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萬物之理
933 篇文章・ 424 位粉絲
+追蹤
內容包含:古典物理、力學、量子力學、粒子、原子、分子(不具生物性)、化合物、高能物理、微中子、光學、熱力學
常用關鍵字
保存期限
冷凍
微生物
殺菌
滅菌
瞬間冷凍
細菌
食品加工
LIGO
中研院廣告
研之有物
重力波
黑洞
108新課綱
3D列印
三視圖
名片
堆疊
對稱
摺紙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10月
重設
化學物語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
・2019/10/26
廚房與食品工廠如何確保食品安全?認識傳統食品加工
蔬菜與生鮮魚肉等食物,會經過各種生化反應,同時微生物業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為了確保食品安全,必須進行適度加工以便保存,許多食品加工技術都是因此發展出來的。
保存期限
冷凍
微生物
殺菌
滅菌
瞬間冷凍
細菌
食品加工
0
1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10/25
看見了!黑洞在合併:那場讓「重力波」現形的大事
若說起近年科普界最火紅的關鍵字,絕對少不了「重力波」。重力波到底是什麼?和黑洞又有什麼關係?2019 年中研院院區開放日,中研院物理所吳建宏研究員的精彩演講「利用重力波探測宇宙黑洞」,要跟大家聊聊重力波大小事。
LIGO
中研院廣告
研之有物
重力波
黑洞
0
1
好書搶先看
臉譜出版
・2019/10/22
我把我對摺,輕輕把你也對摺~用名片紙摺出立方體! 還能談談三視圖與對稱──《藝數摺學》
在 108 新課綱上路後,數學課中多了一個「三視圖」的概念,這個三視圖,不只能夠增進同學們的立體空間感,也和時下正夯的3D列印等新科技作結合。那到底什麼是三視圖呢?難道所有的立體圖形的對向視圖不是對稱就是相同的嗎?另外,既然有六個面,為什麼叫做「三視圖」呢?這些疑惑,就讓我們用隨手可得的名片紙,實際做出一個立體連方塊來觀察解惑吧!
108新課綱
3D列印
三視圖
名片
堆疊
對稱
摺紙
數學
積木
立體
立體連方塊
表面積
視圖
0
0
好書搶先看
臉譜出版
・2019/10/21
影印紙的巧妙比例!摺摺摺~摺出四角錐──《藝數摺學》
你知道生活中常用的影印紙的長寬比例是√2:1嗎 ?影印紙又為什麼要設計成這個比例呢?而透過影印紙的巧妙比例,我們可以製作出一些十分有趣的作品。讓我們先從一個簡單的四角錐開始做起吧!
A4
B4
勾股定理
四角錐
影印紙
摺紙
數學
正立方體
比例
相似形
0
0
專欄
科學月刊
・2019/10/18
尋找小尺度粒子為什麼需要對撞機?跟核融合又有什麼關係?──《科學月刊》
利用強大能量的對撞機,尋找尺度更小的粒子一直是物理學家的目標。但粒子到底是如何被製造的呢?本文將解開粒子撞機製造新粒子的機制。
W中間子
夸克
核融合
粒子
粒子加速器
0
0
化學物語
活躍星系核
・2019/10/16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他們開發出世界上最有力的電池
201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了John B. Goodenough (古迪納夫),M. Stanley Whittingham (惠廷翰)和Akira Yoshino(吉野彰)三人,表彰他們為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這種可充電電池不僅奠定無線電子產品的基礎,還讓一個無石化燃料的世界成為可能。
晶鬚
諾貝爾獎
鋰
電池
0
0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10/10
2019中研院開放日:報名聽講座拿贈品,該知道的闖關攻略都在這裡
2019 / 10 / 26 (六),超過 300 場科學、人文活動任你挑!每年 10 月的中研院開放參觀日,是國內最盛大的科普盛會, 院內 31 個院所、研究中心,精心設計活潑精彩的展覽與講座,熱烈歡迎 5-95 歲的科青、文青、知青們,一起進攻中研知識大迷宮。
VR
中研院
中研院廣告
研之有物
黑洞
0
0
化學物語
PanSci
・2019/10/09
【快訊】一充二充三充,你再也離不開的科技:鋰電池──2019 年諾貝爾化學獎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鋰電池的發明!由 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ingham、吉野彰共同獲獎,為什麼小小的電池卻可以改變世界呢?
2019諾貝爾化學獎
化學
生活
諾貝爾獎
鋰電池
1
0
萬物之理
PanSci
・2019/10/08
【快訊】我們對於宇宙的認識,從此不一樣了──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抬頭仰望星空,我們知道人類在宇宙當中相當渺小,但我們的野心很大:我們想要知道宇宙從何而來、我們想要知道太陽系外的宇宙。而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獎理由說出來相當的中二浪漫:對理解宇宙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做出貢獻。 獲獎的科學家為James Peebles和Michel Mayor、Didier Queloz,獲獎者的研究領域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理解宇宙的結構和歷史;另一個部分,則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外發現行星繞著類太陽恆星公轉。
2019 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獎
0
0
好書搶先看
時報出版
・2019/10/08
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怎樣才能堆疊最多的球體呢?——《數學的故事》
以前的數學家們想到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堆放最多的砲彈,從這些觀察與計算當中,探討更多幾何問題。快來看看哈里奧特和克卜勒是如何堆球的吧!
伊莉莎白女王
克卜勒
克卜勒猜想
六角形
哈里奧特
堆求問題
幾何學
數學和諧論
砲彈堆疊
雪花
雷利
0
0
上一頁
1
2
3
...
12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