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4

文字

分享

0
0
4

人際的「溫度」,依附的基礎──依附理論系列(十四)

貓心
・2018/10/08 ・251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481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泛科學上一整個系列的依附理論文章,本系列卻還不曾討論依附的本質,在這一篇文章裡,我將要揭開關於安全感與愛的秘密。

如果你對依附理論有一些些了解,很可能會知道「依附」這個概念源自於約翰·鮑比 (John Bowlby) 的研究。但在鮑比研究依附的同時,有另一個人則用了恆河猴,來研究何謂愛,他的名字,叫做哈利·哈洛 (Harry F. Harlow)。在當時這些都是劃時代的研究,正如同鮑比對佛洛伊德等人的反動──鮑比不認同佛洛伊德所說的,嬰兒對母親具有性的意圖──哈洛則是對當時流行的行為主義提出了反動。

「依附」的本質是什麼:奶水?還是溫暖?

行為主義對於親子關係的解釋是相當實用的;這個理論主要認為孩子會黏在母親身上,是因為母親提供了食物,而孩子被制約,因而不斷地靠近母親。哈洛的研究卻發現,愛的本質,並不源自於母親提供食物,而是來自於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擁抱與觸碰。哈洛採用恆河猴來做實驗,他設計了兩隻不一樣的代理母親,來做為小猴子的依附對象。哈洛當時並不是使用「依附」這個詞彙,哈洛用的詞是「愛」。

他好奇的是,能滿足孩子的「愛」的本質,真的是奶水嗎?

哈洛認為,擁抱與觸碰,或許才是愛的本質。圖/作者攝影

於是,他做了兩支不同的猴子玩偶,一隻是用絨布包裹著,裡面有著加熱器,另一隻則是單純地用鋼絲綑綁而成,裡面也放著加熱器。接著,哈洛用了八隻幼猴來做實驗,他想知道,滿足幼猴需求的,到底是奶水,還是擁抱、觸碰本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於是,這八隻幼猴,被放在八個不同的籠子裡面,這八個籠子裡面,都有著一隻絨布媽媽,與一隻鐵絲媽媽,唯一不同的是,其中四隻幼猴的籠子裡,奶瓶是被綁在絨布媽媽身上的,另外四個籠子裡,幼猴則是被綁在鐵絲媽媽的身上。

如果行為主義是對的,那麼幼猴應該會將大部分的時間,全部花在有奶瓶的那個媽媽身上;但根據哈洛的觀察,幼猴卻將大部分的時間(18 小時),花在絨布媽媽的身上,無論奶瓶是被放在哪隻猴子身上。即便是在鐵絲媽媽身上吃奶的那四隻猴子,也都會很快地在吃完奶之後,回到布娃娃媽媽的身上。

318109667
即使是在吸吮奶水的時候,恆河猴依然緊緊抱著布娃娃媽媽不放。圖/Deborah Blum(2004)。愛在暴力公園。鄭谷苑譯,遠流出版。

在後續,哈洛又做了一些研究,他想看看小猴子在受到驚嚇的時候,到底會逃到給他們食物的媽媽身上,還是絨布媽媽身上?

這個實驗的結果跟安斯沃斯 (Ainsworth) 針對母嬰互動的「陌生情境測驗」,並且導出三種幼兒依附形式的研究(可見延伸閱讀)相當有關聯。儘管在哈洛做這個實驗的時候,安斯沃斯還是個沒沒無聞、跟著老公跑的小女子(?)註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哈洛的實驗是這樣的,他把這些小猴子丟進一個 1.8m x 1.8m 的開放空間裡,為期兩個月。在一開始的時候,小猴子完全不願意放開絨布媽媽,但幾次之後,他們開始對周遭的環境感興趣,四處趴趴走,有時咬咬玩具,有時堆堆積木,然後再回到媽媽的身邊。但是當絨布媽媽不在的時候,牠們會尖叫、蜷伏、吸吮自己的手指,就好像安斯沃斯研究中的那些幼猴一樣。有趣的是,在這個時候,即使鐵絲媽媽在,卻一點幫助也沒有,小猴子一點都沒辦法感到安心。

