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12/22
去年,印度科學與環境中心發布了一項調查:在德里市面上買來的 38 種麵粉產品中,發現高達 84% 的品牌殘留溴酸鉀或碘酸鉀。究竟溴酸鉀是什麼?它有什麼功能,又為什麼要加入麵團裡面呢?
・2017/12/20
富馬酸二甲酯是什麼?簡單來說,它由兩個「羥基」經酯化變成「甲氧基」,可以做為除黴劑使用,然而它具有肝毒性,且會傷害免疫系統以及消化系統。
・2017/12/18
有杏仁味、沾到一點點就會馬上死掉,時常出現在各大案件中...... 氰化物真的這麼毒嗎?呃,其實,漫畫裡的描述只正確了一部分。
・2017/12/16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常常與致癌的消息綁在一起,到底它們為何會常常出現在你我的日常飲食中?亞硝酸鹽又真的是好毒好毒的致癌物嗎?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流言?在解答這些問題之前,讓我們先從亞硝酸鹽可能的致癌機制談起。
・2017/12/14
在不少食安新聞中,也會不時聽聞貢丸、油條等食品驗出硼砂,究竟硼砂有沒有毒?有多毒?會出現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以下,且聽我們娓娓道來。
・2017/12/13
一般民眾大多都是從新聞媒體上得知這些化學災害,卻很少人知道面對與處理這些災害的人到底是誰?
・2017/12/12
一般民眾大多都是從新聞媒體上得知這些化學災害,卻很少人知道面對與處理這些災害的人到底是誰?
・2017/12/11
一如許多人事前的預期,重力波研究毫無懸念的拿下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但這將只是一連串大發現的開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10 月16 日在華府與重力波研究團隊大陣仗的召開記者會,宣布了人類首度透過各個電磁波段確認重力波來源,並詳細觀測爆發後的餘暉,這場碰撞不僅實際上使全球振動,也讓許多地面和軌道上的大望遠鏡轉向同樣的目標。重力波獲獎的獨白甫落幕,但多角觀測才正要閃亮登場呢!
・2017/12/10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具有持久性、半揮發性、生物累積性,會不斷累積,且透過水和空氣長距離傳播。而《斯德哥爾摩公約》的出現,正是為了讓環境不再受到這些物質的污染。
・2017/12/09
合成生物學致力於將人的巧思放入生物各層次的調控中,以創造新的生命形態和功能。而改造做為遺傳物質的去氧核醣核酸是合成生物學最熱門的題材之一。其中一個驚人的想法便是將人工合成的鹼基對加入DNA序列之中,使生物的調控變得更多元化。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Floyd Romesberg教授以研究證明人工鹼基不但能被轉錄成mRNA,還能夠被人工tRNA轉錄成蛋白質。近期,這振奮人心的成果則發表在了上星期的《自然》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