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4
1

文字

分享

1
24
1

芬克拜納測驗:我們不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討論「女科學家」?

雷雅淇 / y編_96
・2019/02/05 ・5910字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SR值 532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差一點就失去「居禮夫人」了嗎?(誤

在 2018 年 9 月 16 日,教育部召開十二年國教課綱審議委員會審議,大會通過的 108 課綱自然領域草案中,課審委員們決定在關於「科學發展的歷史」主題中,增列「科學史上重要發現的過程,以及不同性別、背景、族群者於其中的貢獻」;因此有課審委員舉例,或許未來我們熟悉的「居禮夫人 (Madame Curie) 」,將在教科書上改稱其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 (Maria Skłodowska-Curie) 」。

圖/wikipedia

此事引發了熱烈討論與迴響,有人害怕那~麼長的名字,會讓人上演《你的名字》,進入一直問一直忘記的無限鬼打牆或者根本就不記得;也有人認為習慣就好。但如果這麼愛改成全名,那就該把各種夫人從《包利夫人》、柴契爾夫人、《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和《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卡麗熙……通通都改為全名:《愛瑪.魯奧》、瑪格麗特.希爾妲.柴契爾、《了不起的米莉安.米菊.梅索》和「風暴降生丹尼莉絲、不焚者、彌林女王、安達爾人,羅伊那人和先民的女王、七國君王、疆域守護者、多斯拉克大草原的卡麗熙、打碎鐐銬者、 龍之母丹妮莉絲·塔格利亞」……這難道不是矯枉過正嗎!這樣我們之後還要怎麼看冰與火之歌名字唸完都劇終了。

經過此番討論,教育部迅速發表聲明,表示目前尚在討論、還是能夠沿用舊稱,因此「居禮夫人當然還會是居禮夫人我們沒有失去他喔。不過也有許多觀點認為以全名稱呼代表尊重其為獨立個體、而非丈夫的附屬(或者因為「居禮夫人」的名氣較大反而皮耶.居禮成了附屬)、不會跟其他「居禮夫人」搞混、突顯性別貢獻有利於科學發展……等等。波蘭臺北辦事處也在Facebook的粉絲專頁上表示:歐洲是以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稱呼,而非「居禮夫人」;教科書也是用全名來介紹他的事蹟。

雖然樂見這樣的討論發生,但從這個角度往下細想就可以發現到,當談論「女科學家」時,很多常見的敘述似乎都讓人覺得彆扭彆扭的:我們很容易會提到的配偶、的家庭以及如何養育兒女;是第一位達到某某非凡成就的女性,是所有女孩兒好棒棒的榜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當對象是「男性科學家」時,為什麼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我們該如何擺脫如影隨形像鬼魅一樣的「性別差異」?

貝克德爾測驗:如何判斷電影、影集是否有性別差異?

討論科學家之前,讓我們先來聊聊電影、戲劇等影視作品中,性別不平等女性角色常淪為花瓶或輔助角色的情況。有個簡易的指標「貝克德爾測驗 (Bechdel test) 」,可以衡量該作品中女性角色是否具有影響力;也凸顯了影視作品中,常出現性別不平等的現象。

貝克德爾測驗源自於 1985 年漫畫家 Alison Bechdel 發表的一篇報紙連環漫畫《The Rule》中的人物對話,其中一位女性角色說他只看滿足以下條件的電影:

  1. 影片中至少要有兩位女性角色( the movie has to have at least two women in it )。
  2. 他們會互相交談( who talk to each other )。
  3. 且談話的內容與男性無關( about something besides a man )。
於是我們就只有《異形》(Alien, 1979)可以看了。圖/BechdelRule.png    

與性別相關的指標,後續也產生許多有趣的變體,像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森真子測驗 (Mako Mori test

電影《環太平洋》雖然因為女性角色互相沒有對話,而無法通過貝克德爾測驗,但其中的角色森真子(賽高!)本身對故事相當重要,因此制定了標準如下的測驗項目:

1.該作品至少有一位女性角色。
2.這個女性角色有自己的故事線。
3.其故事主軸並非支持某個男性角色。

電影:環太平洋。圖/IMDb

性感檯燈測驗(Sexy Lamp Test

當你可以把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換成一盞性感檯燈,而故事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那一定是這部作品有點不對勁了。