換句話說,鐵絲媽媽並沒有辦法作為小猴子的安全避風港,在小猴子遇到危機時,並沒有辦法帶給小猴子安全感。

(關於安全避風港的延伸閱讀: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依附理論系列(一))。

關於溫暖與依附:在我們長大了以後

哈洛從他的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擁抱與安撫,是安全堡壘的基礎。而當然,哈洛後續的研究,以及後續學者的研究,也支持著依附關係被改變、被修復的可能性,因此,愛並不只是建立在單一的母嬰關係上,還包含許多關係的連結。只是早期的依附關係,是所有關係的第一環[1]

而擁抱與安撫,到底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事實上,擁抱所帶來溫暖的溫度,其實能夠觸發我們安全依附的感覺,這就是為什麼,絨布娃娃即便無法提供奶水,依然是猴子們長時間逗留的地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絨毛、溫暖,是安全感的象徵。圖/作者攝影

後續的學者做了一個討論「溫度」與「安全感」的延伸研究,他們請受試者到實驗室做實驗,但是在他們來到實驗室的電梯裡,施測人員會請他們幫忙拿一下手上的咖啡,以便他們取出公事包裡的實驗表格,有些人拿到的是熱咖啡,有些人拿到的是冰咖啡。

進了實驗室之後,受試者會讀到一份關於某人的描述,實驗結果發現,剛剛拿過熱咖啡的人,會比拿到冰咖啡的人,更喜歡文字裡所描述的這個人。原來,短短拿著不同溫度的咖啡 10 秒鐘,就足以促發安全感與不安全感。

在後續的研究裡,腦神經科學家也證實了這件事情:我們會把身體感受到的溫度,和人際間的溫度聯想在一起。當我們摸到熱的東西,以及傳簡訊給家人、朋友時,我們的島腦 (insula) 都會起反應;而島腦中的另一個區塊,則對握著冰冷的東西,以及遭遇人際背叛時產生相同的反應。

「你真的很讓我心寒。」這句話,完全傳遞了這樣的連結[2]。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溫度傳遞著人際間的連結感。圖/作者攝影

童年的擁抱與安撫所帶來的溫暖,正象徵著我們所感受到的人際溫暖,我們會將這樣的感受,深深印在腦海之中,直到長大以後。也許,當你想要與別人之間產生連結時,不妨在寒冷的冬天裡,和對方喝一杯熱茶吧!也許能帶給你們之間,更加親密的感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註1:安斯沃斯因為老公工作的關係來到英國,並在報紙上看到鮑比徵召實驗助理的廣告,因此和鮑比共事了三年;後來,安斯沃斯隨著先生來到了烏干達,並在那邊有了許多田野調查的經驗,也成就了她後來設計出陌生情境測驗的養分。

延伸閱讀

  1. 鄭谷苑(譯)(2004)。愛在暴力公園(原作者:Deborah Blum)。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2002)
  2. 趙丕慧(譯)(2018)。為什麼我們會這麼想、那樣做?(原作者:John Bargh)。台北:平安叢書。(原著出版年:2017)
文章難易度
貓心
76 篇文章 ・ 118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2

3
3

文字

分享

2
3
3
身為焦慮依附者,如何善用交友軟體,而非受困於交友軟體?——依附理論系列(十九)
貓心
・2023/08/07 ・3803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一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了一篇新聞,標題是〈交友軟體真的可以找到對的人嗎?研究曝 1 種人最容易暈船,越玩反而越痛苦〉,裡面在談的是焦慮依附玩交友軟體,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這一篇新聞裡指出,焦慮依附在交友軟體上,是最難從中受益的一群人,而新聞的最後,則建議焦慮依附者接受心理治療。

對於這樣的新聞,我是不贊同的,一來是依附風格本身其實是難以改變的,二來是心理治療並不是一個便宜的療程,且依附風格難以輕易被改變。這樣的新聞,好像讓焦慮依附者陷入了一個永遠無法解決的困境深淵當中,而改變卻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這一篇文章,我想要來談談,焦慮依附的人應該如何妥善地使用交友軟體,如何讓交友軟體成為有助於自己成長的工具,而非陷入缺乏安全感的無盡回缺之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焦慮依附的人有方法可以妥善地使用交友軟體,讓交友軟體成為有助於自己成長的工具,而非陷入缺乏安全感的無盡回缺之中。示意圖/envatoelements

什麼是焦慮依附?什麼是逃避依附?

