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遇熊 ‧ 育熊 - 黃美秀的台灣黑熊尋熊記

科學月刊_96
・2012/12/08 ・6299字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SR值 518 ・六年級

從山林到人群、從研究到保育,黃美秀一生為台灣黑熊付出,
對他來說這是一條難走的路,但卻改變了整個台灣黑熊的命運。

文 / 連以婷(《科學月刊》編輯)

1969年,台灣最後一頭野生梅花鹿絕跡島內山林,後雖復育有成,但消失的野生梅花鹿早已不在農委會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裡。台灣雲豹,是台灣本島最大型的肉食野生動物之一,但起碼自1980年代中期,便無人再親眼看到牠的蹤影。台灣狐蝠,台灣最大型的蝙蝠,消失近30年,這幾年才又在宜蘭龜山島發現其行蹤。台灣水獺,在其近親日本水獺被宣布絕種成為歷史後,即將步上後塵……。

當這些物種逐漸消失於這個世界,對於多數人而言,卻事不關己,因為日子仍舊照過,而這些數據資訊則像無關痛癢的跑馬燈一樣,過目即忘,因為那是深山的事、是研究學者的事、是保育團體的事、更是政府的事,與自己的生活毫無瓜葛。但你有想過當物種一旦消失,猶如覆水難收,我們的下一代將沒有機會去認識這些寶貴的資產。

追熊女俠

被社會大眾暱稱為「台灣黑熊媽媽」的黃美秀,自小成長在山林田野間,釣青蛙、灌蟋蟀、抓鍬形蟲是她童年最美的回憶。可是如今當她再回去時,這些當年觸動她的景致已不復存在了,當年游泳的溪流用水泥封起來,曾造獨木橋冒險的湖被填平,田間不再有蟲鳴鳥叫,整個環境彷如《寂靜的春天》一書所描繪生物消失的情景。黃美秀感嘆道:「這也是我某種程度不排斥做保育的原因,想要介紹小時候的寶藏給下一代。我有姪子,我現在都帶他們去田裡玩,但很悲哀,似乎只能教他們看麻雀,因為我小時候有的現在都沒有了,這是一種遺憾,但我的姪子不知道,因為他們沒有跟我比較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美秀,第一位針對台灣黑熊進行長期野外研究的女性,在這次的採訪中,除了以一位作者的身分向讀者介紹黑熊保育十五年足跡紀念──第一手黑熊野外紀錄手札《尋熊記》,更肩負著「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的身分,向社會大眾談保育的重要、談台灣黑熊的現況與危機。

當我們初次乍見黃老師時,即被她爽朗的笑聲、直率的言談所吸引。名字中有「美」有「秀」,但長期在野外從事調查研究的她,完全超越了這個名字所賦予的人生期待。面對原始不便的山居生活,養成了她「韌性」與「堅毅」的處事原則;野外生活的孤寂讓她有機會進行冥想、自我對話,使她成為少見能自我剖析地如此透徹的學者;為席的豪情與視野,幫助她在面對如今保育事務的紛擾煩亂中,能持有一份有別於他人的「達觀」與「淡定」。當我們面對面開始採訪時,十幾年研究下來的成果,已深深刻劃在她的臉上,無須多說。

不入熊山,焉得熊子

1996 年起,黃美秀投身台灣黑熊的研究,這是她的博士論文研究題目。但台灣黑熊幾乎都藏於深山中,活動範圍大,不要說捕捉做研究,連見著的機會都很渺茫,再加上當時的研究環境不如現在,調查黑熊的地點常代表著一個遠到連獵人都不會想去的險境,那為什麼她仍要選擇這麼吃力不討好的研究呢?

從黃美秀的書中得知「之所以會做台灣黑熊的研究,完全是機緣所致。」當初赴美於明尼蘇達大學保育生物研究所就讀,有兩位教授願意指導她做研究,其中一位尊重黃美秀的興趣,讓她自由發揮,她可以延續碩士班的研究題目,而另外一位治學嚴謹,著作等身,但只收做熊的學生,當時的黃美秀卻是興趣缺缺。在持續與兩位教授連絡下,黃美秀因為渴求一位能夠追隨的學術典範,希望在博士班時期能挑戰某種程度以上的研究主題,為未來在野外從事研究的生涯規劃打穩基礎,於是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從此黑熊進入她的生命,成了她一生的牽掛,而這個決定也改變了整個台灣黑熊的命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1997~2000 年,黃美秀充分利用時間,在暑期、修課空檔跑回台灣進行野外調查,她稱那段時期為「逐熊而居」的日子。第一次專程進入田野調查台灣黑熊是在1997 年8 月,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關注於香港回歸所產生的後續效應,而黃美秀卻開始她放逐自然的生活,背起重達三十公斤的包包,進入一趟路程便要三、四天的深山中找熊(這裡只光入山的腳程,而每次入山少則十天,多則上月)。有鑑於訪查時經驗豐富的原住民獵人都說:「要抓熊,就要到大分」,加上實地調查確實也發現熊的足跡,黃美秀確認未來三年研究區域為海拔1350公尺、人跡罕至的玉山國家公園大分,並於隔年夏天開始進行研究。

每次上山找熊,光入山的腳程便要三、四天,而待在山上的時間少則十
天,多則上月。

逐熊而居的日子

為了追逐台灣黑熊,黃美秀與研究夥伴入山不下數十次。她翻山越嶺、身歷險境,其中的艱辛不足為外人道,曾因毒蜂叮咬疼痛難耐而整晚無法入眠,幾次的強颱侵襲與黑熊偷襲,設備補給遭到破壞,甚至在最後一次的調查中差點摔入深不見底的谷裡……,然而這些外在的挫折或許都比不上心理的自我懷疑難受。打從一開始決定做熊的研究,也有了看似萬全的準備,只等熊入網,但黃美秀很清楚手上的籌碼有限,除了對黑熊的習性不夠了解,野生環境變數多,人力資源又不足,種種的原因導致她實在沒有太多的把握抓到熊。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幾年的野外生活中,黃美秀逐漸愛上寫東西。或許一開始只是出於對研究的忠實呈現,而將所見所聞、當下的心路歷程隨手記錄下來,但久而久之這本研究手札竟變成「一種冥想的方式,一種習慣,思考與獨處的過程」。寫作之於她成為一種寄託,是一種生命的展現,讓她在山窮水盡,身處於不確定及困頓的環境時,提供一帖即時的心靈安慰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研究團隊的幫助下,黃美秀不斷從錯誤中學習,改良陷阱、餌食等,終於在經過兩個半月的等待,守得雲開見月明,抓到第一隻熊了!為她與整個團隊提振不少士氣,之後兩年內又陸續成功繫放14隻台灣黑熊。黃美秀為每一隻抓到的黑熊都取了一個布農族的名字,除了方便記錄外,主要是讓原住民隊員有參與感。

