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thisbigcity城事
45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城事》為永續城市部落格,長期發掘關於建築、設計、文化、科技、運輸、單車的都市創新構想,曾數度獲獎。《城事》網羅世界各地城市生活作者,文章曾發表於Next American City、Planetizen、Sustainable Cities Collective、IBM Smarter Cities等網站。《城事》遍尋全球,在世界奮力邁向永續的時刻,呈現城市帶來的種種機會,力求保持樂觀,但不忘批判。
常用關鍵字
google
交通運輸
公車
大眾運輸
地下城市
地底
城市
建材
微生物
水泥
混凝土
細菌
天候
碳排放
綠建築
能源屋
二氧化碳
人工林
碳封存
充電站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2月
重設
環境生態
thisbigcity城事
・2014/02/12
Google巴士為何引起爭議?
這幾年來,網路公司Google分階段引進豪華巴士服務,方便旗下年輕、時髦的程式設計師從舊金山住家前往總部上班,Facebook、Apple等矽谷企業也陸續跟進。卻與舊金山經濟困境形成強烈對比,引來各方批判。
google
交通運輸
公車
大眾運輸
0
0
專欄
thisbigcity城事
・2014/02/08
擴大地底城市潛力
蒙特婁街道下潛藏著另一座城市,充斥著熱鬧商家與餐廳;赫爾辛基為了工業用途挖鑿地底,以儲存石油、處理飲用水、設置資料收集中心。無論是東京、巴黎、阿姆斯特丹或其他城市,世界各地都在舖設地下鐵,地下城市概念並不新穎,但不管為何向下開發,城市該如何評估其中潛能?
地下城市
地底
城市
0
0
環境生態
thisbigcity城事
・2013/02/21
運用細菌修復水泥
自2006年起,微生物學家鍾克斯(Henk Jonkers)與水泥開發專家施朗根(Eric Schlangen)合作,希望研發出自癒型混凝土,阻止水泥出現裂縫,延長建築物壽命。裂縫寬度常只有0.2釐米至0.4釐米,但水分就會滲入,危害水泥與鋼筋結構,但兩人企圖化危機為轉機,將細菌孢子混入混凝土,做為滲水時癒合的媒介。
建材
微生物
水泥
混凝土
細菌
0
0
專欄
thisbigcity城事
・2012/02/23
節能科技實驗屋
建築師在英國曼徹斯特一座實驗室裡興建房屋,讓研究人員藉此實驗節能技術,他們仿照一九二零年代之前興建的英國傳統聯排屋,在雪福特大學(Salford University)的三層樓密閉實驗室裡,建成這座「能源屋」。
天候
碳排放
綠建築
能源屋
0
0
科技能源
thisbigcity城事
・2012/02/17
人工林能否解決碳封存問題?
未來六、七年內,我們是否會大量使用人工林對抗氣候變遷,吸收週遭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至少雷克納(Klaus Lackner)如此相信,他最近提出新構想,在英國機械工程研究所的「碳封存週」頗受好評。
二氧化碳
人工林
碳封存
0
0
專欄
thisbigcity城事
・2012/02/16
電動車邁向遠程高速公路
如何降低人類對汽車倚賴程度,一直是重大永續挑戰,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17)也企圖尋求解答,但真得放棄汽車,才能達到永續目標嗎?《Green Futures》作者Roger East在本文中,探討電動車在英國普及趨勢,可能大幅降低碳排放量。
充電站
永續經營
電動車
0
0
專欄
thisbigcity城事
・2012/02/16
公民地圖改變城市故事
今日地圖不僅標明地點或目的地,更包含諸多資料,每天都出現你我眼前,也許是Twitter訊息中、部落格裡,甚至不時刊登在《紐約時報》上。無論是人們在多倫多的接吻地點、紐約比薩店密度、女性單車騎士人數、美國某一城市車禍死亡機率,我們能觀察城市與社區的角度五花八門,都是拜利用資料製圖的電腦高手之賜。
地圖
座標
生態
0
0
專欄
thisbigcity城事
・2012/02/15
生態與經濟-綠屋頂如何改善城市
作者:Charlotte Sankey(Creative Warehouse環境議題媒體與出版公司負責人) 我
環境保護
綠屋頂
綠建築
0
0
科技能源
thisbigcity城事
・2012/02/14
力求自給自足的都市農園
企業家艾德(John Edel)改裝這座舊肉品包裝工廠,如今裡頭有魚池、菜園,還有幾家食品公司,這是以水耕栽培為基礎的創新解決方案,讓所有設施皆可合作,吳郭魚產生的廢水氨濃度高,適可灌溉作物,作物改善水質後,用水又可回流至魚池,建築物內的公司也有合作關係,例如釀酒廠的渣滓很適合幫蘑菇園施肥。
廚餘
建築
菜園
農場
農業
0
0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