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0

文字

分享

1
0
0

理組和文組為何水火不容?如果尊重專業,我們又何必戰文理?

活躍星系核_96
・2017/09/11 ・5106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562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林品婕(amolin),對於「聊科學」始終很有興趣的人。

在網路上,我們常常會在某篇錯誤的報導,或是透露不正確科學觀念的文章底下,看見「文組不意外」、「文組誤國」等留言,因而引發各種戰文組、戰科系的討論。難道理組與文組,又或是所謂的科學與文學(註一),就這真如此水火不容、處處針鋒相對嗎?

兩種文化:科學與文學

為什麼科學與文學這兩種文化會走向決裂呢?圖/Matt Collins

早在 1959 年,英國學者史諾(Charles P. Snow)在劍橋大學著名的「瑞德講堂」(The Rede Lecture)演講中,就已經提出「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的概念,這兩種文化分別代表了文學知識份子與自然科學家。因此,要說史諾是戰理組文組的先驅確實也不為過(開玩笑 der)。史諾認為這兩種文化的背景差異大,兩者交集之處應能激發出無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然而在當時,這兩種文化的人竟彼此猜忌、相互仇視而嚴重缺法理解,在雙方都無能和對方交談的情況下,不僅會加劇兩類知識份子的分裂、消弭創意激盪的可能,甚至會阻礙了人們運用科技改善問題的願景。

敢提出如此見解的史諾,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史諾本身為科學家,受過正統科學教育,更於英國劍橋大學拿到物理博士學位;另一方面,史諾也是一位小說家,熱愛寫作的他也出版過不少暢銷小說,可說是當時少數跨越文學與科學領域的人物之一。由他來點出兩種文化間的衝突,確實是再適合不過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ortrait of Charles Percy Snow (1905-1980), English author, physicist, and diplomat. Undated photograph. — Image by © Bettmann/CORBIS

為什麼科學與文學這兩種文化會走向決裂呢?史諾認為其中一個因素,就是教育的專業化。這並非只存在於當時的英國,時至今日的臺灣也有相同的問題。長期關注科學傳播的謝瀛春老師就曾說:「學校教育過早分化人文及科學科目,當學生選擇了某一類組,便不會放太多心思在另一類組的科目上。」對學生而言,閱讀不同領域的科目只是為了應付考試,這樣的現象伴隨著升學制度延伸到大學或研究所,使得大學或專科畢業生對於科學或人文知識相當陌生。因此,現在各大校園所提倡的通識教育正是作為天秤的另一端,以維持科學科目與人文科目的平衡。

但是,科學和文學真的有如史諾所述,這麼分野鮮明嗎?

第三種文化:讓開!讓專業的來!

The Big Bang Theory。圖/By Shane Olga Ocampo

其實,史諾在〈兩種文化:重新審視〉(註二)表示,他發現某些學科已逐漸出現新的聲音,這些領域的學者不再只耽溺於文獻探索,而是從實證出發並關心人類的生存景況,這讓他樂觀地認為,一種可以與科學對話的「第三種文化」彷彿正在成形。直到 1995 年,布羅克曼(John Brockman)借用史諾的詞,正式提出「第三種文化」,他在書中表示:

第三種文化囊括了實證(empirical)領域的思想家和科學家。他們以本身的研究和明白易曉的文字,正逐步取代傳統知識份子的地位,向一般人揭示生命的奧秘,並且重新定義我們是誰,生命是什麼。

不同的是,史諾的「第三種文化」認為文人和科學家會開始願意交談,布羅克曼所描述的現況則是「文人知識份子此刻並沒有跟科學家溝通意見;科學家正直接跟大眾交流」,他認為第三種文化的科學家不僅僅互相分享彼此成就和思想,更「透過他們的著作,和受過教育的社會大眾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發現重點了嗎?在布羅克曼的想法中,科學家是擔任傳播任務的重要角色!