當抓到熊之後,除了詳細的觀察記錄熊的狀況,最重要的是為熊掛上無線電追蹤頸圈。部分的頸圈內有一個全球定位儀(GPS),可接收人造衛星的訊號,進而估算出動物所在位置。因此她們除了一開始守株待兔的等待,之後還必須進行長時間的無線電監測。但台灣山區地形陡峭,無線電波追蹤不易,常須走上十幾公里才能測得訊號,加上兩條腳的很難跑贏四隻腳,徒勞往返的情形時常發生。

除了捕抓與無線電追蹤了解動物的去向和活動狀況,也必須進行一些山上例行性資料的蒐集,例如樣本(毛髮及排遺)的採集。毛髮主要提供族群遺傳分析,排遺則可分析食性、營養、腸道寄生蟲、繁殖及其他類固酮荷爾蒙。然而這些所蒐集到的資訊一點一滴豐富台灣黑熊的研究資料庫,建構出探索台灣黑熊世界的一條路。

在整個研究調查的過程,最令她震驚難過的是看到在15隻捕獲的黑熊中有8 隻是有肢體殘缺的,不是斷掌便是斷趾,而幕後的兇手就是獵人所設的陷阱。黃美秀事後回憶到在台灣某些區域,陷阱幾乎是鋪天蓋地,密度高到林中生物幾乎難逃被獵補的命運。而她們捉到的都還算幸運逃脫,更有許多來不及逃脫而死在陷阱中。當看到如此高的殘缺比例,她感覺這也許是台灣黑熊準備要告訴她的信息──非法盜獵的猖獗與社會大眾對此事漠不關心甚至默許的態度。由於不忍見台灣黑熊遭到獵人陷阱殘害,不願見牠們的生存權遭到漠視,更不願意在自己還能有所為時袖手旁觀,黃美秀一畢業就投入黑熊保育,向整個社會揭露這不願面對的真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殘酷的真相

根據黃美秀最近的調查研究,台灣黑熊分布範圍從300~3700 公尺,而其他國家甚至有到4000 公尺以上的紀錄,可見牠們的適應力很強, 但主要還是集中在1000~2500 公尺、人跡較稀少的地區,1000 公尺以下低海拔地區較少見。但她特別提到此數據應與歷史紀錄做比較才有意義。日據時代博物學家鹿野忠雄曾記錄黑熊廣泛分布於台灣全島,其他史料也勾勒出台灣黑熊在1930~1940 年代數量似乎不如現今般的稀少。

至於台灣黑熊的數量,迄今尚未有野生族群的估算,但全島性的熊痕跡調查和各種相關訪查紀錄皆顯示,野外黑熊的密度偏低,初步估計野外族群數量可能僅有數百隻(粗估300~800 隻)。當我們提到要多少隻才夠時,黃美秀說:「關於這個數據有兩種問法:一、要有多少數量,才能發揮物種的生態作用?二、要有多少數量,物種才不會受各種天災人禍影響,而可以永續存活。」通常前者所需的數量要比後者來的高,因為後者的數量是基本款。對於大型肉食性動物而言,起碼要2000 隻以上才可以維持自身族群永續,才能確保沒有滅絕的危險。但若要發揮生態作用,要扮演好在生態系中的角色,則數量必須更多,只有幾隻黑熊是吃不了多少山羌的。

從十幾年前繫放黑熊時的所見所聞,以及後續走訪各地深山野地,黃美秀很肯定的表示,造成台灣黑熊瀕臨絕種的主要原因仍舊是非法狩獵,但她強調雖然狩獵者是元兇,但背後有勢力更大的主謀者——市場需求。為了滿足老饕、野味消費者的胃口,加上物以稀為貴,黑熊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十年前一隻熊就可以賣到15 萬元以上,是當時原鄉部落中半年的薪水,不難想像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雖然鮮有獵人專門去打熊的,但非法狩獵情形仍持續造成黑熊意外死傷,而看到就打也就不足為奇了。

隨著保育觀念的提升,非法狩獵者的人數減少,但卻因為狩獵模式改變,加上原住民傳統狩獵觀念式微,禁忌不見,情況並不見得樂觀,況且狩獵也不再僅限於原鄉。據黃美秀的觀察,因為現在的人不想走那麼遠,加上以往的獵區系統不復存在,深山狩獵趨緩,大多發生於村落附近(一兩天路程之內),於是狩獵模式從分散轉變成集中火力,導致一些地方情況較嚴重,熊只要靠近或下山就會被捕捉。目前調查發現,黑熊分布範圍集中在中央山脈地區,但北部山區(雪霸與太魯閣國家公園以外地區)熊況卻很差。雖然非法狩獵的情形似乎稍緩,但對被列為瀕臨滅絕的物種而言,那怕輕微的狩獵量仍會對台灣黑熊族群的永續力造成重要的影響,因此,黃美秀強調保育首要目標應聚焦於積極減輕非法狩獵活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黑熊保育的價值

但到底黑熊保育的價值在哪裡?這是每位保育人士都需要面對的問題,黃美秀自然也不例外。從事保育工作多年的她,明白每個人因生長環境不同,對保育的起心動念也會不同,因此當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她會跳脫學術窠臼與教條式的說明,以對方能接受的態度方式來談。

