個奇異的特性,是整個物質世界的根基,也是當代磁學的關鍵字,促成磁性記憶體等重大科技突破。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院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物理系錢嘉陵講座教授,娓娓道來電子自旋如何開啟「現代磁學的黃金時代」。
中研院廣告
磁學
自旋
量子力學
電子
1
0
動物世界
活躍星系核
・2020/06/05
無所不在的克萊伯定律:生物體內的養分運輸竟然有固定比例?——《祖先的故事》
生物學家早已注意到大腦以外的許多現象都準確地遵循斜率 3/4。尤其是各種生物體的能量利用(代謝率)都是遵循 3/4 規則。即使我們目前仍不太清楚當中的道理,但 3/4 規則已晉升為自然定律,也就是克萊伯定律。然而,多年來,始終沒有人可以為此定律想出真正令人信服的理由,直到一位物理學家與兩位生物學家的合作……
代謝率
供給
克萊伯定律
斜率
維管束
血管
質量
養分
體重
0
0
人體解析
林澤民
・2020/06/03
估算新冠病毒的盛行率,抗體檢測的結果可靠嗎?再來算算「陽性預測值」
很多公衛專家因此主張抗體檢測是估算盛行率較好的方法,但CDC的指導方針卻為血清抗體檢測的精密性投下震撼彈。這提醒我們應謹慎解讀抗體檢測的結果,以免貿然解封、復工可能帶來的災難。
CT值
PPV
二採陽
新冠病毒
特異性
精密性
血清抗體檢測
0
2
數學妙用
張瑞棋
・2020/06/01
爸爸老是要我幫忙算帳,乾脆發明計算器給他用│《電腦簡史》 齒輪時代(十五)
雖然希卡德的計算機半成品毀於祝融,但後世的巴斯卡,不僅擁有驚人的數理天賦,為了便於計算當時複雜的貨幣進位,更創造了加法器,且為史上第一台具實用度的計算機。然而任何科學發展總是有極限的,雖然加法器的發明是當時一大突破,但礙於高價位、便利性不高等問題,也漸漸淡出舞台。然而,長江後浪推前浪,後續又有一位天才加以改良計算機,不斷提升計算機的性能。
巴斯卡 (Blaise Pascal)
巴斯卡加法器
0
1
活得科學
活躍星系核
・2019/06/27
電子元件都硬邦邦沒彈性?輕如羽毛又可揉捏的電子感測器在這裡啦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的周圍充滿各式各樣的電子元件,若要提到電子元件在人體上的應用,除了體積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柔軟度,若材質是軟性且無異物感,便十分適合應用於人體等生物醫學之中。而現今的技術,電子裝置不僅可以做到可彈性變形甚至還可以嵌合到口腔內部囉!
平坦化層
摩爾定律
生物醫學
薄膜電晶體
電子元件
電子感測器
0
0
人體解析
時報出版
・2019/06/18
既是炸藥,也是救心藥:硝化甘油如何被發現可治療心絞痛?——《藥與毒:醫療的善惡相對論》
一八八六年在易北河苦思穩定硝化甘油的諾貝爾,晚年卻對硝化甘油能治療他的心絞痛一直不能認同。他寫給友人的信中提到:「對於被醫師指示服用硝化甘油,聽起來真是令人覺得諷刺的宿命,他們叫這東西是 Trinitrin,以免嚇壞化學家和普羅大眾。」性喜發明和追根究柢的諾貝爾,最後還是被硝化甘油嚇到了,到死都沒有為他的心絞痛服下任何一片 Trinitrin。
亞硝酸戊酯
毒品
硝化甘油
舌下錠
芳香劑
0
1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6/16
一天 24 小時不夠用?再等等,地球自轉越來越慢……
中學生就知道地球會自轉,自轉形成晝夜,自轉軸傾斜造成季節。但你知道嗎?地球自轉其實是忽快忽慢的,沒有一天是 24 小時,長期來說還有越轉越慢的趨勢。地球自轉軸也不是雷打不動,它會繞圈圈、各種搖擺,導致歲差和北極點不斷漂移等古怪現象。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趙丰,帶你穿越上下億萬年的古今地球,聊聊中學地科老師沒告訴你的事。
中研院廣告
全球暖化
剛體
太陽系
歲差
潮汐
自轉
閏秒
1
1
萬物之理
泛知識節
・2019/06/16
科學家眼中的科幻──2019泛知識節
瞬間轉移可能發生嗎?進擊的巨人或蟻人有存在的可能性嗎?光速或超光速飛行可能嗎?透過科學家的眼光,以物理觀點看科幻電影。
失重
泛知識節
波粒二象性
科幻電影
蟲洞
蟻人
進擊的巨人
量子穿隧效應
量子糾纏
0
0
好書搶先看
時報出版
・2019/06/11
夸克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位,那麼強子呢?它們的關係是什麼?——《科幻小說不是亂掰的:白日夢世界中的真實科學》下
理論上來說,在我們的宇宙裡的每一個物質,應該要有一樣數量的反物質。並且它們應該已經將對方清除,但並沒有,所以我們才會在這兒。因為某些原因,在我們的宇宙的附近,物質在原始年代(primordial era〉會逐漸將反物質排擠出去。這在宇宙的其他地區並不必然是真的。在那兒的某處有可能是反物質銀河,這可以是科幻小說作家考慮用的素材。如果來一個一艘太空船正穿過一道只能用看的卻無法接觸的反物質銀河這樣的題材,如何?
中子
原子
基本物質
夸克
強子
核子力
物理
粒子
質子
重子
電子
電荷
0
0
1
2
...
9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