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4/25
我們大人也有自己的飲食偏好,因此應該退一步來想小孩也會有,所以不用強迫小孩不能挑食,如果小孩挑食的狀況並不嚴重,並未形成疾病,也沒有造成營養、生長問題,那就接受小孩也可能有偏食挑食的情況。吃飯本來不就是一個該開開心心的事嗎?
・2017/04/20
說到依賴型,往往誤會成是嬌弱型,但其實他們的行動力、社交性都很高,能幹的人也很多,只是他們沒有自信不靠任何人自己一個人活下去,必須依賴某個人,藉由奉獻給那個人才能覺得安穩。當然,這不只是女性,男性也有這類型的人。雖然他們很會做人,但是優柔寡斷又八面玲瓏的個性屢屢成為他們招來誤解或麻煩的原因-─人太好了,太溫柔了,結果卻導致反效果。
・2017/04/20
在人格形成中,最重要的基礎就是「依附情感」(Attachment)。依附情感是出生之後一年半內與母親形成的半永久式情感牽絆,而在十五到二十歲之間,一個人的依附形式就幾乎確定了,也會進一步形成人格、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依附關係分為「安定型」與「不安型」,唯有了解自己的依附形式和人格,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愛情。
・2017/04/20
對逃避型的男性而言,會覺得自戀型的女性幾乎是抬頭挺胸、過度充滿自信的人物。對自戀型的女性來說,纖細又像是耐陰植物的逃避型男性,會引發她的保護本能想要變成他的太陽,同時也會讓她有似乎可以支配又無法支配的焦慮感,或沒有什麼回應的感覺。這個組合可能會使兩者都感覺有某些地方並非本意,演變成燃燒不完全的人生。
・2017/04/17
在新聞上又看到「零檢出」、「未檢出」或是某某食品檢驗出多少 ppm 的毒物時,大家可要看仔細,到底該食品驗出的毒物有沒有超過政府法規所規定的未檢出值,是不是又不小心掉入「零檢出」的文字陷阱中。記住!「劑量決定毒性」,該去確認的是到底有沒有超標,以及思考背後訂定檢驗標準的程序是否嚴謹、具有脈絡。
・2017/04/16
多年以來,該如何理解並定義「隱私權」的概念,是令法界和哲學界頭疼的難題。美國道德哲學大師湯姆森( Judith Jarvis Thomson) 在上世紀 70 年代提供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隱私權根本就不是一種基本道德權利。」按這個說法,「隱私權」其實只是一堆不同的權益集結而成的統稱。我們平常認為那些侵犯隱私的行為之所以不道德,其實不是因為背後有「隱私權」這種基本權利,而是因為這些行為本身就侵犯了我們本來就有的一些其他權利。
・2017/04/14
高等教育的專門化和務實化,讓博物學家(naturalists)成為稀有學者,有能力認識地球各種生物的生物學家愈來愈少。面對前所未有的艱難保育挑戰,我們必須在傳統的高等教育課程中另闢蹊徑,整合跨領域的知識、教育及研究,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更多元的資源,從博物館、動植物園、種源庫、課堂及田野實習,瞭解地球生物的多樣性、物種間的互動、動植物的照護、保育議題的多面向,培養紮實的研究能力基礎。「未來地球生態學程」因此孕育而生,為培育拯救未來地球的保育人才。
・2017/04/13
在 2011 年,一座保存完整且陪葬豐富的十世紀維京船葬遺址於蘇格蘭西部出土。墓葬本身混搭的風格激起了盜墓人,呃不,是考古學家們無盡的想像。同位素分析顯示墓主很可能出身於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但陪葬品卻同時帶有蘇格蘭、愛爾蘭及北歐三地的風格。
・2017/04/10
可以即時追查 PM2.5 濃度的「空氣盒子」,因需求而誕生,更因父愛而堅持,現在他的空氣盒子已經遍布全台,下一步就是有一天要讓全世界講到空氣盒子,就想到台灣!
・2017/04/10
誰在買書?買什麼書?這是規劃出版與行銷計畫時,需考量的因素,過去僅能用專業經驗判斷,現在透過資料分析與機器學習,可以用客觀的科學輔佐主觀的決策。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陳昇瑋研究員,帶領資料洞察實驗室,找出書籍銷售數據中潛藏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