面對有科學素養的民眾,她會從生態價值的角度回答:台灣黑熊為台灣陸域生態系統中食物鏈最上層、最大型的消費者,會捕食草食動物,因此能調控草食動物的數量,避免對植物群落造成負面的影響。另外台灣黑熊在種子播遷上扮演一個關鍵角色。研究發現,台灣黑熊的排遺常有許多未被咬碎的種子,這些種子停留於腸道內,加上消化過程的磨損作用,適度減緩外層覆蓋物(如堅硬種皮)對種子萌芽的阻礙,提升種子萌芽率。此外黑熊活動範圍大,藉由廣泛的覓食活動,可將食入的種子帶到其他地方,無形之中幫助植物的傳播,進而影響森林中植物分布、組成、結構以及增加樹種的多樣性。

面對一般民眾,黃美秀除了生態價值的說明外,還會從精神、文化甚至美學等軟調性的層面切入:「台灣黑熊被票選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動物,那如果有一天台灣黑熊不見了……;有些原住民認為熊是他們的聖物、是山神,那如果台灣黑熊滅絕了……;大自然是許多藝術家的創作泉源,如果自然界的物種沒有了,被稱為山中之王的黑熊消失了,那大自然還稱得上是大自然嗎?她還能夠吸引你嗎?」

當面對有狩獵傳統的原住民時,黃美秀採取尊重的態度,以誠懇且動容的方式,喚回他們對黑熊的情感:「我沒有權力叫你不要去殺熊,因為那是你的文化,我尊重你的文化,你的文化是美麗的。但是你的文化中有很多禁忌,你的禁忌是要你不殺熊,你忘記了,殺熊是不吉利的,你忘了老人的話。然後你們都認為熊不會被打光光,都以為牠老神在在,我現在告訴你們熊快要滅絕了……。你們都說不是故意要打牠的,是不小心遇到才打的,但我現在告訴你們,就是因為所有的不小心,所以我抓到的15 隻熊有8隻是斷手斷腳的。我們可不可以來做一些事情讓這些熊不要斷手斷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在黃美秀的心中,到底黑熊的價值是甚麼?數十年如一日的奮鬥堅持又是為了甚麼?她說:「是為了人性的價值。如果台灣人連台灣黑熊快要滅絕了也不在乎,我不清楚那台灣人還在不在乎環境議題。當我們都不在乎環境議題時,我不清楚在這個沒有什麼資源的小島上,台灣人以後的人性尊嚴在哪裡……。我認為台灣黑熊是台灣人性的指標。你在不在乎你自己以外其他的眾生、環境,還是自掃門前雪,所以我有理由為自己而戰。這不是大家的價值,是我的價值,我想要去驗證看看!」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保育是一個很複雜的課題,除了政府行政資源的投入,若能結合民間團體的力量,更能事半功倍。於是在2010 年黃美秀成立「台灣黑熊保育協會」,主要的目的是募集社會資源,特別是來自企業界的幫助,讓社會可以更多參與關心台灣黑熊,加快保育的速度。因此協會的工作就聚焦在政府做不到或沒有去做的事情,而且是對黑熊的存續有影響力的,不是科學資料蒐集,而是試圖化解問題。目前黑熊面臨最大的問題是非法狩獵,主要是因為民眾的誤解,覺得黑熊會把人殺掉,所以協會最主要的工作是教育,增加民眾對熊的了解,進而願意採取積極的保育行動。

保育協會也發展社區計畫,把保育觀念整合於社區理念,將原住民部落納入保育網裡,並委託原住民調查黑熊與自身文化的關連,藉此喚起他們的自覺。此外為了因應人熊衝突的危機,保育協會也與台東林務局合作,建置人熊衝突的應變機制與經營管理的辦法。

這一生最有價值的事

黃美秀說:「這一生如果有機會,我要做一輩子都會懷念的事。」這個信念帶領她在二十幾歲青春正盛時就投入黑熊研究,歷經幾年堅苦卓絕的山野調查後,取得豐碩成果並拿到博士學位。而這些年來無怨無悔的付出,外人看似她好像都在追熊,其實她清楚明白更是在追尋自我。隨著研究進行,心性的轉變與人生的體悟,她看到更值得她去爭取、付出的事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訪談中她感嘆到:「總覺得自己做那麼久了,怎麼還是沒有起色!」但她知道保育絕對不是只靠一個人或一個團體就能成功,需要政府的改善決心與社會輿論的支持努力。在黑熊保育上,她扮演了一些關鍵的角色,但她不是唯一可以呼風喚雨的人,雖然目前大環境讓她感到有些無能為力,協會、募款的事讓她心情沈重,但她沒有躲回山林,與她所愛的熊、山相伴,她選擇站在人群前,像個傳道者為黑熊大聲請命、像個經紀人為黑熊勞碌奔波,只因為她相信在這座島上,人性的價值尊嚴是能被看見的。

台灣黑熊小檔案

台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是台灣唯一原產的熊類,屬於亞洲黑熊的種群之一,為台灣最大型的食肉動物,具有獨特的生態、保育和文化的價值。
  • 外型:台灣黑熊胸前的V字型斑紋是亞洲黑熊共有的特徵,外觀上具有大而圓的耳朵,眼睛小且顏色深。頸部短,吻部長且形狀似狗的吻部,所以國內俗稱「狗熊」,臀圓尾短,尾巴通常不超過10公分。成年雄性重約70~110公斤,身長160~174 公分;成年雌性為60~80 公斤,身長約150 公分。
  • 行動方式:為了負荷身體的重量,黑熊走路和人類一樣,以整個掌面貼地。所有熊類前後肢皆有五根指頭,但腳掌的形狀及毛的長度依不同種類而異。熊的爪子強而有力,故熊爬樹後常在樹幹上留下深刻的爪痕。
  • 生殖:台灣黑熊於三、四歲時方達性成熟,懷孕期約歷時6~7個月,每次生產1~3 仔,剛生的仔熊體重只有300 公克。
  • 食性:臺灣黑熊為機會主義覓食者,雖然生理適應讓熊科動物可於短期內進食大量果實,但就長期而言,因營養需求及最小能量消耗之故,通常黑熊會選擇混合進食,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最低的生理需求。
  • 分布:台灣黑熊早期曾經廣泛地分布於低至高海拔的森林地帶。因為各種人為開發,目前已被迫縮限於中央山脈中海拔地區,在花東海岸山脈亦有極零星分布。民國78 年被公告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