發現第二個重點了嗎?科學家傳播的對象,是「受過教育」的社會大眾!(註三)

所以,這是什麼意思呢?穿了就是,史諾和布羅克曼都忽略了電視的重要性,以及其對大眾造成的影響。當布羅克曼提出「第三種文化」的概念時,他指的是由第三種文化知識份子,以一種「由大學教授向下書寫」來與大眾靠近的傳播模式,而這種做法顯然沒有將媒體列入考量。隨著電視逐漸普及,觀看電視成為當時民眾主要的休閒活動,許多電視頻道也開始向大眾暢談科學、製作諸多經典之科學節目,如英國 BBC Horizon、美國 PBS NOVA。因此,儘管布羅克曼認為科學早已是一種大眾文化(頁  5),這卻不能完全歸功於科學家的著作。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矛盾卻有意思的現象:科學家開始將自己的研究著作成書,試著與大眾直接交流,但所顧及的閱聽眾群須具備一定程度的知識背景,才能理解箇中滋味;然而,媒體從業人員多為文科出身,將科學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給大眾,坐擁比前者更多的收視群。這麼說來,若我們從大眾傳播範疇切入,「兩種文化」似乎悄悄地在科學家與媒體人的合作與互動中,敲響第二回合的鈴聲了!(叮叮叮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傳播:當科學家遇上媒體人

科學文本不同於一般小說文本,內容較注重邏輯的一致性與段落間的因果關係,有時甚至會有相當抽象的概念或專有名詞。要消化這些資訊,對於一般人來還是有些吃力,因而需要媒體的介入,從中擔任轉譯者的角色。黃俊儒老師與簡妙如老師以社會性科學議題(Socio-Scientific Issue,縮寫為 SSI)角度切入,認為民眾所接觸到的 SSI,通常是經由兩層論述語言的包覆:第一層是由科學詞語論述而成的「科學語言」;第二層則是經過媒體中介、修飾轉譯後的「媒體語言」,如下圖所示。(註四)

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圖/(黃俊儒、簡妙如,2010)

在此雖然沒有要深入解析這篇研究的打算,但透過這張圖,我們可以更好理解,為什麼溝通對於科學家與媒體人而言如此重要。不同領域間本來就存在著該領域的共通語言,在各別專業領域的語言體系裡,常常一個單詞所承載的意思可能又包覆著其他基礎,就像是俄羅斯娃娃一般。例如,有一個人愁眉苦臉地「我跑 gel 一直跳海,好煩。」這句話內行人一聽就知道發生什麼事,因為他早就知道這是電泳實驗,也知道電泳的原理和應用、gel 是什麼東西、是什麼東西在「跑」,band 是代表什麼,跳海是什麼意思,才能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回:「會不會是你的 buffer 沒配好?」(然後旁邊的人依舊是滿頭的黑人問號)

「我跑 gel 一直跳海,好煩。」的意思是??????

所以,當非科學背景的媒體人要將科學語言轉譯為媒體語言時,要面對的困難與挑戰可想而知。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有幸參與一場有科學家、傳播學者,以及節目製作方出席的會議。有趣的是,起初我以為科學家會認為媒體人的文字太過淺顯、對於科學的原理解釋不清,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在場有科學家認為腳本的文字太過艱澀,既不口語又不易懂,這樣的結果完全顛覆原本的想像!後來才知道,原來有些媒體人深怕自己把科學知識寫錯、解釋有誤而不敢放手去寫,呈現出來的內容反而更難懂;另外,科學家有時候對於節目內容也會有自己的想像,會天馬行空地提出一些點子,希望加到節目裡面,卻忽略節目內容的安排強調的是前後情節間的流暢度。由此可知,兩者之間要有共識,確實還有重重關卡需要克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戰文理?何必呢!

與其拿手中的石頭互砸,不如想想彼此手中的石頭,能夠擦出什麼有趣的火花!圖/Frits Ahlefeldt

不過,我對於雙方之間的合作仍然抱持著相當的樂觀程度!像是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影集《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迷你電視影集《麻醉風暴》等,雖以故事為主,但因具劇情一定的知識乘載度,亦帶給觀眾精神上的富足感;另外像 BBC 在 2014年推出的科學紀錄片《大世界小動物》(Hidden Kingdoms)則透過後製營造故事的高潮迭起,新穎的視覺體驗亦顛覆一般人對科學節目的想像。這些都是需要科學家與媒體人的協力合作,我們才能看到如此精彩的內容!