小美人(藍妹妹)原則(Smurfette Principle

就是我們常見的整部作品裡面只有一個模板化、像左手一樣只是輔助的女性角色。

與LGBT有關的羅素測驗 (The Vito Russo Test

要通過該測驗必需符合以下條件:

1.作品中具有可被識別的同性戀、雙性戀或是跨性別者的角色。
2.這個角色的性格並不是根據他的性傾向或是性別認同來定義。
3.這個角色對故事情節來說至關重要。

當然以上指標都只能當作簡單的參考,讓我們意識到影視作品當中的性別不平等現象,不是有通過測驗的作品就好棒棒,也不用因為一部好的作品沒通過這樣的測驗就需要瘋狂糾結為他辯護。看看y編最喜歡的美劇之一生活大爆炸,劇情最初那男性是聰明科學家女性傻呼呼的設定拿這些測驗一看也真的大爆炸了哈哈哈。

美國影集:生活大爆炸。圖/IMDb

而說到「科學家」大眾大多都會先想到男性,於是在介紹女性科學家時新聞報導便會貼心的提醒一下大家這位是「女科學家」喔……等等,好像哪裡怪怪的?

芬克拜納測驗:雖然是女性無誤,但我要假裝他只是一位科學家

「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新聞卻僅在意快門閃過那一瞬間。」

你還記得,新聞報導大多用什麼樣的方式談論「女科學家」嗎?如果你腦中的資料庫查無此筆搜尋,讓我們不隨機抽樣的一起來看看一篇關於 2018 年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蔡宜芳博士的敘述:

圖/台灣萊雅

「第 11 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蔡宜芳博士是國際知名的植物營養學家,從事細胞膜蛋白的功能研究,在硝酸鹽轉運蛋白研究領域貢獻卓著,有助舒緩氮肥對環境的危害。蔡宜芳表示,自己非常愛大自然,甚至在逛街時,注意的還是商場展示的植物;研究過程中,她靠著新研究成果帶來的成就感,以及另一半的支持,才能完成夢想,堅持朝科學之路邁進。

蔡博士也積極推動科學人才培育, 2014 年起,她擔任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研究所兼任教授,透過紮實的實驗室訓練,已培育多位女性科學家獨當一面,在台灣和美國的大學任職。蔡博士當年考上北一女時的禮物是顯微鏡,這也開啟她對於科學的熱情。因此現場也準備了顯微鏡傳承給北一女的小學妹,鼓勵其勇於追求自我投入科學領域。鼓勵年輕女學子『Follow Your Heart』,享受過程中追求真理的感覺。」

這樣的報導乍看之下似乎蠻勵志的也沒什麼問題,但如果我們直接把這位科學家想成是「男性」呢?是不是就有些地方就變得微妙微妙的?比如說提到「逛街的時候注意的是植物」、「有另一半的支持才能完成夢想」、「她鼓勵年輕女學子勇於追求夢想」……這類的敘述似乎就不會在報導男性科學家時出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新聞報導中,有沒有像貝克德爾測驗這樣簡單的指標,協助我們辨識「對女性科學家性別不平等」的描述呢?

在新聞報導中,有沒有像貝克德爾測驗這樣簡單的指標?圖/maxpixel

2013 年 3 月 5 日科學記者 Christie Aschwanden 在 Double x science 發表一篇名為《芬克拜納測驗 (The Finkbeiner test)》的文章便仿效了貝克德爾測驗的精神,從他的同事 Ann Finkbeiner 寫的一篇關於他如何在撰寫一位關於女性天文學家的報導時「假裝他只是一位天文學家。( I’m going to pretend she’s just an astronomer. )」的文章中,擷取其中的幾個要點作為關於女性科學家報導中有沒有「性別差異」的指標。

其分別為在內容中不要提及:

  1. 他身為一位女性……( The fact that she’s a woman )
  2. 他丈夫的工作( Her husband’s job )
  3. 他對於育兒的相關安排( Her child-care arrangements )
  4. 他如何培育、照顧他的下屬、學生( How she nurtures her underlings )
  5. 他對於自己領域內的競爭之激烈感到吃驚( How she was taken aback by the competitiveness in her field )
  6. 他扮演著其他女性的榜樣( How she’s such a role model for other women )
  7. 他是「第一位女性……」( How she’s the “first woman to…” )