科學月刊 第四十三卷第十一期

文章難易度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436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4
0

文字

分享

0
4
0
臺灣狐蝠的身世與在臺灣的故事
自然保育季刊_96
・2022/01/17 ・7368字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本文轉載自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自然保育季刊》第 116 期
  • 作者/鄭錫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員兼主任秘書、林清隆|社團法人台灣蝙蝠學會秘書長、林融|社團法人台灣蝙蝠學會研究專員、許家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計畫助理、張簡琳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探知瞭解臺灣狐蝠 (Pteropus dasymallus formosus) 在臺灣過去的歷史及目前的現況,對於保育這種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至關重要。首先,我們想要從人類還沒登上綠島定居的時期談起。

據說綠島是臺灣狐蝠的故鄉,當時生存在島上的族群可能有 1,00-2,000 隻之多。原始綠島雖然森林茂盛、食物資源豐富,然而面積有限的自然環境所能涵養的狐蝠族群數量可能在千隻之譜,所以有些年輕個體可能因為競爭壓力下向外播遷,以尋求更大的生存機會。

綠島是臺灣狐蝠的原鄉,島上仍有許多海岸林。圖/鄭錫奇 攝

綠島距離最近的臺東僅約 33 km,對於這種具飛行能力的大型哺乳類而言,就近遷移到臺東地區根本不是問題,並順勢逐漸擴及花蓮亦屬合理,所以歷史文獻告訴我們,花蓮老早就有狐蝠的分布;近期的研究亦證實花蓮的狐蝠和綠島的個體親緣關係密切。數百年來,原住民居住在綠島上,並利用島嶼及海域的自然資源謀生;之後,漢人亦陸續登島移居。然而,可怕的事情約莫發生在半個世紀前,當人類大舉開發綠島天然棲地並大肆捕捉利用野生動物起,臺灣狐蝠逐漸沒有了明天⋯⋯

臺灣狐蝠的發現及身世

臺灣狐蝠是臺灣最大型的蝙蝠,模式標本的來源是當時一位駐臺的英國長老教會牧師 Hugh Ritchie 自打狗 (今高雄) 獲得一對狐蝠雌雄成體標本寄給倫敦動物學會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現存於英國博物館),這是臺灣狐蝠首次發現的紀錄。後經動物學家 Philip Lutley Sclater 在 1873 年發表命名為臺灣特有種 Pteropus formosus (Sclater 1873),距今已近 150 年;雖然論文中並無明確的形態描述,僅認為此種外形很像分布於琉球的琉球狐蝠(P. dasymallus),但附有J. G. Keulemans 手繪的逼真彩圖 (Sclater 1873)。1931 年堀川安市在《台灣哺乳動物圖說》寫道:「狐蝠,台灣特產,所知產地在台東廳下的火燒島(綠島),但最近在花蓮港街附近亦有捕獲。」可見當時花蓮地區就有狐蝠出沒。1933 年黑田長禮認為臺灣狐蝠與琉球狐蝠極為相似,遂修訂臺灣狐蝠的分類地位為琉球狐蝠的 5 個亞種之一,學名改為 P. d. formosus,其原產地應在綠島,而在臺灣地區所發現的其他零星個體皆屬於意外飄泊者 (Kuroda 193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林良恭教授 (1983) 早年的論文指出,臺灣狐蝠過去的分布地點,為高雄,花蓮,綠島。至於蘭嶼,早先似乎被認為理所當然應有狐蝠存在,然而鹿野忠雄 (1929) 發現過去一直以為棲息在島中洞穴的狐蝠,其實是白腰雨燕 (Apus pacificus);不過黑田長禮 (1938) 則確認高橋定衛曾於 1933 年 10 月在蘭嶼獲得狐蝠標本。此外,1940 年黑田在《原色日本哺乳類圖說》 一書論及花蓮的哺乳類時指出:「在花蓮的哺乳類共有 10 種。……狐蝠,加禮宛……。」表示當時在花蓮地區的加禮宛有狐蝠分布。加禮宛原為噶瑪蘭平埔族遷移至花蓮地區所設七社之一,光復後改為花蓮縣新城鄉嘉里村。

狐蝠的稜果榕食渣長寬大約 2 x 2cm,表面有明顯齒痕。圖/林清隆 攝

幾近絕種的飛行哺乳類

臺灣為保育野生動物資源,在 1989 年訂定頒布《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將臺灣狐蝠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其實臺灣在光復之後,一直到 80 年代對於野生動物族群與分布現況的瞭解都極其有限。王穎教授在 1986 至 1988 年曾針對當時在臺灣頗為盛行的山產店對野生動物利用的情形進行一系列的調查及訪談,結果發現,在 78 家山產店中間商規模的實際調查量和一年交易推估量的前 5 名分別為山羌 (Muntiacus reevesi micrurus)、野兔 (Lepus sinensis formosus)、白鼻心 (Paguma larvata taivana)、山羊 (Capricornis swinhoei) 和野豬 (Sus scrofa taivanus),數量較少的末 5 名為水鹿 (Rusa unicolor swinhoei )、石虎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chinensis)、黑熊 (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黃喉貂 (Martes flavigula chrysospila) 和水獺 (Lutra lutra chinensis);至於狐蝠的交易資料完全沒有紀錄。

堀川安市在 1925 年曾在臺東的街上購買一隻狐蝠飼養,並清楚記載著飼養當時的情形 (堀川 1925)。本文第一作者曾於 1990 年在臺東地區昔日的小野柳山產店發現一隻關在籠子兜售的狐蝠,業者表示這一隻狐蝠是來自綠島。林良恭與裴家騏 (1999) 透過訪談得知,早期在綠島的獵人會連結數張尼龍製鳥網,設置於稜線上,一夜最多可捕捉 30 隻左右的狐蝠,捕獲後輾轉販售至臺灣花蓮和臺東等地,再轉手至各動物園或由私人飼養。李玲玲和林良恭於 1992 年撰文探討臺灣地區中大型哺乳動物的現況時,即認為臺灣狐蝠已幾近絕種,與雲豹(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a)和水獺同樣面臨極大的生存危機,其存續狀況令人擔心。

