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之理
1229 篇文章・ 1138 位粉絲

內容包含:古典物理、力學、量子力學、粒子、原子、分子(不具生物性)、化合物、高能物理、微中子、光學、熱力學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1/12/21
來自 London Centre for Nanotechnology (LCN) 的研究者在構成石墨超導體之石墨烯薄片的表面上發現一種電子帶狀物,稱為「電荷密度波(charge density waves)」。這些帶狀物是首度在石墨烯上被看見,同時這項發現很可能對這種最近才被發現的材料有著深遠的影響。科學家們認為,這種材料將在未來的奈米科技中扮演某種關鍵角色。這項發現,在 11/29 的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中報告。
・2011/12/14
一次看到兩道彩虹又是怎麼一回事?科學家藉由電腦模擬,或許找到了可能的答案,解釋這罕見的現象。關鍵在於「burgeroids」-被空氣擾動壓平的大雨滴。模擬顯示,這種異常形狀的水滴,使光線由兩個不同角度反射,在天空產生兩道彩虹。
・2011/12/13
反觀物理學界則相當謹慎,很少人接受這些報紙標題結論。甚至, CERN-Gran Sasso 團隊也在他們論文的最後鄭重地說:「我們不企圖對這個實驗結果作任何理論上或現象上的解釋。」為什麼媒體和物理學界有如此大的反差?為什麼物理學界對微中子超光速實驗的態度如此謹慎?原因要從500 年前談起。
・2011/12/13
這個新元件是一個「光的二極體(diode for light)」,Caroline Ross 表示,MIT Toyota 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她是一篇論文的共同作者,該論文發表在 11/13 Nature Photonics 期刊的線上版。它可比擬為電子的二極體 -- 一種讓電流朝某一方向流動,並阻止它往其他方向去的裝置;在本例中,它創造出一條光而非電子的「單行道」。
・2011/12/05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石墨烯氧化物(graphene oxide)不像先前研究認為能抑制細菌滋生,反而促進了細菌與哺乳動物細胞的成長。過去有實驗顯示石墨烯氧化物對某些微生物有毒性,但對人體無害。此新研究的不同結果將有助此材料在生物醫藥與生物科技上的應用,如組織工程學的人體細胞再生,或增加生物製藥的產量。
・2011/12/02
在一篇位於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期刊網站頭版位置的論文中報導,一個由四位 UO 科學家所組成的團隊描述開發出一種環狀胺硼平台稱為 「BN-methylcyclopentane(BN-甲基環戊烷)」。除了其溫度與穩定特性外,還具有無任何相變的氫脫附(hydrogen desorption)特色,那很乾淨、快速且能夠控制。它在脫附時使用可輕易取得的氯化鐵當作催化劑,並允許將用過的燃料(spent fuel)回收成「填充狀態(charged state)」。
・2011/11/21
這影片是展示怎麼用橡皮筋做出熱引擎(在費曼物理裡有提過這例子)。一般的橡皮筋是由糾結的高分子所組成的,當加熱時候因為各個分子段可以動的方式更多,所以就像纏的越複雜的線會越小一樣,加溫的高分子橡皮會因為纏的越複雜而收縮拉緊(與一般的熱漲冷縮不同)。
・2011/11/16
這個冰盾工程的目的說來單純,就是要讓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夏季的戶外溫度能夠低一點,作法也單純:在流經市區的土拉河造個夏季也難融化的大冰塊!
・2011/11/07
美國科學家發現當石墨烯(graphene)照光時,不像傳統半導體般產生電子電洞對,而是產生能形成光電流的熱載子(hot carrier)。這項發現不只讓石墨烯的應用潛力再上層樓,而且將有助於研發新型超快高效率光子探測器以及太陽能電池等儲能元件。
・2011/11/07
荷蘭研究人員首次發現光激發電子能在相連的半導體量子點(linked quantum dot)間自由移動。由於先前的研究證實量子點能產生多重激子(multiple exciton generation),此發現又突破了載子傳輸的限制,對於以這種材料製備低成本且高效率的太陽電池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