雖然在過去,我寫過非常多依附風格的文章,想閱讀更多的人可以看看這兩篇(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依附理論系列(一)依附傾向:我對你的依附沒有絕對分類──依附理論系列(二)),但在這篇文章的一開始,我還是要談談什麼是依附風格。

在依附風格的定義上,是一個兩軸四象限的概念。依附可以分成四種類型,分別是安全焦慮逃避矛盾等四種依附。

先來談談焦慮的特質。所謂焦慮依附,指得是在關係中容易感覺到對方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親近自己,因而容易覺得患得患失、想要不斷確認關係的特質。而所謂的逃避依附,則是在關係中害怕與別人親近,在親近的同時容易感覺到喘不過氣,希望與愛人保持距離的一群人。

安全依附的人,就是焦慮跟逃避兩個特質都低的人,他們不容易感覺到別人要拋棄自己,也不容易感覺到難以和他人親近;而矛盾依附則是,時而會感覺到對方與自己不夠親近、害怕對方拋棄自己,又時而會感覺到對方和自己太過親近,覺得不舒服而想拉開距離的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交友軟體上,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居多?

那麼,交友軟體上,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居多呢?根據師大的碩士生陳姵如在她的畢業論文蒐集到的資料指出,台灣的交友軟體上,「焦慮依附」佔總人數 38.33%,「安全依附」佔總人數 25.83%[1]。不過因為她使用的量表,和國際上普遍使用的量表有一些學理上的爭議,因此我無法將逃避依附和矛盾依附的比例進行呈現。不過簡單來說,焦慮依附在交友軟體上,佔了將近四成的人數,而安全依附也有1/4的人數。

那麼,焦慮依附的人,到底為什麼會在交友軟體上佔這麼大的比例呢?他們使用交友軟體,又是為了什麼呢?

過去的研究指出,焦慮依附的人渴望與人親密的特質,會讓他們渴望與人在社交上來往,同時害怕被拒絕[2]。在這樣的情況下,交友軟體確實提供了一個很適合焦慮依附社交的場合。

在一般的生活中,我們的社交,並不一定是為了獲得對方的喜歡而做的。工作上必須要和老闆社交、和同事社交,是為了讓工作順利進行下去而做的;而且在這些情境之下,我們並不知道對方到底對我們有沒有私領域上的興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交友軟體的設計上,讓我們一開始就能夠設定自己要尋找朋友、短期交往關係、長期交往關係、結婚為前提的關係等等,對於焦慮依附這些想尋求深刻而緊密的關係的人而言,其實是相對友善的環境。

交友軟體的設計,對於焦慮依附這些想尋求深刻而緊密的關係的人而言,是相對友善的環境。示意圖/envatotelements

過去的研究曾經指出,一旦一個人意識到彼此相互吸引[3],彼此的互動模式會有所改變,而交友軟體提供了互相喜歡才能配對的機制,讓使用者透過意識到自己跟一些人成功配對,而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人[4]

焦慮依附在交友軟體上的危險,以及我們該如何克服

不過,焦慮依附傾向越高的人,在使用交友軟體上,確實也有一些風險存在。根據一份研究指出,焦慮程度越高的人,確實越有可能使用交友軟體,也會在交友軟體上花費較多的時間。

花費較多時間上,其實是一把雙面刃。雖然好的部分在於,我在上一段提到,交友軟體讓焦慮依附,比較不必擔心被拋棄、不被喜愛等等的社交線索,但也有研究指出,焦慮依附傾向高的人,在交友軟體上,比較難以實際約到他人碰面[6];除此之外,焦慮依附若使用交友軟體和他人約炮,比較難以獲得滿足,同時也會產生許多負面的情緒[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針對這些部分,我要提供焦慮依附傾向高的人,在使用交友軟體上的一些建議。