此指標被稱為「芬克拜納測驗 (Finkbeiner test) 」。而在這篇文章發佈後沒多久, 2013 年 3 月 27 日航太科學家 Yvonne Brill 辭世;與芬克拜納測驗相關的討論,因為《紐約時報》上 Yvonne Brill 的訃聞而火熱了起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Yvonne Brill 於 2011 年獲得美國國家科技獎章,其研發的衛星推進系統為業界標準。但的訃聞在《紐約時報》最初發表的版本卻是這樣描述:

「他能做出很棒的酸奶牛肉,他為了跟隨著丈夫而轉換工作,期間並為了養育他的三個孩子而離開了自己的工作長達八年之久。『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他的兒子馬修這麼說。(She made a mean beef stroganoff , followed her husband from job to job and took eight years off from work to raise three children . “ The world’s best mom. ”  her son Matthew said .) 」

如果之前不認識這位科學家的話,單看這一段好像只得到了他是好媽媽的資訊,這在當時引起了譁然,隨後紐約時報也將報導的第一句改為「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火箭科學家」。

Yvonne Brill 和 2011 年時任美國總統 Barack Obama
Credit: Photo from White House ceremony courtesy of Ryan K. Morris/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Medals Foundation

不過芬克拜納測驗也不是沒有爭議,有評論認為當新聞報導聚焦在「人」的時候,用其家庭以及個人生活去塑造形象是很尋常的事,反而應該要鼓勵多討論一些關於「男性科學家」的這些私人問題;也有科學家認為在科學社群尚未完全性別平權前,不應排斥強調科學家的女性身分以作為其他人的榜樣。 Ann Finkbeiner 後續也有出面回應這些問題,表示雖然科學家「本人」很重要,但應該聚焦的是他們的研究本身。

另外,畢竟是簡易的指標,跟貝克德爾測驗一樣,就算報導內容都通過也不代表就是完全的性別平等了。指標中並沒有提到的關於形容「女科學家」的外貌,而這其實也時不時會出現在關於女性科學家的報導之中。像是在 2015 年《紐約時報》的一篇關於發現 CRISPR / Cas9 的生物化學家 Jennifer Doudna 的報導中,便在第一段描述了他的身體特徵(身材很高、金髮藍眼),而且還側面的引用他丈夫的話,說他很堅強可以承受很大的壓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到臺灣,我們有時甚至會看到像是〈台灣造山爭論台大博士正妹解謎〉、〈顛覆想像!正妹大玩「核子工程」 讓男人全驚呆〉這種全篇除了知道這是位「正妹科學家」之外,根本讓你搞不清楚到底在做什麼研究的新聞報導。

截圖自蘋果日報

在居禮夫人正名之亂後……

說了那麼多,我們該如何稱呼那位波蘭裔法國籍、同時得過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的科學家呢?你會稱呼為「居禮夫人」還是「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提到「女」科學家,你還得說出誰的科學成就?

核子物理學先驅莉澤.邁特納、定理奠基近代物理學骨幹的數學家埃米.諾特、發現轉位因子推進分子生物學前進的芭芭拉.麥克林托克、拓展社會認知的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撰寫寂靜的春天,提醒世人關注自然的瑞秋.卡森……你知道各知識領域中,那些讓社會更前進的科學家及研究者們的名字嗎?

現今的科學社群對女性(或是少數族裔)或許已不像「關鍵少數」的年代嚴苛,但似乎仍有張玻璃天花板影響女性科學家的發展。這影響似有若無,從碩博士學位、擔任教職人數以及期刊引用被引用數,數據上都可以看到性別有實際的差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在社會、或是科學社群中尋求完全的性別平等還有好長一段路,但起碼在下次看到新聞報導在討論某位「女科學家」的非凡成就時,我們知道應該把重點放在他身為科學家如何帶我們突破知識的邊界,就如同我們談論任何一位科學家一樣。

