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之理
1226 篇文章・ 1137 位粉絲

內容包含:古典物理、力學、量子力學、粒子、原子、分子(不具生物性)、化合物、高能物理、微中子、光學、熱力學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1/10/11
此進展代表通往量子網路之路的一個里程碑,在其中,資訊能以電子的自旋來編碼,並經由光線在網路上傳送,每一次一個光子。
・2011/10/07
在植物中,光合作用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以及水轉換成醣與其他烴類。生物燃料通常是從玉米這樣的作物萃取出來的醣提煉而成。然而,在人造光合作用中,會有一個利用來自日光收集器或風力渦輪發電機之能量的電化學電池(electrochemical cell),將二氧化碳轉換成簡單的碳燃料,例如甲酸(蟻酸)或甲醇,那經過進一步提煉以製造乙醇還有其他燃料。
・2011/10/06
寫在九月號的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期刊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助教授 Xudong Wang(音譯:王旭東)、博士後研究 Chengliang Sun 以及畢業生 Jian Shi(音譯:石真) ,報告創造出一種塑膠微型帶( microbelt),通過低速氣流(例如人類的呼吸)時會振動。
・2011/10/05
2011諾貝爾化學獎得獎者是以色列籍的Daniel Shechtman。他因為發現準晶體(quasicrystals)這種新的物質型態而到獎。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物質的原子排列可以分成有規則跟沒有規則,其中有規則的就叫做晶體。
・2011/09/28
多年來,科學家已知有關電磁效應的事,其中,電場能誘發並控制磁場,反之亦然。在此效應中,電場總是均勻的(homogeneous)。現在,科學家發現,捲曲的(curled)電場也能用來控制磁場,構成一種他們稱之為「磁環效應(magnetotoroidic effect)」的新奇現象。
・2011/09/25
在科學家的粒子物理學基本模型中,最後遺失的那塊,快無處可藏了。那一塊,是一種稱為希格斯玻色子的基本粒子,被認為賦予所有物質質量,截至目前為止都躲過偵測。但是在瑞士日內瓦附近的 LHC 工作的物理學家,包括一個來自 UCSD 超過二打科學家的團隊,已將絕大部分希格斯玻色子可能的質量範圍排除,剩下一段狹窄的範圍,這種難以捉摸的粒子或可在那邊找到。
・2011/09/25
物理學家週四報告,稱為「微中子(neutrinos)」的次原子粒子,其傳播比光還快,這項發現 -- 如經證實 -- 將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轟出一個洞。
・2011/09/24
科學永遠可以推翻,Oakes也認為如果中微子真的比光子快,那會「很有趣」,但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她選擇把賭注壓在愛因斯坦這邊。說到愛因斯坦
・2011/09/23
人類裝置,從燈泡到 iPods,利用電子傳送資訊。在另一方面,人體與其他生物(living things,活物),利用離子或質子傳送訊號與完成工作。在華盛頓大學的材料科學家打造出一種新奇的、使用質子的電晶體,為能與生物直接溝通的裝置創造出關鍵的一部份。
・2011/09/22
手指上的皺摺為何會出現?這個問題每到冬天,在下家中的小孩在泡澡後一定會問到,那些主張手指頭上的皺摺是因為吸收水分的關係,真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