《大世界小動物》source:IMDb

以之前才播映完畢的影集《世紀天才:愛因斯坦》(Genius)為例,單就看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或許會很乏味,但透過劇組的安排與影像的魅力,觀眾可以跟著劇情知道愛因斯坦是如何觀察、如何想像、如何提問、如何堅持自己的論點,並且為自己的想法找出答案。影集拍出了科學家思考科學的方式,比起課本直接告訴你「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的事實,這種面對科學的態度與精神,才是科學教育真正應該帶給我們的,不是嗎?

《世紀天才:愛因斯坦》source:IMDb

因此,史諾的話還是有其道理的,確實在差異極大的兩種文化交集之處,是最有機會激發出無限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地方。我想,無論這兩種文化是科學與文學、科學與媒體,或是其他兩兩差距極大的領域,彼此都不應是對立而是合作關係。而兩種文化之間的合作應奠基於,雙方擁有共同的目標,以平等之姿尊重彼此專業領域的基礎下,維持良好的溝通互動關係。

所以,與其拿手中的石頭互砸,不如想想彼此手中的石頭,能夠擦出什麼有趣的火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解

  • 註一:
    此處的科學指的是自然科學,如物理、化學、生物等;文學則包含人文社會等學科。
  • 註二:
    由於史諾在 1959 年的演講主題〈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太過精彩,在國內外皆引起廣大迴響,面對接踵而至的粉絲和酸民來信與指教,史諾在 1963 年撰寫了〈兩種文化:重新審視〉(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一文作為回應。隔年劍橋大學出版社便將演講內容與這篇補充文章結集出版,書名為《兩種文化》。
  • 註三:
    英國劍橋國王學院天文物理學家馬丁·里斯(Martin J. Rees),在接受布羅克曼的訪問曾表示:「大多數的媒體編輯主管受的教育以文科為主,他們的背景和興趣,現在已經愈來愈不能代表一般的聰明讀者。」由此可知,里斯和布羅克曼都認為,高品質的新聞媒體早就有超過半數以上的讀者受過科學訓練,他們需要的是對普遍議題有相當難度的討論。
  • 註四:
    兩位老師在研究論文中表示,一般社會公民若要透徹理解一件 SSI 的事件核心,必須如剝洋蔥般一層一層拆解這兩層語言的意涵,方能據此參與該類議題之討論。此外,民眾同時也必須具備相對應的「媒體素養」及「科學素養」,才有能力了解媒體訊息的組成方式,接著解析科學意象背後意義。對兩位老師研究有興趣的人,可於資料來源中閱讀整篇論文。

延伸閱讀

  1. 五十年後的「兩種文化」- C. P. Snow《兩種文化》再探,黃春木,通識在線。
  2. 【一頁物理】兩種文化?,高涌泉,CASE報科學。
  3. 從「兩種文化」到「第三種文化」的省思,石弘毅,科技與文化。

資料來源

  1. 兩種文化》(Two Cultures),查爾斯·博斯·史諾,林志成、劉藍玉譯,貓頭鷹出版。
  2. 第三種文化:跨約科學與人文的鴻溝》,約翰·布羅克曼,唐勤、梁錦鋆譯,天下文化。
  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 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黃俊儒、簡妙如,《新聞學研究》第 105 期,頁 127-166。
  • 本文原刊載於「叮叮咚創作研究室」。叮叮咚是由一群正與個人作品和論文奮戰的研究生共同創立,我們在此分享所見所思,也作為往後研究的筆記。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0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本地工作者暢談科學時代的人文發展:哲學、專才培訓與大眾教育
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_96
・2023/02/01 ・5061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 撰文/詹遠至|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助理、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生
  • 校對/陳樂知|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執行長、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秘書長

我們所處的二十一世紀已是科學的時代,科學理論被視為宇宙的終極答案。在這個「科學至上」的時代,人文探求還如何可能?人文如何可以與科學攜手並進?以「人文」與「科學」之間的對話為主軸,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LMPST Taiwan)於 2022 年 11 月 19 日在臺灣大學主辦了一場以《科學內外的人文可能》為題的論壇,邀請了國內哲學學者以及科學普及界的資深工作者擔任講者。

