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陳 慈忻
55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在丹麥的博士生,專長是用機器學習探索人類生活空間,正在研究都市環境變遷與人類健康的關係。曾擔任防災科普小組編輯、社會創新電子報主編。
常用關鍵字
土石流
坡地開發
災害
環境保護
防災
黏滯性
危橋
地震
橋梁監測
沖刷
河床
結構物
降雨
颱風
光纖
斜張橋
有線通訊
無線感測
無線通訊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8月
重設
來自台灣
陳 慈忻
・2013/08/17
與災共生(二):當坡地遇上開發
坡地災害在地形年輕、地狹人稠的台灣是常見的災害,然而,2013年6月23日作家吳念真在自由時報指出台灣人對坡地開發風險有「假裝看不見」的問題。本專題採訪台科大營建工程系的李咸亨教授,從科學原理探討土石流的特性,說明坡地開發的限度為何,最後探討在台灣的情境下,法規管制的從無到有、四十多年來的鬆綁與緊縮,究竟我們想要的開發是什麼呢?
土石流
坡地開發
災害
環境保護
防災
黏滯性
0
0
來自台灣
陳 慈忻
・2013/08/08
豪雨沖刷 橋梁監測新趨勢
2013年蘇力颱風過境,新竹縣的舊中正橋因強勁的風雨,7月13日斷裂,數公尺的橋面落入頭前溪,若是當時有人車在橋上,必定造成嚴重傷亡。橋梁監測是結構物監測中的重要項目,國家地震工程研究院的林詠彬研究員指出,相較過去只監測橋粱的受震反應,橋梁在豪雨沖刷下的監測是研究的新趨勢,究竟橋梁沖刷研究如何進行?
危橋
地震
橋梁監測
沖刷
河床
結構物
降雨
颱風
0
0
來自台灣
陳 慈忻
・2013/08/08
監測預警 有線還是無線?
2013年7月13日,苗栗中港大橋、北勢大橋因應蘇力颱風過境,進行預防性的封閉,目的是為了避免人車通行,發生意外。橋梁預警工作仰賴即時監測順暢的通訊,搭配災害經驗研究的警戒值,將「是否採取預防措施」取捨間的損失最小化。光纖與無線通訊科技是近年來的關注焦點,在橋梁預警上,有線與無線究竟如何選取?而橋梁的監測功能未來趨勢又是如何?
光纖
斜張橋
有線通訊
橋梁監測
無線感測
無線通訊
颱風
0
0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