昔日從綠島捕捉關在籠子裡待售的臺灣狐蝠。圖/鄭錫奇 攝

臺灣狐蝠的原鄉

位於臺東外海的綠島,原名火燒島,島嶼面積僅 15.1 km2,為臺灣第四大附屬島嶼,距離臺東最短的直線距離僅約 33 km。早先有達悟族等原住民登島居住,後來陸續有漢人移居;在臺灣戒嚴時期曾經是關押政治犯的著名監獄所在,如今則是以觀光產業聞名,來自國內外登島欣賞風景、體驗海洋生態與潛水活動的遊客絡驛不絕。文獻指出,在日治時期有多位日籍學者論及綠島的臺灣狐蝠,並咸認為綠島是臺灣狐蝠的產地 (林良恭 1983;吳永華 2004)。最早是岸田久吉 (1924) 在東京帝國大學發現一個可能是在 1897 年春天採自火燒島、不甚完整的臺灣狐蝠標本;黑田長禮 (1925) 提及於 1911 年在火燒島採獲的臺灣狐蝠;堀川安市 (1925) 指出,產於火燒島的臺灣狐蝠,白天隱身於岩洞 (作者註:此應是當時的誤判),天黑才出現,嗜食果實,以榕樹的果實為主食;鹿野忠雄 (1929) 亦敘述火燒島的臺灣狐蝠棲息於密林中,倒掛於樹枝,多風的日子很容易捕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龜山島的臺灣狐蝠,頸部具有一圈明顯的黃白色毛髮。圖/鄭錫奇 攝

然而,一般民眾若在今日登島觀光旅遊,想要目睹空中飛行或棲息林間的狐蝠,機會微乎其微。林良恭及裴家騏曾於 1993 至 1996 年於綠島進行為期二年半的實地調查,但並未發現狐蝠,僅根據訪問當地居民指出,60-70 年代時期狐蝠最高族群量曾達 2,000 餘隻,然而在 1976-1986 年間遭受大量獵捕及棲地林相改變而導致族群量銳減 (林良恭 與裴家騏 1999)。綠島曾棲息 2,000 隻狐蝠,到底可信度如何?

林良恭與裴家騏 (1999) 依據 Wiles et al. (1989) 針對馬里亞納群島的瑪麗安娜狐蝠 (Pteropus mariannus) 所建立的島嶼面積與狐蝠族群量之公式推算,當未遭受到嚴重狩獵,綠島面積可供養 813 隻狐蝠,然而若有嚴重狩獵的情況下,則僅存 21 隻狐蝠。近年來,我們在綠島進行現況調查時也對當地耆老進行訪談,耆老提到有一位專門獵捕狐蝠的獵人,在一生當中就曾在綠島打到幾百隻、甚至上千隻的狐蝠。

近年綠島狐蝠調查

關於狐蝠在綠島被發現的報導資訊並不多,大概僅有 1991 年綠島居民為防止野鳥啄食木瓜園,架設鳥網意外捕獲一隻狐蝠,以及 1995 年顏聖紘教授在綠島進行昆蟲調查時於龜灣目擊過狐蝠 (吳慧雯 2010)。直至 2005 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及台灣蝙蝠學會的調查團隊為執行「臺灣地區野生動物多樣性資源之調查研究」計畫,曾於當年 4 月登島進行為期一週的調查,結果僅發現幾隻零星的臺灣狐蝠 (鄭錫奇等 2006)。臺北市立動物園研究團隊於 2005 至 2009 年在綠島曾進行數年調查,亦發現過幾隻倖存的臺灣狐蝠,並於 2009 年 4 月間觀察到一隻母蝠抱著幼蝠活動,認為族群可能尚有增長潛力 (吳慧雯 2010; 陳湘繁等 2009),當時推估綠島狐蝠僅約 12 隻。

在《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實施 27 年之後,特生中心與林務局於 2016 年根據 IUCN 的評估標準進行臺灣陸域哺乳動物之保育等級評估,並編撰出版《2017 年臺灣陸域哺乳類紅皮書名錄」(鄭錫奇等 2017),此名錄將臺灣狐蝠列為國家極度瀕危 (NCR, National critical endangered),與歐亞水獺同一等級。近年 來政府為回應社會大眾對瀕危野生動物積極進行保 育或復育的期待,在林務局統籌規劃的「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項下,特生中心及台灣蝙蝠學會於 2018 至 2021 年合作執行「臺灣狐蝠研究與保育策略研擬案」,結果在綠島一些特定棲地陸續發現狐蝠的食渣和排遺,並在黃昏或清晨以定點觀察方式,多次發現狐蝠飛行個體,最後根據島上發現的狐蝠食渣數量推算,綠島約有 20 隻狐蝠 (範圍 10-31隻),認為目前綠島的狐蝠族群應處於數量不多但穩定的狀態 (林清隆等 2020;鄭錫奇等 202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綠島廣泛分布的稜果榕是臺灣狐蝠主要的食物。圖/鄭錫奇 攝

龜山島狐蝠相見歡

位於宜蘭外海的龜山島因外形似浮龜而得名,頭城人常稱之為龜島或龜嶼,面積僅約 2.84 km2, 直線距離宜蘭的烏石港僅約 10 km。昔日的龜山島有居民居住,直到 1977 年成為軍事管制區後,島上居民全數遷移至宜蘭頭城。1999 年政府將龜山島納為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內,依當地的人文特色及生態資源,規劃為海上生態公園,並結合鄰近海域的賞鯨活動,成為北部藍色公路熱門的旅遊景點;然為減低觀光旅遊對環境造成衝擊,乃管制遊客數量並禁止在島上過夜。開放登島觀光期間偶有聽聞有人在島上發現狐蝠,但一直沒有正式紀錄。直到 2006 至 2009 年間,臺北市立動物園研究團隊登島進行調查時不僅確實觀察到狐蝠的蹤影,也發現狐蝠在島上終年活動,並有繁殖育幼行為 (陳湘繁及吳慧雯 2010);然而訪談之前的居民表示昔日在島上不曾目擊過狐蝠。