第一個建議,就是不要約炮。對於焦慮依附的人來說,大多會希望性行為是一個讓彼此關係更加進展的手段,而非像逃避依附一樣,比較能夠性愛分離。這個部分,我在泛科學上的〈性與愛的矛盾掙扎?不同依附型態對性愛關係的影響──依附理論系列(十七)〉一文中,有過詳細的討論。

正因為焦慮依附希望性愛能讓關係進展,那麼短暫的約炮關係,就容易讓焦慮依附暈船,因為焦慮依附者,雖然名義上同意對方只做愛不交往,但實際上又會希望透過性愛來改變對方的態度,進而跟自己交往。

如果約炮的對象,打從一開始就很堅持彼此不要交往,那麼約炮後,讓焦慮依附者感受到對關係不滿意,並隨之產生許多負面感受,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如果你的焦慮依附特質高,又真心希望找到一段長久的關係,千萬不要以身試火。

短暫的約炮關係,就容易讓焦慮依附暈船。示意圖/envatoelements

第二個給焦慮依附的建議在於,交友軟體用得多沒關係,但必須要把認識一個人的時間拉長。焦慮依附傾向高的人,大多會希望盡快確認兩個人的關係。但經歷過多場戀愛之後就會發現,有一些關係中自己的期望,以及對方對關係的期望,若未能在交往前做過核對,就容易讓彼此在交往中過得不順利(關於焦慮依附比較容易期待在認識時盡快拉近關係的研究,可以參考〈交往前,讓我們約會吧!三種依附類型怎麼做?──依附理論系列(四)〉)。

當然,我並不贊同感情中不應該改變別人的說法。我覺得戀愛是一個互相滿足、一起成長的過程,但我同時也不認為,希望短時間內改變對方的行事風格或價值觀等等,是一件讓人舒服的事情。

因此,把互動時間拉長,同時和對方討論一些自己的期望和對方的想法之間的落差,或許有助於你篩選掉無法相處的對象,或是打算和對方長久走下去,該如何拿捏彼此的進展速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把互動時間拉長,同時和對方討論一些自己的期望和對方的想法之間的落差,或許有助於你篩選掉無法相處的對象,或是打算和對方長久走下去,該如何拿捏彼此的進展速度。示意圖/envatoelements

第三個給焦慮依附的建議,則是盡量尋找同時具有「低焦慮」與「低逃避」這兩個特質的人交往,也就是和安全依附交往。安全依附者,相對而言有著較高的安全感,也比較願意對感情抱持著開放的態度。

如果真的找不到安全依附者,我也會建議焦慮依附特質較高的人,避免和「高逃避」的「逃避依附」與「矛盾依附」交往,他們不喜歡與人太過親近,不習慣表達自己的情感,對於情感需求高、希望與人親近的焦慮依附者而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當然,我無法提供一種通往幸福的簡單道路,即便我寫過眾多與依附相關的文章,也對依附相對熟悉,但我覺得了解依附,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適合和怎麼樣的人交往,不適合和怎麼樣的人交往;同時,你得了解到,哪一些關係,是讓自己容易表達情感,同時不會受傷的關係,而哪一些關係,是讓自己容易受傷,對方是無法接住自己情感需求的關係。

身為焦慮依附者,我不認為自己應該避免使用交友軟體,即便容易暈船,但挑選對象,讓自己暈一個暈下去會安全的人,而不是暈那些會讓自己受傷的人,我覺得才是最重要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參考文獻

  1. 陳姵如(2022)交友軟體使用者之人際依附風格、愛情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 Mikulincer M, Shaver PR. (2007)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3. Luo, S., & Zhang, G. (2009). What leads to romantic attraction: Similarity, reciprocity, security, or beauty? Evidence from a speed-dating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7(4), 933–964. 
  4. Alexopoulos C, Timmermans E, McNallie J. Swiping more, committing less: unraveling the links among dating app use, dating app success, and intention to commit infidelit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20; 102:172–180.
  5. John K. Coffey, D. Kyle Bond, Jessica A. Stern & Natalie Van Why (2022): Sexual Experiences and Attachment Styles in Online and Offline Dating Contex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xual Health, DOI: 10.1080/19317611.2022.2110349\
  6. E. Timmermans & C. Alexopoulos(2020) Anxiously Searching for Love (Among Other Things): Attachment Orientation and Mobile Dating Application Users’ Motives and Outcomes. Volume 23, Number 7
所有討論 2
貓心
76 篇文章 ・ 118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5
1