本活動主持人由鄭會穎教授(政治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政大現象學研究中心主任)擔任,受邀講者則包括陳竹亭教授(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陳樂知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執行長、LMPST Taiwan 秘書長)、鄭國威先生(PanSci 泛科學知識長)與嚴如玉教授(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本論壇屬於 LMPST Taiwan 長期舉辦的《種種意識論壇》系列。除 LMPST Taiwan 以外,這一系列的論壇由政治大學現象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實作哲學中心、臺灣大學哲學系、臺灣跨校意識社群、PHEDO 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沃草公民學院共同合辦;贊助單位則為順奕有限公司。

《科學內外的人文可能》邀請了國內哲學學者,以及科學普及界的資深工作者擔任講者。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科學為人文帶來危機?先論科學主義與自然主義

主持人鄭會穎教授點出了本論壇的核心議題後,陳樂知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執行長、LMPST Taiwan 秘書長)發表了他的觀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教授想要討論的是「就其理論本質而言,科學是否威脅人文」這個問題。陳教授首先談到一些人持有「科學主義(scientism)」的世界觀。科學主義認為,科學是唯一可以讓我們獲得知識的可靠方法。陳教授認為科學主義是一種自相矛盾的世界觀;原因在於科學主義本身並不是科學,並未被科學方法證明,它只是一個哲學理論。因此,科學主義身為一個哲學理論,它本身就是自己會排斥的對象。

回到核心問題,科學是否帶來了人文危機?陳教授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認為科學所帶來的其實不是科學主義,而是「自然主義(naturalism)」。自然主義認為,這個世界最根本、基礎的組成,就是自然科學理論認為存在的那些事物,例如粒子、力場、化學反應等。

陳教授認為科學所帶來的自然主義是現代世界觀的基礎;即使一些特定人士因為宗教背景等理由而不同意自然主義,其實也應該要同意例外情況相當有限。如果我們接受「自然主義」,而非「科學主義」,那麼科學本身根本就不會帶來人文危機。這是因為,自然主義只認為世界最根本的組成是科學所談論的事物,但是它並不認為我們只能透過科學方法來認識這些事物。

「就其理論本質而言,科學是否威脅人文?」。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事實上,從科學世界觀的角度來說,人類也是自然的一員。人類作為一種自然生命體,出於其演化而來的結構,與生俱來就有各種世界互動、認識世界的方式,不限於科學方法。就此而言,人類會發展出的人文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因此,雖然人類後來發展出了「科學方法」這種較為優化的認識途徑,我們依然不能否定「人文方法」也是一種認識世界的可靠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陳教授提及羅素(Bertrand Russell)對「熟知知識(knowledge by acquaintance)」以及「描述知識(knowledge by description)」的區分。熟知知識指的是我們透過直接的感受、互動與掌握所獲得的知識,描述知識則是理論性的知識。

陳教授認為熟知知識與描述知識不可被截然二分,兩者之間是程度上的差別。而人文學門的一些觀念就較為接近熟知知識,因為它們重視同理及感受。雖然如此,這一切都符合腦神經科學的描述,人文仍然是自然現象。另一方面,人文因此仍然是科學可以研究的對象,也需要科學的補充。人文學門自己也必須要了解,自己所研究的熟知知識其實也是自然現象,有其組成基礎與運作原理。

因此,科學可以幫助人文把熟知知識轉換為更精確的描述知識,並且為人文提供更精密的研究方法,以及協助其排除錯誤,比如排除人類先天認知系統的偏誤、漏洞等等。總結來說,科學與人文其實研究的是同一個自然界;科學非但不應帶來人文危機,還可以幫助人文研究走得更加長遠。

跨科際合作的需求,兼論「人類世」中的人文與科學走向

不同於陳樂知教授從哲學觀點出發,陳竹亭教授(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帶來的是他在教育方面的經驗。首先,陳教授介紹了他為台灣教育部主持的「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簡稱「SHS(Society-Humanities-Science)計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現代社會中的問題包含人文以及科學的面向,因此 SHS 計畫的主軸在於推動「跨科際教育(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以往的教育先是學科主義,然後衍生出「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y)」或是「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也就是由各學科各自探究共同問題,或是由兩個學科進行合作。