圖/wikimedia

參考資料

  1. 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領域課綱草案。國家教育研究院。
  2.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維基百科。
  3. 居禮夫人當然還是居禮夫人-教育部澄清說明9月16日課審會之討論。教育部電子報。
  4. 波蘭臺北辦事處-居禮夫人稱呼聲明。 Facebook 專頁。
  5. 有溫度的科學教育:新課綱為何要重新稱呼「居禮夫人」?鳴人堂。
  6. 2016 年有多少讓你有印象的女性角色?從衡量性別標準的貝克德爾測驗談起。娛樂重擊。
  7. Mako Mori test . Wiktionary .
  8. Sexy Lamp Test . Fanlore .
  9. 藍妹妹和黑寡婦的困惑:男人堆裡唯一的女性,就得是蕩婦吗?果殼科技有意思。
  10. This Test Measures How Hollywood Treats LGBT Characters . Time .
  11. 你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是否能通過這些測試?豆瓣。
  12. 第十一屆「傑出獎」得主:蔡宜芳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學研究所)-簡介。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13. What I’m Not Going to Do . The Last Word On Nothing .
  14. Yvonne Brill, a Pioneering Rocket Scientist, Dies at 88. The Nwe York Times .
  15. 台灣造山爭論 台大博士正妹解謎。中國時報。
  16. 顛覆想像!正妹大玩「核子工程」 讓男人全驚呆。中國時報。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雷雅淇 / y編_96
38 篇文章 ・ 1223 位粉絲
之前是總編輯,代號是(y.),是會在每年4、7、10、1月密切追新番的那種宅。中興生技學程畢業,台師大科教所沒畢業,對科學花心的這個也喜歡那個也愛,彷徨地不知道該追誰,索性決定要不見笑的通吃,因此正在科學傳播裡打怪練功衝裝備。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陳玉如博士,榮獲「2023 年第16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PanSci_96
・2023/03/06 ・5586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台第一、更是唯一專為表揚女科學家卓越貢獻的「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已邁入第 16 年。2007 年台灣萊雅聯合吳健雄學術基金會共同發起設置「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以樹立典範,啟發並推動更多女性投入科學領域,促使科學界多元參與及發展,此獎項多年來的方向與成果更接軌國際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性別平等目標。

有台灣「女性諾貝爾獎」之美名的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截至 2023 年,本獎項共表揚傑出獎及新秀獎共計 49 位優秀台灣女性科學家。參照全球傑出女科學家獎模式的主辦單位,台灣萊雅總裁師逸樺表示,希望透過表彰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社會大眾看見多位女性科學家不但在科學界擔任團隊領導者,對科學研究領域有傑出成就,更在推動友善人才制度進步和培育科研領域人才發展均深具貢獻。

2023 年第 16 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由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玉如博士獲得最高榮譽「傑出獎」[1]之殊榮。為支持優秀年輕女科學家而設立的「新秀獎」,則頒發給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林俐暉博士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電子工程學研究所副教授胡璧合博士。鼓勵具科學潛力之年輕博士班學生的「孟粹珠獎學金」,則由中央大學物理研究所博士班謝妮恩同學(目前任職於日本北海道大學低溫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獲得。

第十六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與主辦單位合影(由左至右):台灣萊雅陳家祥永續長、新秀獎得主林俐暉博士、傑出獎得主陳玉如博士、新秀獎得主胡璧合博士、孟粹珠獎學金得主謝妮恩博士、吳健雄學術基金會林明瑞執行長

「傑出獎」得主 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陳玉如特聘研究員

  • 由美國與全球 13 個國家合作的「癌症登月計畫」,台灣隊由她領軍

在中研院化學所任職,專長儀器設計、質譜分析的陳玉如博士,因深受蛋白質體學的奧秘所吸引,跨領域由生物分子的分析,轉換跑道長期投入蛋白質體的探索,她的研究成果不僅創造領先國際之分析技術,在台灣建立世界級的蛋白質體研究技術,也提供生醫研究全新的研究路徑及轉譯經驗,進而獲得重大疾病關鍵突破。

陳玉如團隊開發了以質譜儀全面性定量細胞膜蛋白體的方法,可幫助科學家了解膜蛋白質如何造成疾病的機制,更進一步建立第一個癌症病人個人化的分析,開發疾病檢測或是藥物標靶蛋白質。以癌症為例,現在使用的癌症標識分子(biomarker)大多數是膜蛋白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玉如博士首創全世界第一個「奈米探針質譜檢測技術」,發現癌症中血清蛋白多重結構變異作為新型癌症標誌物的實用性,成為首例以單一蛋白質多重異構物結合演算法作為新型癌症檢測技術,應用於早期癌症檢測,該技術於 2022 年獲得國家新創獎。