文字

分享

0
5
1
溫暖的房子更有「家」的感覺?還能讓房子賣更多錢!──《做個有溫度的人》
時報出版_96
・2022/09/10 ・296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讓房子增值的方法

一位房地產經紀人接受《房地產》雜誌訪問時談到,她在澳洲賣過一棟房子,那棟房子「有一個寬廣的花園露台,冬天面向波濤洶湧的大海,迎著狂風吹拂」。

雖然住在地風景不錯,可是冬天的時候可能會冷到發抖。圖/envatoelements

她開了暖氣,但在開放看屋日刻意把暖氣調小,「點燃蠟燭,放一些有情調的音樂。」她告訴《房地產》雜誌,那棟房子「之前的售價是兩百五十萬澳幣,最終是以兩百七十六萬澳幣賣出,成果斐然,我覺得這一切要歸功於在冬天做出那樣溫暖的展示」。

由此可見,在「寒冬」戶外環境的對比下,提供「溫暖」的室內環境能夠有效地提高賣價。或許吧!但是,一如既往,當我們試圖根據心理學原理提出切實可行的現實建議時,往往赫然發現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因果關係的世界裡,深受多種可能變數的影響。

因此,我們應該謹記統計學中所謂的「可解釋變異」(explained variance),而我們通常只能解答其中一些。例如,房地產產業裡,購屋者的購屋時間會受到一些固有的變化所影響,比如熱門假期有較多的閒暇時間看房、總體經濟狀況(景氣好壞)、房貸是否容易取得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冬天雖然可以讓一棟精心陳列的「溫暖」屋子看起來特別有吸引力,但在很多地區,這種賣屋方式需要買家在寒冬中冒著風雪與凍雨去看屋,那很容易令人望之卻步。一間房子或許在冬天看起來價值較高,但要是缺乏前景與競爭出價,就可能會壓低價格。那些因素與溫度無關,卻也會影響一間房子的預期售價。

所以,在我們深入研究資料之前,這裡有個免責聲明:除了溫度以外,還有其他變數也對房屋的售價有很大的影響。

事實上決定房屋價格的因素很多,千萬不要以為把房子變暖就能賺到更多錢。圖/envatoelements

為什麼會有家的感覺?

雖然我們應該認真看待這種涉及多種因果關係的情況,但無論你是想賣屋、還是推銷其他產品、服務、想法或觀點,瞭解背後的演化與文化驅動因素,仍能為你增添一些優勢。知道該從演化與社交體溫調節的哪個角度出發以說服顧客,其實滿實用的。我們也應該注意,不要從單一面向解釋我們與房屋及其他「商品」之間的溫度調節關係。

歷史顯示,人類一直在尋找空間的分界線─從天然洞穴、壁龕、洞室到小屋,最後是房屋─以便把掠食者與大自然的力量隔絕在外,尤其是抵禦要命的酷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認為,生存是一個關鍵的動機,促使人類強化住屋功能,使其超出維持基本生存所需。物質文化的證據也證明了,住屋是用來滿足我們的從屬或歸屬感。一間房子越能夠滿足這種從屬或歸屬感的需求,感覺起來越舒適溫馨,也會越有家的感覺,或者套用依附理論的說法,越容易讓人覺得那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許多研究提出以下假說:我們把某個空間分界視為「家」的認知機制,跟早期演化與個體發展時,幫助我們透過其他人來禦寒的生理機制(即依附與恆定體溫調節機制)是一樣的。

早期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確實會把體溫調節任務分散給一個群體來承擔,而在社交演化的過程中,房子至少取代了一部分社會分擔的功能。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概念如此明顯,甚至不言而喻。隨著文化發展,房子變成一種方便又有效率的禦寒方式,再加上室內供暖技術的發展,也提供了產生熱能的方法。