跨科際教育則有所不同,它以「真實世界的共同問題」為核心,直接打破學科之間的界線。只要是對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有幫助的知識,參與的學科,甚至政府、產業、民間的 NPO 或利害關係人都擔責分工合作進行知識生產、解決問題。

SHS 計畫的主軸在於推動「跨科際教育」。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由於現代社會中的問題愈趨複雜、多元,且多樣,社會對科學界的要求也跟以往有所不同。科學家開始被要求具備社會意識及社會參與的能力,還有溝通與對話的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傳統的科學界非常缺乏的。有鑑於此,陳教授所主持的 SHS 計畫積極推動「問題導向的學習」、「系統思考」、以及「實用方法論上的創新」。他也提到,SHS 計畫的推動非常有賴於大學對本身社會角色的自覺與復興。

陳教授參與的另一個國科會計畫是「以社會需求為核心的跨領域研究計畫」。與 SHS 計畫相同,這個計畫也非常重視跨科際教育,並且認知到單靠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真實世界的複雜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人文究竟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陳教授討論到他撰寫的新書《丈量人類世》中的「人類世(anthropocene)」這個概念。「人類世」指的是一個新的地質紀元。在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文明成為影響地球環境與生態變遷的關鍵角色。因此,部分學者認為地球已經進入「人類世」這個地質紀元。

在人類世中,全球有非常多的變遷趨勢,其中一個就是:科學發展帶動理性價值的昂揚,其他的人性價值卻被輕忽。陳教授說,我們培養出了許多「職業科學家」。可是,在科技急速發展的同時,人類的科技文明卻缺乏方向感:我們正面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間極大的不均衡。總而言之,他認為「人類的智能尚未學會如何掌舵文明巨輪的方向」。

最後,針對人文與科學應該要如何在人類世中發展,陳教授提出了他本人的看法。首先,科學研究的同儕審核程序需要人文專業學者的投入,也就是科學家不能閉門造車。再來,婦女應該要積極加入科學與科技事業的陣容,因為科學發展不能只由男性思維主導。

最後,未來教育的趨勢必須往跨科際的方向邁進,也就是人文與科學必須並重。如此一來,陳教授強調:「人文的啟發價值和社會重大需求必須挺身而出,為人類文明的永續承擔文明指南針的角色,與科學共同尋求世紀困境的解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實作哲學」帶來人文與科學的合作新可能

繼陳竹亭教授分享了跨科際教育發展的大方向後,嚴如玉教授(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則分享了她在科學人文互動的個案經驗。嚴教授身為一個哲學學者,卻在因緣際會下,走上了不同於普通學者每天關在辦公室做研究的路。她為了提升生醫背景的學生對哲學的興趣,也為了把哲學帶到課堂之外,推動了青銀共學。

嚴教授推動青銀共學,提升學生對哲學的興趣,也將哲學帶到課堂之外。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嚴教授把社區中的長輩們請到大學的哲學課堂上,與大學生一起進行小組報告。這些生醫背景的學生們未來大多會從醫;因此,對未來將要在醫療院所工作的他們來說,與長輩互動是很好的練習。

嚴教授也針對與學生們未來在醫療場域會遇到的一些價值性思考,與哲學作出連結,讓學生們學習哲學能夠學以致用,對醫療過程有所幫助。舉例來說,她會帶領學生討論如何面對死亡、以及照護倫理等哲學議題。她認為,在學生未來的臨床工作上,這些哲學議題將派得上用場。

除了青銀共學外,嚴教授還以非常不同於傳統學者的方式,進行她個人的哲學研究。傳統哲學學者往往是埋首於書堆中,發展自己的理論;她則是親自到醫療院所中進行田野調查,去訪問醫生、護理師等第一線的人員。藉由直接了解醫療工作者在實作上遇到的困難,她試圖讓哲學能夠真正被實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嚴教授說,這樣的研究方法被稱為「科學實作哲學」。科學實作哲學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其實不單單適用於人文學門,也同樣適用於科學。非常理論性、艱深的基礎科學如果能夠走出象牙塔,了解社會的真實需求,便有機會與人文接軌。因此,不論是科學或人文學門,若研究者可以調整研究方法,從研究對象在實作上的細節出發,再轉而調整自己的理論,那麼科學與人文的互動、合作並非不可能。