「我不抽菸,為什麼也會得肺癌?」這是許多亞洲國家肺癌患者共同的疑問。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因,即使藥物治療近年有長足的進展,存活率仍低,長期為我國癌症死亡的頭號殺手。肺癌傳統上被認為與吸菸畫上等號,但在東亞地區,不吸菸者患病的比率卻遠高於吸菸者。

為釐清不吸菸肺癌患者可能的致病機轉,2017 年,陳玉如博士主持推動與美國臨床蛋白基因體學腫瘤分析聯盟(CPTAC)合作的「台灣癌症登月計畫」,讓我國成為該計畫首度國際合作國家之一。

陳玉如認為,癌症研究的跨國分享非常重要,因為即使是同一種癌症,也會因為地域、人種及生活型態而有所差異,因此預防、檢測、治癌和預後方式可能不同。

陳博士發揮善於溝通、整合資源的人格特質,整合學術、政府資源及與醫院臨床合作,建立東亞第一個肺癌之蛋白基因體大數據,解析亞洲不吸菸肺癌患者的致病機制,開發新穎癌症精準醫療策略。該計畫利用深度蛋白質基因體技術和多體學數據整合分析,解析台灣不吸菸病人與西方不同的基因突變特徵、尋找內生性與外在環境致病機轉,並發現癌症早期出現的類晚期蛋白質分子特徵,為全世界第一個完整剖析東亞肺癌的研究。研究論文已發表於頂尖期刊《細胞》(Cell),並榮登當期封面,享譽國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玉如博士曾任中研院化學所所長,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所長;於 2019 年獲選全世界最大的國際性蛋白質體學術組織(HUPO)理事長,為該組織 20 年來最年輕,更是亞洲第一位女性理事長,為台灣爭取第 15 屆世界蛋白體組織會議及亞太蛋白體組織會議;2020 年受邀為分析化學領域排名第一國際期刊 Analytical Chemistry 的副主編至今,是台灣有史以來唯一獲此榮譽職位者。她也見證了各國代表在台灣宣示啟動癌症登月計畫之歷史時刻,協助台灣成為質譜學及蛋白質體學社群交流重鎮。

陳玉如博士的學術歷程及成就凸顯了唯有基礎數理研究的突破,方能以創新的分子視野揭露人類複雜疾病的成因與進展,開啟生醫學界及產業發展新穎癌症檢測的新策略。

  • 不設限、敢冒險,學習與溝通打通一關又一關

年少時喜愛作家三毛的陳玉如博士,從國中開始即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大學時期曾一度憧憬寫作的美好世界,成為科學家後,「寫作基因」帶給陳玉如博士敢於想像與冒險的念頭,讓她從設計質譜儀到分析 DNA,進而再挑戰以質譜儀開發更好的蛋白質體分析法,從摯愛的化學與跨領域到應用面、執行癌症醫學相關研究。

陳博士笑著說:「科學研究也是一種寫作,陳述一個完整的故事,讓人願意讀下去。」

除了如寫作敘事般建構規劃與想像,陳博士在研究上也發揮她善於溝通的特質,陳玉如博士表示,癌症研究是整合型的分析,需要蛋白體和基因分析技術、資訊分析、臨床醫學等各領域的專家跨領域合作,但要整合這麼多領域的領袖談何容易?陳玉如努力學習基因,並理解臨床醫師想問的問題及研究基因體學的科學家在做什麼,然後一起把基因和蛋白質的數據、以及臨床症狀整合、連貫起來,並不斷與不同領域的專家溝通,讓彼此互相了解,才打通一關又一關,取得研究成果。在學生眼中,積極熱情、樂於學習且執行力高的陳博士,是他們的精神領導,也是像媽媽和朋友的溫暖存在,永遠抱持正向開放的態度,鼓勵並協助他們堅持直至成功。

「新秀獎」得主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林俐暉研究員

  • 用光學及電波望遠鏡觀測宇宙奧秘,她是入選台灣女科學家新秀獎的首位天文學者

林俐暉博士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擔任研究員,研究著重在大尺度環境對於星系演化的影響,包括星系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星系團中星系的性質。利用多波段的天文觀測,有系統地探討星系與星系碰撞的頻率、星系交互作用期間對於恆星形成之效應,以及星系碰撞與大尺度環境的相關性。