對有些人來說,想到家的時候也會聯想到溫暖。圖/envatoelements

為了研究這點,我和以前的學生范艾克(Bram van Acker)與潘托夫萊特(Jennifer Pantophlet),以及其伙伴克瑟雷爾斯(Kayleigh Kerselaers)一起設計了幾個研究,以測試氣溫下降時,房地產廣告中的房屋是否變得更有吸引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想要測試「房子就是家」的概念中、比較沒那麼顯而易見的一面:更具體地說,是它的社交體溫調節功能。我們想知道,環境溫度較低,會不會讓人對房屋產生偏好,就像低溫使人對他人產生依附感,而去租浪漫電影來看或產生懷舊念頭一樣。

由於房地產經紀人直覺認為「溫暖」的房子最熱銷,所以我們試著從經驗上驗證,像家一樣的房子,要如何藉由營造「家的感覺」讓我們想要與他人在一起。此外,我們也想調查這種歸屬感能不能滿足體溫調節的需求,以及是否會使人更願意為廣告中的房子支付更高的價格。

我們的推論是,溫度與「家的感覺」之間的關聯,是由我們想與他人在一起的動機所促成的。接著,我們設計了一套研究,裡面包含三個研究,以調查較低溫度如何誘發社會心理學家帕克(Lora E. Park)與馬納(Jon K. Maner)所謂的「歸屬的渴望」,這個歸屬的渴望是由想要打電話給朋友或跟朋友在一起等行為來衡量。

從這裡,我們希望進一步知道,這種歸屬的渴望如何促使我們對「感覺像家」的房子產生偏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家看到這個房子有家的感覺嗎?圖/Pixabay

為了確保研究結果的準確性與可複製性,我們使用線上協作網站「開放科學平台」(Open Science Framework)來決定我們的假說,並在收集資料之前先暫停一切決定,把探索性的「假說生成研究」與驗證性的「假說檢驗研究」分開。

我們認為,較低的溫度應該會引發一種「歸屬的需求」。此外,溫度也能用來預測一個人覺得一間房子多有家的感覺,以及他願意付多少錢買那間房子。第二個維度因為看似較為「客觀」(因為它提供具體的數字,例如對溫度的感知,而不是「較暖」或「較冷」這種主觀的感覺),也許能佐證一個觀點:待售屋給人的「居家舒適感」渴望,與行動的經濟性有關。

其他的因素

本書前面提過,行為生態學以及由此延伸的體現認知,可為行動機會的決策提供資訊,以便權衡行動的效益與成本。

例如,面對相同的斜坡時,背負沉重背包的人所估計的坡度,會比沒有背背包的人還陡。一個人所估算的上坡代謝成本(能量消耗),會影響他對角度的「客觀」感知。就像考慮爬坡的旅人會先自問是否負擔得起爬坡的代謝成本一樣,潛在的購屋者雖然想要一個溫馨的家,但也會自問是否負擔得起那些舒適特質的額外成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在本書中已經看到,體溫調節在人際互動中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體溫調節在基因與文化的演化,以及這兩種演化的持續相互交流中,都扮演吃重的角色。尤其,我們已經看到社交體溫調節如何促使我們組織與加入更多元的網絡,創造文化、社會、文明。

這一切的核心,都在於我們始終非常需要把核心溫度維持在很窄的範圍內,以達到溫度恆定。雖然如今人類已經開發出許多工具,使富國的人民不再覺得這是如此重要的問題,但這其實是攸關生死的迫切課題。

——本文摘自《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2022 年 9 月,時報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時報出版_96
174 篇文章 ・ 34 位粉絲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1

2
2

文字

分享

1
2
2
安全感是什麼?又要如何獲得?──《找回100%安全感:情場與人際的正向依附練習》
貓心
・2020/06/22 ・3154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05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覺得在這段感情裡面,我好沒有安全感……」是許多人常常在感情裡面充滿不安時,會說出來的話。