科學素養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性

最後進行分享的是科普媒體《PanSci 泛科學》的知識長鄭國威先生。鄭知識長首先釐清了「人文」的定義:他認為,「人文主義」認為人類可以靠自身的能力認識這個世界,而「人文學科」正是培養這種能力的學科。從這個定義來看,人文與科學根本就不是分開的;畢竟科學也是人類靠自身能力認識世界的方式之一。

鄭知識長提到,台灣的學生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中表現非常優異,世界排名名列前茅。然而,台灣的學生卻普遍缺乏自信,在失敗時容易產生自我質疑。

鄭知識長指出,台灣學生普遍缺乏自信,在失敗時容易產生自我質疑。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大致可以把人分為兩種:具有「定型心態」與具有「成長心態」的人。前者只重視結果、學習態度較消極,且容易受挫折打擊;後者則重視過程、學習態度較積極,且勇於面對挑戰。鄭知識長指出,具有定型心態的台灣學生似乎占多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知識長在高中時也面臨相同的困境,他那時非常厭惡數學和理化,完全沒有學習他們的熱忱。他後來發現不止他是如此,有許多人也在學生階段就放棄了對科學的學習;這對台灣社會是個嚴重的現象。舉例來說,公投的題目許多都牽涉科學知識,放棄學習科學的公民要如何在這種公投中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的考量促使他後來創辦 PanSci 泛科學。

鄭知識長認為,獲得成長心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學會科學原則與方法,也就是用科學方法來面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培養科學素養則需要承認自己對許多事的無知,且需要身處一個好的素養集體之中。最後,鄭知識長勉勵大家一起培養出「科學思辨力」,為本次的論壇畫下一個強而有力的句點。

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_96
3 篇文章 ・ 12 位粉絲
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The Taiwan Association for Logic, 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MPST Taiwan)為國內非營利法人團體,主要幹部均為國內教授或研究員。本會以促進科學型的哲學研究為宗旨,工作包括國內專業學術工作、跨領域學科交流及哲學普及推廣。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用迷幻藥治憂鬱?基因編輯療法將通過批准?——2023 最值得關注十大科學事件(上)
PanSci_96
・2023/01/30 ・2348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 2022 年裡,我們見證了低軌通訊衛星在戰爭中的作用、Omicron 肆虐與次世代疫苗、韋伯太空望遠鏡捕捉系外生命印記、銀河中心黑洞初次現身、人類精準回擊小行星、台灣 CAR-T 首例、特斯拉的平價人形機器人、與超強的 LaMDA 跟 ChatGPT AI 語言模型!

2023 年能更刺激嗎?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的科學大事呢?

我們綜合整理了 Nature、Science、Scientific American、NewScientist、富比世雜誌、經濟學人雜誌,結合泛科學的觀察與期待程度,提出這份「2023 最值得關注十大科學事件」;今年的科學界將會熱鬧非凡,令人目不暇給!

No.10 病原體通緝名單

2022 年 11 月,法國科學家在 bioRxiv 上發表了從西伯利亞永凍土中復活的多種病毒;這些「殭屍病毒」中最古老的已經有 48500 歲,在溫度升高後,這些病毒都復甦了過來……。雖然這批古老病毒只能感染變形蟲,但也暗示著,冰層之下存在更多正在休眠、極可能對哺乳動物或人類造成危險的病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氣溫與海溫升高,這些不定時病毒炸彈正在醞釀著。

世界衛生組織將在今年發布修訂後的「重點病原體清單」,至少 300 位科學家嚴謹審查超過 25 個病毒與細菌家族的各種證據,針對目前還未知、但可能造成全球疫情的未知疾病 Disease X 做出預測,擬出一份優先名單。被列入名單的病原體通緝犯將會被重點研究調查,以利未來開發疫苗、治療與診斷技術。

