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萬物之理
935 篇文章・ 513 位粉絲
+追蹤
內容包含:古典物理、力學、量子力學、粒子、原子、分子(不具生物性)、化合物、高能物理、微中子、光學、熱力學
常用關鍵字
事實性知識
工作記憶
思考
程序性知識
長期記憶
平行宇宙
時間旅行
熱力學第二定律
相對論
黑洞
大型強子對撞機
死亡
粒子加速器
質子
輻射
輻射中毒
四維
時間
穿越
蛀孔理論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2月
重設
人體解析
PanSci
・2019/02/11
大腦動不起來,是因為你不知道該如何思考! ——《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
成功的思考仰賴四大因素:來自環境的訊息、長期記憶裡的事實、長期記憶裡的程序,以及工作記憶的空間。任何一個上述因素不夠,思考就有可能失敗。
事實性知識
工作記憶
思考
程序性知識
長期記憶
0
0
好書搶先看
時報出版
・2019/02/04
時空洪流中,一些可能有用的旅行資訊── 《我們都是時間旅人》導讀
「時間旅行」的概念引人入勝,無數的小說與電影曾以時間旅行為主題譜出動人的故事。時間旅行有可能實現嗎?相對論打破時空是均勻不變的觀念,量子力學帶出了多維度、平行宇宙的可能,然而除了物理理論上是否可行,時空旅行還須面對因果矛盾、祖父悖論等問題。在葛雷易克的穿針引線下,讀者將會在一路上隱隱約約看見這些風景。
平行宇宙
時間旅行
熱力學第二定律
相對論
黑洞
0
0
好書搶先看
臉譜出版
・2019/02/04
把手伸進大型強子對撞機會怎樣?──《然後你就死了》
你可以把手放進歐洲新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不。你和你的手都不會這麼幸運,畢竟俄羅斯U–70加速器的威力還不到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百分之一。 質子束的能量會讓你變熱,也會馬上想吐,你的皮膚則嚴重灼傷,此外還呼吸困難,可能失去意識。你的白血球數量會降到趨近零,免疫系統無法發揮作用,在四到八週內死亡,確切時間取決於你所接收到的輻射量及內臟損壞惡化的速度。不過,你手上的洞會很小,遲早會癒合,只留下小小的傷疤。
大型強子對撞機
死亡
粒子加速器
質子
輻射
輻射中毒
0
0
好書搶先看
Gene Ng
・2019/02/03
【GENE思書軒】我們都是時間旅宅
不只前陣子流行的穿越劇,時間旅行本來就是很普遍的科幻題材,但是我也非常好奇,為何時間旅行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呢?讓科幻小說家樂此不疲地創作相關題材。時間旅行的概念又從何而來?時間,從古至今對人類來說都是一樣的嗎?那什麼是時間呢?作者詹姆斯.葛雷易克在他的新作《我們都是時間旅人》就要來告訴我們歷史、哲學、文學、影視和科學中的時間文化誌。
四維
時間
時間旅行
穿越
蛀孔理論
0
0
好書搶先看
臉譜出版
・2018/02/26
發現希格斯玻色子之後:大強子對撞機未來二十年要做什麼?──《到世界頂尖實驗室 CERN 上粒子物理課》
大強子對撞機為未來科研提供了動能,大多數的粒子物理學家預期未來十到二十年間將會有快速甚至革命性的發展。過去的歷史顯示了,每一次加速器增加其可及能量,就會發生驚人的進展。大強子對撞機第一期的運轉所取得的數據讓我們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隨著 2015 年以更高能量(13 TeV)和更高強度重新啟動,我們更可以對此滿懷希望。那麼在未來幾年,最受期待的發現是什麼呢?
大強子對撞機
希格斯玻色子
新型玻色子
歐洲核子研究
0
0
分析 / 評論
活躍星系核
・2018/02/23
天宮一號的著地點會在哪裡?為何會如此難預測呢?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reentry)的事情以及可能落地的地方。要推測的變數太多,尤其是大氣密度、風場、衛星姿態、切面積、以及其是否分裂。就現階段來說我們無法做出比軌道傾角以外還精準的預測。這些不確定性只能由時間來減低。概念就跟天氣預報一樣,我們離落地點的時間越接近,做出來的預測就會越精準。
STK
再入大氣層
天宮一號
衛星
軌道模型
0
0
植物王國
劉筱蕾
・2018/02/22
拉馬克的逆襲?從用進廢退說到表觀遺傳學
雖然說表觀遺傳領域的建立讓如今拉馬克又從棺材裡被拉出來,讓他稍微享有應得的榮耀,但是表觀遺傳學的詳細機制還沒有完全解讀:我們雖然觀察到現象,但像甲基化這種每個世代都有可能改變的模式(pattern)在試驗設計上本身就有相當的困難。總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在甲基化的尋找與分析上,人類還有一段有點長的路要走。
DNA甲基化
古典遺傳
拉馬克
表觀遺傳學
1
1
好書搶先看
臉譜出版
・2018/02/20
給猴子打字機和足夠的時間,牠能打出曠世巨作……嗎?──《是湊巧還是機率?》
猴子問題成為機率論裡統計機制的題目,最早是出現在法國數學家埃米爾.博雷爾(Émile Borel)於一九一三年所寫的文章中,題為〈統計機制與不可逆性〉(Mècanique Statistique et Irrèversibilitè)。文中說,如果給定足夠的時間,一隻猴子可以在鍵盤上隨機敲出莎士比亞全集。當然,「足夠的時間」指的可能是無限長。
打字
機率
無限猴子定理
猴子
0
0
數學妙用
臉譜出版
・2018/02/20
拋硬幣時一直出現正面,那麼下一次是反面的機率就會比較高?別傻了!──《是湊巧還是機率?》
「無法決定?那我們來『拋硬幣』吧!」你是否常常用拋硬幣來解決自己的猶豫不決呢?如果是,你是否覺得「拋硬幣結果出現正/反面的機率都是2分之1」所以很公平?但,事實似乎不是如此?!
拋硬幣
數學理論
機率
隨機
0
0
好書搶先看
臉譜出版
・2018/02/20
以為不可能的不會不可能!磨練你心中那把有關「機率」的尺──《是湊巧還是機率》導讀
機率似乎是最活躍的數學知識,生活中無所不在。機率最有趣的地方在於我們的直覺常常出錯。往往一件事情真實的可能性跟我們直覺感受的不一樣。閱讀這本《是湊巧還是機率?》可以讓我們體驗許多不同機率事件。作者還很體貼算出每一則事件的真實機率。於是你可以藉此鍛鍊你心裡的那把尺,在下次預估機率時,估得更精準一點。
撲克牌
機率
骰子
0
0
上一頁
1
2
3
...
14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