但是,到底什麼是安全感呢?又,真的只有覺得自己沒有安全感的人,才會覺得自己沒有安全感嗎?我的新書《找回100%安全感:情場與人際的正向依附練習》重點就在於討論「安全感」,在此我會先對這兩個問題進行回答。

什麼是安全感?安全感和你想像不同。

如果要說什麼是安全感,或許沒有人可以說得出來。我們或許可以說,男友上夜店讓我很沒有安全感、女友和其他異性出去玩讓我很沒有安全感。但是仔細追問,什麼是沒有安全感,或許只能問出「我很怕被拋棄」、「我很難受」這些情緒,卻沒有辦法仔細描述,到底什麼是安全感。

事實上,安全感的出現,是演化上面的產物,當我們一出生的時候,我們都是脆弱的孩子們,對外界的威脅毫無抵抗力,因此,當我們感覺到害怕的時候,我們就會哭。但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我們會哭呢?因為我們的哭泣,可以引來照顧者的注意,讓他們趕到身邊來保護我們,好解決我們面臨的危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我們哭泣時,其實就是我們缺乏安全感的時候,我們透過哭泣,來尋求照顧者來保護我們,好讓我們感到安心。當我們感到安心的時候,我們就能獲得被保護、被照顧、威脅解除的感覺,這樣的感覺,就是所謂的安全感。

但是,並不是每個爸爸媽媽,都能夠讓自己的嬰兒得到安全感,要讓嬰兒得到安全感,必須要在嬰兒面臨危機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

  • 適時出現
  • 敏感覺察
  • 給予支持

這三個點,分別是什麼意思呢?讓我來逐一解釋。

  1. 適時出現
    當小嬰兒哭的時候,爸爸媽媽一定會立刻趕到小嬰兒的身邊嗎?其實是不一定的。有時候,爸爸媽媽可能會把嬰兒丟在家裡,或是覺得嬰兒很吵很煩,那麼就不會趕到嬰兒身旁。在這樣的情況下,爸爸媽媽就沒辦法滿足安全感的第一要件:適時出現在嬰兒的身邊。在這樣的情況下,嬰兒的危機自然沒有辦法被解除,自然不會獲得安全感。
  2. 敏感覺察
    有一些爸爸媽媽在嬰兒哭的時候,確實趕到嬰兒身旁了,但他卻不知道嬰兒為什麼哭。嬰兒被雷聲嚇到,媽媽卻以為嬰兒是尿褲子,所以幫嬰兒換尿布,而不是撫摸嬰兒,讓他感覺到放鬆、嬰兒肚子餓了,媽媽卻不知道嬰兒是肚子餓,只是輕輕拍拍他,要他別哭了,卻沒有給他喝奶,那麼,即便父母出現,依然無法解決嬰兒受到的威脅,那麼嬰兒的危機依舊不會被解除,當然也不會得到安全感。
  3. 給予支持
    有一些父母,可能確實知道嬰兒的危機是什麼,但因為某些原因,他們沒辦法給予嬰兒物理上或生理上的支持,因而未能解決嬰兒的危機,使得他依舊無法得到安全感。譬如說,有些父母相信,嬰兒哭的時候抱他,會讓嬰兒養成依賴父母的習慣,以後只要遇到什麼小事就用哭的解決,所以選擇不去抱他;又或者,有一個很常見的例子,小孩子在捷運上哭了,做父母的覺得很丟臉,因此對孩子吼說:「哭什麼哭,不過是跌倒而已,有什麼好哭的,爬起來就好了。」如此一來,即便父母知道孩子的需求是什麼,卻沒有給予他物理上(幫傷口擦藥)或心理上(呼呼安慰)的支持,嬰兒自然沒辦法解除危機,當然也就沒辦法獲得安全感了。

因此,唯有在嬰兒、孩子遭遇危機時,父母滿足了適時出現、敏感覺察、給予支持這三個要件,確實解決了孩子的危機時,孩子才會獲得安全感,進而不會繼續哭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產生安全感,必須要在危機出現時,滿足這三個要素。圖/作者製作,icon來源flaticon