被列入優先名單的病原體將會被重點研究調查。圖/Envato Elements

No.9 新一代 mRNA 疫苗

乘著在 COVID-19 大流行間快速成熟的 mRNA 疫苗研發平台,許多疫苗正蓄勢待發。

BNT 在 2023 年初針對瘧疾、肺結核和生殖器皰疹的 mRNA 疫苗開始了首次人體實驗;也與輝瑞合作,研發能降低帶狀皰疹發病率的疫苗。另一家 mRNA 大廠莫德納,也在研發能預防生殖器皰疹和帶狀皰疹病毒疫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此之外,莫德納開發的黑色素瘤 mRNA 疫苗與默克的藥物合併療法,在去年底公布中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能降低 44% 的死亡率及復發風險,臨床試驗也將在 2023 年進入最後階段。

這些將在 2023 年揭曉的成果,將拓展人類使用 mRNA 疫苗對抗疾病的手段。

新一代 mRNA 疫苗正蓄勢待發。圖/Envato Elements

No.8 CRISPR 療法獲批准

由於之前的臨床試驗結果很不錯,CRISPR 基因編輯療法極有可能會在今年首次正式通過批准!

這種 exagamlogene autotemcel(exa-cel)療法,是由美國波士頓的 Vertex Pharmaceuticals 和英國劍橋的 CRISPR Therapeutics 公司共同開發。用超簡化的方式來説,治療方法就是先收集一個人自己的幹細胞,接著用 CRISPR-Cas9 編輯修正幹細胞中有缺陷的基因,最後再把這些細胞輸回人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Vertex 公司預計會在 3 月向美國 FDA 申請批准,讓 exa-cel 療法可以用於治療 β-地中海貧血或鐮狀細胞病的患者。

然而,隨著療法上市,相關的討論預期也將甚囂塵上……。

CRISPR 基因編輯療法極有可能在今年正式通過批准。圖/Envato Elements

No.7 阿茲海默有藥醫

美國 FDA 將在年初宣布,Eisai 製藥公司和 Biogen 生技公司開發的 lecanemab,是否可以用來治療阿茲海默患者。

該藥物就像一台大腦專用的掃地機器人,為單克隆抗體,可以清除大腦中積累的 β 澱粉樣蛋白;在包含了 1785 名早期阿茲海默患者的臨床試驗中顯示,比起安慰劑,能減緩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約 27%。不過,有些科學家認為這效果只能說是還好,也有些擔心藥物不夠安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獨有偶,另一款由美國的 Anavex Life Sciences 開發的阿茲海默藥物 blarcamesine,目前也正在臨床試驗階段;它能啟動一種可提高神經元穩定性及相互連接能力的蛋白質,就像是幫神經元升級了連線速度與品質,估計在今年會持續帶來新消息。

blarcamesine 能幫神經元升級連線速度與品質。圖/Envato Elements

No.6 迷幻療法

2023 年,也極可能立下迷幻藥被用於醫療用途的里程碑。

多個相關臨床研究都進展到第三期,例如為 PTSD 創傷後症候群設計的新療法,結合了心理治療與 MDMA 亞甲二氧甲基苯丙胺,也就是所謂的搖頭丸,在臨床三期中,67% 的患者不再被診斷有 PTSD。

而來自迷幻蘑菇的裸蓋菇素,則被用來治療難治型憂鬱症,其臨床二期結果令人鼓舞。233 名難治型憂鬱症患者分成三組,在服用不同劑量裸蓋菇素後,每一組的憂鬱症量表分數都降低;而劑量最重的那組,其降幅最顯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是 K 他命,竟然成為對抗酒精使用障礙的療法!酒精使用障礙包括酗酒、酒精依賴、成癮等,86% 的臨床試驗病人,在接受新療法後六個月,持續戒除酒精。

然而,也有科學家警告這些樂觀訊息中有炒作成份,就讓我們持續關注吧!

迷幻藥能有效治療病情!?圖/Envato Elements

看到這你可能會想,第六到十名怎麼都是跟醫療健康有關的大事件呢?別急!在下一篇中,我們接著介紹更精采的第五到第一名!

也歡迎大家跟我們分享,你知道的、即將在 2023 年發生的科學大事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期待在 2023 年即將發生的科學大事件!圖/GIPHY

歡迎訂閱 Pansci Youtube 頻道 獲取更多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

PanSci_96
1217 篇文章 ・ 2148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