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文明足跡
914 篇文章・ 435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內隱
出櫃
同性戀
政治
世界末日
偽科學
名嘴
媒體
科學教育
迷信
GDP
GWB
人民總福利
國民幸福指數
幸福
幸福經濟
收入
經濟
起薪
facebookscience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2012年
重設
社會群體
鄭國威 Portnoy
・2012/12/28
如果,這些名人都是Gay?
公開揭露「某人」是同性戀,一向是件惹人爭議的行為,尤其是當「某人」並未同意被揭露時。然而,即使那個「某人」自己公開出櫃,還是會被有心人批評這種行為不宜,只因為他們心中對於同性戀的某些負面刻板印象被召喚起。
內隱
出櫃
同性戀
政治
2
0
來自台灣
黃俊儒
・2012/12/24
末日大戲與廉價的科學教育
沒有意外的,12月21日的隔天,我們繼續工作,繼續上課,沒有改變什麼。在這段末日傳說的期間,有人擔心會影響民眾的心理,還有教師擔心學生不準備期末考。奇怪的是,筆者遇見的大部分人或學生,都只是把這件事當作閒嗑牙的話題,少有人當真。如果不是媒體的推波助瀾,壓根沒有人會發現馬雅文明跟臺灣有如此重大關連?
世界末日
偽科學
名嘴
媒體
科學教育
迷信
0
0
社會群體
哇賽心理學
・2012/12/21
再鬱卒,連15K都到不了
根據行為科學專家德艾夫的調查顯示:未來的收入和青少年時期對生活的滿意度有關;青少年時期越感到幸福,成年後會有較高的收入。
GDP
GWB
人民總福利
國民幸福指數
幸福
幸福經濟
收入
經濟
起薪
0
0
來自台灣
活躍星系核
・2012/12/17
臉書詐騙為何總是那麼低能?
網路詐騙者用很低能、甚至重複的爛梗來騙我們,為得是找到真正低能,或是非常沒有戒心、欠缺其他社會網絡支援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會從一開始上鉤,乃至於到後來的許多步驟都照著詐騙者的指示或誘導去做,讓詐騙者獲得利益,減少詐騙者的成本。
facebookscience
投票
簡訊
臉書
詐騙
0
0
好書搶先看
owls
・2012/12/12
網路心靈的誕生-《WWW.甦醒》
在人類以外的事物上,誕生一個獨立自主的意識,一直是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的大熱門。電腦擁有意識(駭客任務)不消說了,一塊外太空的石碑也可以擁有神祕的意識(二○○一:太空漫遊),艾西莫夫的機器人小說裡,擁有意識更是推展情節的重要設計。假如大海有了意識(群),甚至宇宙裡有神祕不可知的意識的證據(時間迴旋)……
全球資訊網
意識
科幻
艾西莫夫
電腦
0
0
泛科授權 1.0
Y. M. Huang
・2012/12/12
美麗島的戰爭: 環保V.S利益
這次要介紹的研究是探討美國人的政治態度是否為影響他們對於環保的看法,研究者的基本假設是不同政治態度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觀,而不同的道德觀可能會影響他們對於環保議題的看法。他們認為政治態度較為民主開放的個體會較在意是否有人/物受到傷害、有人需要被關懷,而環保議題通常是關切環境的被破壞等等,因為這個衝擊了他們的道德觀,因此較容易將環保議題視為一個攸關道德的議題。
政治態度
環保
道德
0
0
文明足跡
科學松鼠會
・2012/12/10
馬甲,勒出來的美麗
馬甲(Corset)男女同胞都不陌生,無論是穿著束胸晚禮服的宮廷貴婦還是穿著束胸泳衣的兔女郎,它總能把女性S型曲線完美勾勒。只是,為了獲得曼妙身段而穿上這一身束胸衣,女性也要付出不少代價。
內衣
提臀
收腰
束腰
胸罩
馬甲
0
0
社會群體
Y. M. Huang
・2012/12/05
為什麼政客不希望你保持冷靜
這幾天旺中買壹傳媒的社會事件已經轉變為一名手無寸鐵的學生與媒體怪獸間的鬧劇,筆者很私心的希望可以指桑罵槐,但也沒那麼多時間找直接相關的研究,倒是找到一篇談論情緒控制與政治態度的研究。就讓我們透過這個研究來思考,為什麼選前政客們總是要製造熱情,為什麼他們不希望你保持冷靜。
情緒控制
政治態度
衝突
0
0
文明足跡
蔡 志浩
・2012/11/27
科學的歷史:自我的探尋
大愛二台《地球證詞》節目播出 BBC 製作的紀錄片《科學的歷史》第六集,自我的探尋。這部紀錄片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數千年來人們探尋心理本質以及心與腦的關聯的歷程,而我很榮幸受邀導讀。以下是訪談的錄影。
地球證詞
大腦
心理
意識
科學的歷史
自我的探尋
0
0
18禁
鄭國威 Portnoy
・2012/11/27
少女看性事:「就像家庭作業」
在學業成就佔有重要位置的文化中,教育是由學業成就來衡量的,學生追逐著更高的成績、因應標準化的考試評分方式,因此女孩會將這樣的價值觀應用在其他生活面向上,包括她們的性行為,並不令人意外。
女孩
性愛
敘述
高潮
0
0
1
2
...
9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