或許有人會反問我說,抱孩子真的不會讓孩子養成依賴父母的壞習慣嗎?其實是不會的。

既然我們天生就會透過哭泣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就代表我們天生就有被安撫的需求,唯有先獲得他人的支持,我們才能長出內在的力量,這是安全感形成的重要內涵。因此,有些人總是說:「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這其實是一句錯誤的話,關於這個部分,在依附理論上稱為依附悖論,我在書中有詳細的說明,想要更了解的人,可以從本書中找到更詳盡的答案。

只有說自己沒有安全感的人,才缺乏安全感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把嬰兒身上的安全感,延伸到成人身上來做回答。滿足嬰兒安全感的三大要素——適時出現、敏感覺察、給予支持——其實也同樣適用於成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當你因為考試考差了、在學校被排擠了、在公司被老闆羞辱了、出車禍了、感覺你在意的人好像不在意你了……的時候,你也會感覺到不安全感。在這個時候,如果對你而言重要的人(伴侶、朋友、家人),能夠適時出現、敏感知道你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給你物理上與心理上的支持,你的恐懼感是不是就會下降許多呢?沒錯,成人和嬰兒得到安全感的原理是一樣的。

然而,有一種人,即便碰到各種威脅,卻從來不讓旁人看出來,即使你問他怎麼了,他也總是不說;這一些人,總是非常的獨立,好像什麼事情都能自己解決、什麼威脅都能一個人挺過去,看似好像能夠給予自己的安全感;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答案是否定的。

咦?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小嬰兒缺乏安全感的時候會哭,大人遇到安全感的時候,難道就不會求助嗎?沒錯,大概有 20%~30% 的人,在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反而會悶起來不和他人求助,甚至,他們還會對於別人幫助自己而感到很不安,甚至會對別人的幫助惡言相向,就好像《冰雪奇緣》的艾莎公主剛開始一樣,把自己冰封在冰層裡,抗拒任何靠近她的人,包括她自己的妹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些人在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地被父母忽視、遺棄,甚至在向父母求助時,總會被要求要獨立一點、不能依靠別人,久而久之,他們發現無論自己怎麼吵都沒有用,自然而然地只能在自己的心裡築起一道心牆了。這些人,並非有安全感,而是當他們感受到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就會麻痺自己的感受,讓別人無法靠近他們。因為一旦別人要靠近他們的時候,就會喚起那些他們求助時被拒絕、被冷嘲熱諷、被拋棄的回憶,使得他們選擇麻痺感受、自己面對問題。這一些人,在依附理論的分類上,被稱為高逃避傾向的人。

圖:Harut MovsisyanPixabay上發布

因此,事實上,每個人都有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即便是那些看似獨立無比的人,也都會有缺乏安全感的時刻,缺少安全感,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小時候沒有獲得充足的安全感,我們在長大後談戀愛、交朋友、與他人互動時,確實會比那些帶著充足安全感長大的人更加辛苦一些。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了解,會是重要的第一步,在我的《找回100%安全感:情場與人際的正向依附練習》這本書中,詳盡地說明了對於安全感的各種面向。

在第一章中,我談及了安全感從嬰兒到成人之間形成、演變的過程;在第二到第四章中,我談及了有安全感的人(安全依附)、缺乏安全感但總是透過哭鬧尋求安全感的人(焦慮依附),以及缺乏安全感但總是麻痺自己感受的這三種人(逃避依附),在戀愛當中,從曖昧、約會、交往、面對衝突、面對伴侶的善意、面對關係中的性,一直到面對分手時展現出來的不同樣貌;而第五章及第六章,則是帶領著讀者,如何重拾小時候缺乏的安全感、如何創造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安全感,是需要練習的,絕對不是一句「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就能打發過去的。坦白說,要得到安全感並不容易,但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你在有需要時,找到些許安全感。

《找回100%安全感:情場與人際的正向依附練習》新書發表會場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7/5(日)下午3點至5點,公館金石堂,報名連結由此去
  2. 7/19(日)下午2點至4點,淡水無論如河書局,報名連結由此去

如果你喜歡本文,可以閱讀本書瞭解更詳細的內容,並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所有討論 1
貓心
76 篇文章 ・ 118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