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帆
林書帆
15 篇文章・ 1 位粉絲
在東華大學華文所發現自己對科普書的興趣,相信E.O.Wilson說的「科學和人文藝術是由同一個紡織機編織出來的」。就像為蝴蝶命名這件事,誰能肯定林奈將「金色之馬」(Chrysippus)做為樺斑蝶的種名時,沒有一點文學想像呢?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6/08/04
我們不太可能與塑膠分手,但是不該再繼續和它搞一夜情。
・2016/07/09
也許所謂的人性,就是一種獨特的生物性(獸性),而人類這種生物特有的好奇心,最終將使我們發現世間萬物都是獨特的。
・2015/11/12
就在一週前,中國政府在中全會上宣布結束一胎化政策,但論者咸認開放二胎並不會改變強制控制生育的本質。耐人尋味的是,五、六年前還有官員曾宣稱計畫生育對生態環境和全球暖化「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這樣的論點正是生物學家埃利希(Paul Ehrlich)在他1968年的名著《人口炸彈》中強調的:人口過剩必將導致生態災難、人類滅亡的後果。中國改弦易轍的消息一出,不少人紛紛提起埃利希的名字,有人語帶諷刺地說,他「幾乎可以聽到埃利希的慘叫」。
・2015/10/18
他的皮夾裡放著兩張紙條,其中一張寫著:「爸爸過世了」,另一張則寫著:「媽媽住在安養院裡,身體健康。」他是亨利‧莫雷森(Henry Molaison),一九五三年二十七歲時,為了治療嚴重的癲癇,由醫師史可維爾(William Beecher Scoville)執刀,切除了左右腦顳葉前端內側、大部分的杏仁複合體、絕大部分的海馬迴組織。當時沒有人知道,亨利會因此失去形成長期記憶的能力,他仍記得他二十七歲之前認識的人和學校裡學到的知識,但在往後五十五年人生中,他只能依靠三十秒的短期記憶,由於陳述性記憶被剝奪,他的心智無法回溯過去,也因而無法想像、建構自己的未來,成了名副其實「活在當下」的人。
・2015/08/24
將東亞人稱為「黃色」是為了確保他們再也無法被稱為「白色」。
・2015/08/17
人類現今幾乎掌握所有動物的生殺大權,但我們與動物的關係不但沒有簡化成主人與奴隸,反而有人大聲疾呼要關注動物福利、甚至賦予牠們與人相同的權利,這些主張又與上述的利用關係產生對話與衝突,產生棘手的灰色地帶,於是人與動物關係學(Anthrozoology)應運而生,哈爾‧賀札格(Hal Herzog)的《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正是一本人與動物關係的百科全書。
0
0
・2015/06/19
「生命是有歷史的。這段歷史以損失為注記,以人類想像不到的可怕事件為標點。」
・2014/05/13
《生活中的微知識》和《生命等待逆襲的機會》(後者六月出版),都是由他的專欄「杜立德醫生的憂鬱」集結而成,其中有不少有趣的科學知識,比如閃蝶的翅膀為什麼是藍色的、吃甲魚有沒有美容效果等等,不過我認為這兩本書之所以迷人,是因為作者擁有跨學科的靈魂。
・2013/12/11
如同凱因斯當年的諷刺:「我們正處在一個透過統計數據而充滿喜樂(而悲傷沮喪)的新時代」,現今似乎少有國家施政不被GDP、GNP牽著鼻子走,不過計量國民所得的起源其實來自二戰時管理戰時經濟體的需求,就像瑪格莉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的比喻一樣,所得稅的起源也是為了因應一戰的集資措施,但「稅金有如斑紋貽貝,一旦引進,便會迅速增生,難以徹徹底底殲滅」,今日繳所得稅好像天經地義。
・2013/12/09
《下流科學》這本書的立論圍繞在以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去推論我們現有的器官或行為在生物適應上有什麼價值,或者某些特性只是某個適應的副產品。比如為什麼人類性交要有抽插的動作,而不是像打針那樣插入一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