2009 至 2013 年,陳湘繁教授持續針對龜山島臺灣狐蝠族群進行自然史、棲地利用與族群遺傳結構研究,並在 2010 年根據捕捉標放個體推算島上的臺灣狐蝠族群至少有 20 隻 (陳湘繁及李涵君 2014)。至此龜山島確認為是臺灣狐蝠一處重要的棲地,然而陳教授推論,龜山島上的狐蝠族群應是晚近年代才經由海洋播遷移入,最有可能是來自八重山群島的狐蝠,因為親緣研究證據顯示,相對於與其他的臺灣狐蝠族群(如綠島),島上的狐蝠與來自八重山群島西表島 (Iriomote) 個體間親緣關係相近。2018-2021年,特

生中心及台灣蝙蝠學會團隊執行「臺灣狐蝠研究與保育策略研擬案」之歷年調查都在島上發現比陳教授當年更多的狐蝠食渣和排遺,也經常在清昏或夜間觀察到狐蝠,甚至在 4‒8 月間偶可發現母蝠帶領著幼蝠或亞成蝠活動的景象。根據狐蝠食渣的數量、目擊狐蝠個體數,以及年度間參與繁殖育幼之成幼蝠數量綜合推算,龜山島應存在有 80 多隻狐蝠(範圍 40-128 隻)。這些年來,龜山島上狐蝠族群量的整體趨勢似乎是向上的(林清隆等 2020;鄭錫奇等 2021)。

龜山島夜間常可觀察到臺灣狐蝠飛起的英姿。圖/鄭錫奇 攝

被遺忘的花蓮狐蝠

雖然如前所言,臺灣狐蝠分布於花蓮地區在日治時代就有文獻紀載 (Yasuichi 1931;Kuroda 1940),但是似乎沒受到太多的關注,近年來在花蓮發現狐蝠竟然是 50 多年後的 1992 年。1992 年,廖美菊老師記憶當時任教於花蓮女中時,曾在校園中看過狐蝠(廖美菊 私人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之後,在 1995 年至晚近幾年則陸續有人在花蓮市美崙山、美崙溪畔及出海口,市區的花蓮高農、花蓮酒廠文創園區與學校校園、鄰近的鳳林鎮發現狐蝠。2018‒2021 年,特生中心與台灣蝙蝠學會執行「臺灣狐蝠研究與保育策略研擬」時,除了研究人員每季的實地調查外,並廣邀當地的自然觀察者擔任狐蝠監測志工,從 2020 年 9 月迄今的志工登錄人數已有 38 人,並陸續回報監測資料超過 300 筆,這對於花蓮地區狐蝠的分布、活動和族群量的瞭解貢獻良多。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愛鄉惜蝠的監測志工不僅發現多處臺灣狐蝠在花蓮市區的日棲所 (day roost),也觀察到以往不曾知道的資訊,諸如冬季當地的狐蝠會取食王棕 (Roystonea regia,即大王椰子) 的花穗。

花蓮地區的狐蝠不僅終年都在花蓮市區活動,而且和上述 2 個孤懸外海的離島不同,牠們幾乎就生活在人們的週遭,棲息或覓食在美崙山的林間、隱身在校園公園的大王椰子叢中、流連於美崙溪畔結實累累的樹上⋯⋯,更重要的是,曾有志工在 4 月間觀察到母蝠背負著仔蝠在市區的樹上活動的景象。毫無疑問地,臺灣狐蝠在花蓮地區持續存在著一穩定族群,且是臺灣本島唯一且重要的分布區域。

在花蓮有機會就近觀察到優雅的臺灣狐蝠。圖/張義榮 攝

我們初步推算花蓮地區應存在著約 40 隻狐蝠(範圍 29‒52 隻)。然而,花蓮的狐蝠族群從何而來?根據陳湘繁教授的族群遺傳結構研究,花蓮的狐蝠的親緣關係與綠島個體相近,而與龜山島的族群較遠 (Chen et al. 2020),或許透露一些端倪。

臺灣狐蝠都吃些什麼? 

民以食為天,野生動物亦然;在今日臺灣已無濫捕野生動物的情事發生下,棲地品質與食物資源就成為族群存續相當重要的因素。我們調查發現龜山島、綠島及花蓮的狐蝠族群取食的類別有所不同,端視當地具有的植物種類,以及季節性開花結果之物候情形而定;不過桑科 (Moraceae) 榕屬 (Ficus) 的物種還是最多,這也是狐蝠最主要的食物來源,尤其是稜果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灣狐蝠是標準的素食者,喜食植物的果實或花粉,取食果實時通常會在嘴巴內細細咀嚼、吸食汁液,最後將含有纖維的殘渣吐出,稱為食渣;狐蝠的食渣為乾扁狀並帶有齒痕,可與其他共域的哺乳動物 (如松鼠) 分辨。陳湘繁及李涵君 (2014) 在龜山島調查臺灣狐蝠的食性,發現其主要以稜果榕為食,其他尚包括水同木、正榕、雀榕、菲律賓榕、樹杞、三葉山香圓、小葉桑、日本柃木、番石榴、黃心柿等物種的果實。我們根據文獻紀錄及近年在龜山島、綠島及花蓮地區三處臺灣狐蝠主要棲息地之實地調查發現,牠們會取食或利用的植物至少有 30 種,除了上述種類外,其他尚包括芒果、番木瓜、欖仁、毛柿、山紅柿、構樹、大葉越橘、瓊崖海棠、福木、樟樹、蓮霧、大葉山欖、林投等植物的果實,以及欖仁樹葉、王棕和蒲葵的花穗、木棉樹和雙花蟛蜞菊的花朵、木麻黃的花粉等 (陳湘繁等 2009;林清隆等 2018, 2019, 2020;趙榮台等 2021)。

至於當地許多高大的樹種則往往成為牠們重要的隱棲處所。另外,調查期間我們在花蓮地區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搜尋撿拾的狐蝠食渣中至少有 5 顆含有金龜子科 (Scarabaeidae) 昆蟲的碎片 (林清隆等 2020),而陳湘繁教授在龜山島連續長達 4 年的調查亦發現有 2 顆含有金龜子科昆蟲碎片的食渣 (Chen et al. 2017);巧的是,這些食渣都是在當年 7 月間所發現的紀錄。這真是非常特別而稀罕的資料,狐蝠會不會偶爾也想要開個葷呢?狐蝠的主食榕果常存在著共生的榕小蜂 (如 Blastophaga verticillata),所以當狐蝠在大啖榕果時,有可能會將小蜂或其他附著在榕果上的昆蟲給吃了下去;還是在特定的季節,狐蝠會想來點昆蟲補充蛋白質?原因真耐人尋味。

