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文明足跡
914 篇文章・ 435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原子彈
曼哈頓計畫
核能
科學怪人
科學歷史
科學道德
科幻
文學
生命
科幻寫作
中研院廣告
剝削
加班
勞工
過勞
COVID-19
免疫
微生物
抗生素
疫苗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10月
重設
好書搶先看
PanSci
・2020/10/31
被科技甜頭蒙蔽的雙眼,第一批原子彈製造的起源(上)——《科學怪人(MIT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特別註解版」)》
科技的甜美非常誘人、非常濃烈,而且正如我們在維克多.法蘭肯斯坦的故事中看到的,也可能使人盲目,看不見自己追尋的解答會帶來什麼後果。這樣的發展弧線,也出現在二十世紀最重大的一項科學研究上:第一批原子彈的製造。一起來看看當時曼哈頓計畫發生了哪些事,而和《科學怪人》的故事又有何關聯呢?
原子彈
曼哈頓計畫
核能
科學怪人
科學歷史
科學道德
科幻
0
0
好書搶先看
PanSci
・2020/10/31
被科技甜頭蒙蔽的雙眼,第一批原子彈製造的起源(下)——《科學怪人(MIT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特別註解版」)》
科技的甜美非常誘人、非常濃烈,而且正如我們在維克多.法蘭肯斯坦的故事中看到的,也可能使人盲目,看不見自己追尋的解答會帶來什麼後果。這樣的發展弧線,也出現在二十世紀最重大的一項科學研究上:第一批原子彈的製造。一起來看看當時曼哈頓計畫發生了哪些事,而和《科學怪人》的故事又有何關聯呢?
原子彈
曼哈頓計畫
核能
科學怪人
科學歷史
科學道德
科幻
0
0
好書搶先看
PanSci
・2020/10/30
十八歲的「白日夢」與第一部科幻小說的誕生——《科學怪人(MIT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特別註解版」)》
第一部科學幻想小說《科學怪人》是作者瑪麗.雪萊十八歲時創作的,本文是由她在西元 1831 年寫下科學怪人誕生的經過,包括當時他們在日內瓦別墅裡互相講述的鬼故事,以及夜晚時靈感乍現的瞬間。
文學
生命
科學怪人
科幻寫作
0
0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0/10/30
臺灣是過勞鬼島嗎?中日台韓工時比一比
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你累了嗎?過勞、高工時是台灣長年以來的勞動代名詞,年輕人常以鬼島戲稱。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蔡明璋研究員認為,若要更適切理解工時過長的議題,不要侷限在台灣自身的觀察,他的策略是將中國、韓國、台灣、日本一起納入做比較,探究東亞國家的勞動狀況。
中研院廣告
剝削
加班
勞工
過勞
0
0
文明足跡
賴昭正
・2020/10/28
認識病毒全攻略!病毒的發現、與細菌的不同、科赫假說和致病機制
冠狀病毒瘟疫的報導大量增加,但它們大多是談如何預防、解藥以及疫苗的發展,僅僅談論那些表面的問題是不夠的。了解病毒的本質才是根本之道!本文將一探究竟病毒的結構以及發現病毒的歷史。
COVID-19
免疫
微生物
抗生素
疫苗
疾病
病毒
3
1
專欄
張瑞棋
・2020/10/26
第一台通用型電子計算機——專利糾葛、優劣並存的 ENIAC │《電腦簡史》數位時代(十)
莫奇利為了處理氣象資料打造調和分析儀,在研討會被阿塔納索夫攀談,阿塔納索夫向他介紹自己的真空管計算機。之後他在摩爾電機學院任教,建議校方使用真空管打造全新計算機,開發ENIAC。二戰後事業展開,但之後因為專利問題鬧上法庭,法官認定莫奇利發明衍生自阿塔納索夫的設計,專利無效。
ENIAC
專利
專利糾紛
數位時代
莫奇利
計算機
通用型電子計算機
電子計算機
電腦簡史
0
1
專欄
廖英凱
・2020/10/25
當科學研究被用來討論政策制定,容易搞錯些什麼?關於瘦肉精傷腎的本土研究解讀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於 10月 12日召開 「政府宣布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對國人健康之影響與危害」公聽會;席間,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博士王文心引用中國醫藥大學為主的研究團隊所發表的期刊論文,該研究以果蠅為模式動物做實驗,發現被餵食萊克多巴胺的果蠅腎臟結晶增加、攀爬能力減弱、壽命縮短。 後續許多新聞報導和團體也跟著引述這篇研究,原始研究團隊並沒有人出來回應。這篇在公聽會後很有存在感研究,到底說了什麼?真的這麼具有指標性嗎?可以用做政策討論參考嗎?
政策制定
果蠅
果蠅研究
瘦肉精
科學政策制定
萊克多巴胺
1
0
好書搶先看
活躍星系核
・2020/10/24
疫情走到束手無策的地步時,恐懼、無力感才是最致命的症狀——《百年抗疫》
西班牙流感爆發時,醫師無法即時掌握流行原因和控制方式,甚至因為患者死亡迅速,人數來不及計算,性命就已經被奪走。無力感在社會中蔓延,成為症狀外的一大隱憂。
瘟疫
百年抗疫
西班牙流感
2
0
人體解析
何晨瑋 Vicky Ho
・2020/10/23
與紙本閱讀大不同!用螢幕「略讀」的現代人,還有救嗎?
數位閱讀成為新常態,與紙本閱讀相比,人們的閱方式默默產生變化,研究發現,數位閱讀養成的「 F 型瀏覽」和「消失的重複性」影響著人們如何接收資訊。
數位閱讀
滑手機
略讀
紙本
1
0
好書搶先看
活躍星系核
・2020/10/23
為什麼流感高峰總是在冬天?走出戶外、吃維生素 D 就能改善嗎?——《百年抗疫》
對於流感季的存在,有幾種可能解釋,最著名是「室內傳染理論」,認為在冬天人們大部分時間待在室內,人與人近距離接觸促進病毒傳播;另有一說指太陽黑子的活躍導致流感季產生。此外,有研究指出日曬時間長短的確會影響人體內維生素D,並影響免疫系統運作。
流感
流行性感冒
瘟疫
百年抗疫
西班牙流感
1
0
1
2
...
17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