難得發現臺灣狐蝠取食植物葉子所留下的食渣。圖/林清隆 攝

保育臺灣狐蝠的重要性

狐蝠是翼手目 (Chiroptera) 狐蝠科 (Pteropodidae) 狐蝠屬 (Pteropus) 的大型蝙蝠,現生的物種約有 65 種,主要分布在舊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大陸與海洋島嶼 (Hall and Richards 2000)。牠們因鼻吻突出似狐狸而被稱為狐蝠 (fox bat),以花朵、花粉、花蜜、果實與樹葉為主食,因此亦被稱為果蝠 (fruit bat)。

狐蝠 (果蝠) 因具有長距離的飛行能力,以及扮演著植物授粉及種子傳播的重要角色,被視為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含島嶼) 維持與拓殖森林生態系的基石物種 (keystone species) (Wilson 2002)。根據研究,全世界植食性蝙蝠取食 28 目 67 科約 530 種被子植物,並協助其授粉結實及傳播種子 (Fleming et al. 2009),而被狐蝠吃下肚所排出的種籽,其發芽率顯著提高、發芽所需時間相對縮短。Fujita and Tuttle (1991)研究發現,舊世界熱帶植物有 289 種需要蝙蝠協助授粉和傳播種子,總計可以產出 448 種通稱為蝙蝠產物 (bat-dependent products) 的經濟物品,諸如食物、藥材、木材、染料、燃料、飲料原料、水果、纖維、飾物、以及其他多項的森林副產品。然而,許多研究報告也指出,近數十年來由於颱風或極端氣候劇變的影響,以及人類開發、變更林相或直接獵捕所造成的嚴重結果,常導致狐蝠族群數量急劇下降,尤其以海島族群為甚 (Allison et al. 2008;Chaiyes et al. 2017; Esselstyn et al. 2006;Mickleburgh et al. 2008; Nakamoto et al. 2011;Struebig et al. 2007; Welbergen et al. 200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間棲息在花蓮市區樹上的臺灣狐蝠。圖/周祥裕 攝

根據現況調查的結果推估,臺灣地區的狐蝠族群尚不及 200 隻,避免滅絕的族群數量恐嚴重不足!那到底需要多少族群數量,才足以讓狐蝠永久存續在臺灣地區?根據 Lin 等人 (2021) 最近對臺灣狐蝠遺傳多樣性的研究結果發現,由遺傳結構推估,臺灣狐蝠由 2,324 隻的歷史族群數量因重大影響而衰退至目前的 223 隻,而且其族群遺傳變異度偏低,並有相對高的近親交流指數。因此,我們認為綠島原來擁有的族群數量或可當作參考值,也就是說 1,000‒2,000 隻之數應是臺灣狐蝠可以永續的族群量。

Chen 等人 (2020) 新近的研究指出,出現在龜山島的狐蝠族群呈現較高程度的遺傳歧異度,除了自己獨特的支系外,也有部分個體與臺灣本島、以及鄰近的八重山狐蝠有較近的親緣關係,而其高遺傳歧異度 (相對於綠島的族群)導因於多個遺傳分群混合的結果,因此推測龜山島族群可能包含多個祖先的起源,不同時期陸續有個體移入補充;論文最後並建議,孤立島嶼的亞種族群應該分開管理,並需努力減少其遺傳多樣性的持續下降。

臺灣狐蝠目前主要分布在綠島、龜山島和花蓮三個區域,各地的族群所面臨的生存威脅不盡相同,在保育作為和經營管理上必須要有整體思維及地域上的策略。我們在執行「臺灣狐蝠研究與保育策略研擬案」計畫,最終也提出一份《臺灣狐蝠保育行動計畫書》,除了列出「臺灣狐蝠族群擁有可存續的族群量以達到止跌、回升、脫離困境」及「讓民眾能正確認識臺灣狐蝠並友善對待,不再有不當利用與誤解」的二項計畫願景外,也根據地區性的生存威脅因子提出短、中、長期的保育執行目標與策略,期盼經由多方的努力,儘快降低臺灣狐蝠在臺灣地區滅絕的機率。瀕危物種的保育或復育刻不容緩,而維繫一群健康且永續的狐蝠族群,不論對牠們生存的生態系或是對人類的福祉而言,都相當重要。

自然保育季刊_96
15 篇文章 ・ 12 位粉絲
自然保育季刊為推廣性刊物,以推廣自然教育為宗旨,收錄相關之資源調查研究、保育政策、經營管理及生態教育等成果,希望傳達自然科普知識並和大家一起關注自然!

0

4
1

文字

分享

0
4
1
公民科學助攻,一同守護海洋環境與生態
科學月刊_96
・2021/11/19 ・3008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由海洋保育署廣告企劃,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 採訪撰稿/謝宜蓉|2014 年一頭栽入太平洋擔任海上解說員,從此開啟生態視野,偶爾喜歡下水,立志看遍世界上所有種類的鯨豚。

在臺灣,公民科學早已在陸地上深根多年且蓬勃發展,而海洋環境的公民科學則處於萌芽階段。為了鼓勵更多公民科學家加入守護海洋的行列,海保署於今年舉辦「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希望透過公民的力量,將過往科學家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與知識轉譯,讓大眾一同解決各面向的海洋保育工作。此外,藉由海保署建立海洋資料庫,為海洋的永續發展盡心力。

一早踏入會場,簡報上印著斗大的「海有問題,我來分析」八個字。這是第一屆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的成果發表會,由來自不同領域的一般民眾組隊參與,以臺灣各地組織長年累積的數據作為起頭,展開針對不同專業的課程及工作坊內容。

海洋裡棲息著繽紛多樣的生物,需要我們用心保護,才能永續利用。圖/Pixabay

「數據松」一詞的由來

「黑客松」(Hackathon)一詞源自於黑客(Hack)+馬拉松(Marathon)。今(2021)年由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以下簡稱為海保署)所發起的活動主題訂定為「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希望透過短短一個多月馬拉松式緊密的工作坊及線上課程,讓參與者將臺灣各地海洋公民科學家所收集及長期累積下來的不同類型數據,透過公開資料及圖表呈現的方式,創造出引人注目的海報,解決不同面向的海洋保育難題。

活動內容包含了線上增能課程、組隊報名、數據松工作坊,以及決選成果發表。參與活動不但能夠理解目前在臺灣各地的海洋公民科學數據內容,學習如何將基礎數據透過跨領域的資料科學應用,也能夠在工作坊透過專業講師帶領,將海洋公民科學數據製作成精美並容易理解的海報,提供一般大眾閱讀及使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陸地走向海洋的臺灣公民科學

臺灣陸域的公民科學計畫早已遍地開花,而海洋相關的公民科學則逐漸嶄露頭角。去(2020)年由各地的海洋公民科學家舉辦的「海洋狗仔隊大集合」嘉年華,打開了一般民眾對於海洋公民科學的視野。而海保署透過本次辦理的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也期望能由初步認識海洋公民科學,進階到了解各地長年來所累積的海洋公民科學數據,並應用在不同的對象上。

成果發表中榮獲第二名的組別:「前進龜山島:海豚生態教室大解密」,團隊設計者希望這份海報能夠被龜山島周圍的賞鯨業者所使用。海報採取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出一趟賞鯨旅程中,有可能遇見的鯨豚種類及其外形上的特徵,提供給龜山島周圍的賞鯨遊客閱覽並實際應用。

而獲得第三名的組別海報主題為「海龜你今天過得好嗎?」。海報設計則針對了對海龜有興趣的民眾,除了能讓讀者認識不同種類的海龜外型特徵之外,也期望透過一般大眾對於明星物種的重視,喚起海洋保育的意識,並透過分析擱淺資料及數據,探討各地海龜死亡背後的主因。

海龜是海洋中的動物明星,卻面臨著船支螺旋槳與流刺網的威脅。圖/Pixabay

由不同面向所推動的海洋事務

若仔細了解海保署成立至今所推動的各項海洋事務,可發現海保署早在成立之初便企圖在不同海洋領域推動公民科學的概念。其中包含以休閒活動角度切入的珊瑚礁健檢員、海龜普查員、釣訊情報員、巡鯨觀察家等,以不同面向增加民眾對於海洋相關情報的搜集,藉此推動iOcean海洋保育網資料庫的知名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推動海洋公民科學相關資料庫的過程中,有針對不同項目遇到不同的困難嗎?黃署長表示,這些資料大部分屬於自願性質,由於不同項目所觸及的對象不同,例如垂釣的資料以臺中港為大宗,鯨豚的資料則是因為賞鯨活動集中在東部區域以及賞鯨季節。海洋公民科學資料庫推動之初,因數據較少而容易分布不均勻,這未必與事實真相相符,因此,活動過程中若使用到這些數據,解讀時必須更加仔細的考量時空分布的狀況。

黃署長表示:初期數據較少而容易分布不均勻,未必能反映出實際狀況,因此,在解讀這些數據時,必須更加仔細的考量外部因素。圖/科學月刊

今年舉辦第一屆海洋公民科學數據松,在推廣海洋公民科學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也仍有許多地方能夠持續改善。例如有些數據的使用者對於資料的本質並不是相當清楚,也不了解數據收集的過程造成資料傳遞時的可能誤差。因此,對於提供數據的組織與使用數據的對象之間,各個團隊是否能夠彼此相互交流調查數據的方式,都是主辦方後續辦理相關活動時,必須考慮並納入,作為豐富活動的考量。

結合海洋公民科學的在地守護計畫

除了針對一般大眾積極推動海洋公民科學內容外,海保署也發起「在地守護計畫」。該計畫主要由在地社區或是區域性的團體,自願發起針對不同地域所設計的海洋公民科學計畫。

公民科學家的精神來自於專業的科學家並非有足夠的時間,長期在第一現場研究及調查。若無法現場實地搜集數據,則必須仰賴來自第一線並對該研究感興趣民眾協助共同累積資料,並依照長期下來的資料趨勢,觀察當地的海洋生物及其生態環境,是否因應不同的自然或人為條件而有所改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每年針對不同地區委託專業的科學家執行各種調查之外,海保署也在今年招聘海洋保育巡查員,辦理、協調、執行海洋保育的相關工作。目前任職於臺北與基隆的巡查員表示,雖然初次接觸當地的海洋保育相關事務時,無法在短期內看到非常大的進步或對於海洋環境的幫助,但在長期持續的累積之下,可藉由發揮自身專長為當地的海洋保育做出貢獻。

海保署發起「在地守護計畫」,希望由在地社區或團體,自發性的調查當地海洋生態狀況。 圖/Pexels

朝向永續發展的海洋資料庫

當我們再次進入 iOcean 海洋保育資料庫,並點選海洋公民科學家項目後,會發現在不同選項後方的括號都註明著不同的單位,例如河川水質(環保署)、漁港水質(漁業署)等。若仔細觀察細項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在不同的項目,自 2010~2018 年的資料來源,皆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18 年海保署成立後,漁業中屬於經濟性魚類的權責仍歸屬於漁業署管理,海洋中的保育類生物權責則屬於海保署。

雖然如此,海保署成立的海洋保育資料庫,仍希望藉此收集過往的調查內容及未來的公民科學資料數據。除了透過收集海洋公民科學家的數據,累積臺灣長期的海洋資料庫外,也期望能夠藉此公開過往政府委託不同單位所做的各項尚未公開的調查資料,這也是海保署在成立 iOcean 海洋保育資料庫很重要的一項動機。

海洋為各種軟骨魚及硬骨魚類、頭足類、海洋哺乳動物,以及藻類、軟硬珊瑚所共同棲息的生長環境,海水受到全球暖化、季節、洋流的影響,造成海洋中鹽度及溫度更加瞬息萬變。若一一細數,其生態系複雜程度甚至更甚於陸地,我們期望海洋能夠全面性地成為更健康的樣貌,仍需要由各單位共同合作才能真正達到永續的目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436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