而近年來,林俐暉博士結合地面最大電波望遠鏡 ALMA 以及光學史隆巡天計畫第四代的「艋舺」(MaNGA)觀測計畫,領導近三十位國際天文學家,進行 ALMaQUEST(ALMA-MaNGA QUEnching and STar formation)的國際合作計畫。林俐暉博士是第一位入選台灣女科學家新秀獎的天文學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當你覺得別人都很厲害的時候更應該欣喜,表示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這個世界可以更好!」正向態度讓她隨心選擇不設限

受雙親為物理學者的家庭環境薰陶,林俐暉博士雖自小接觸物理領域,但林博士的志向卻未因此設限。學生時期的她,除了是數理資優生,也喜歡古典文學,兼具理性與感性的她,一路從探索物理科學、宇宙星系到中國文學,累積了廣泛的興趣,豐富她的人生,也讓她對下一代的教育,延續原生家庭保持自由且開放的態度。此外,林博士分享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話:「當你覺得別人都很厲害的時候更應該欣喜,表示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這個世界可以更好。」對林博士來說,有學習典範是科研路上一件很棒的事情。

近年來,林俐暉博士擔任台灣物理學會女性委員會的成員之一,為培育下一代女性科學家盡一份心力。她鼓勵有志從事科學的女性學子,除了培養足夠的熱情和興趣,更重要的是,永遠保持正向的態度。她特別感謝同事的支持,讓她投入家庭的同時,仍然可以從事研究工作。

林博士談到,期望將台灣萊雅致力推動多元共融、堅信多元化與包容性的企業精神也帶入學術界,有朝一日讓所有的女性研究員,都能無後顧之憂地投入科研工作。

「新秀獎」得主 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電子工程學研究所胡璧合副教授

  • 讓人類的世界更加安全便利,她獲台積電張忠謀親自頒獎

「你在英雄電影裡看見的未來高科技,就是我們想做的事情!」胡璧合博士的研究領域為前瞻奈米電子元件及記憶體電路設計,透過元件及電路的共同最佳化,使下世代電子元件及記憶體電路表現高密度、低功耗及高能效等特性。

談到最難忘的學術成就,胡博士於交通大學智慧型記憶體及晶片系統實驗室擔任助理研究員期間,擔任國科會計畫主持人,研究鍺通道鰭式場效電晶體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之讀取寫入輔助電路設計,於 2014 年獲得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頒發博士後研究員半導體獎,並由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博士頒發,該獎項給予胡博士在學術研究旅程中莫大的鼓勵。

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的支柱與優勢產業,為國家經濟與安全的基石。胡博士於頂尖國際會議及重要國際期刊的發表,展現其團隊豐沛的研究能量,研究成果具學理創新及前瞻性。在產業發展部份,胡博士持續與台灣半導體科技公司執行產學合作計畫,透過加強學界與業界的接軌,在電子元件及記憶體領域持續研發創新,共同培育未來半導體產業高階人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她是科學家,也可以是三寶媽!

胡璧合博士出生於台灣彰化,父母皆從事傳統產業。她感謝母親與婆婆的大力支持,讓她可以在孩子幼年時當假日母親,平日則全心投入研究工作。胡博士分享:「我們一直在做調整,在孩子2歲後接回身邊,由先生負責孩子上學,再由我接送放學,在實驗室,把兩張椅子併在一起,小孩也可以睡午覺。」這是身為女科學家,努力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的生活面貌。

累積在中央大學與台灣大學任教的經驗,胡博士發現,碩士畢業後,許多學生會選擇投入產業端工作,繼續攻讀博士的人則越來越少。即使支持學生未來發展的選擇,但多數碩士人才都投入業界的情況也形成隱憂:「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有良好的發展環境,但需要有人不斷做研究找出方向,才能往前帶動整個市場持續蓬勃發展。」

另一方面,胡博士觀察到女性在成績和研究表現上都非常好,鼓勵女學生應保持自信和平靜的心態,關注自身的狀態和成長。同時也鼓勵女性加入實驗室,相信女性細心的特質,可以帶動實驗室的工作氛圍越來越好。

孟粹珠獎學金:中央大學物理研究所博士班謝妮恩同學

  • 研究一氧化碳冰晶光脫附作用,她為天文學界提供嶄新視角

謝妮恩同學於大學三年級即進行星際冰晶在真空紫外光與 X 射線照射下的光脫附作用與光化學反應之專題研究,並在天文學相關議題研究上的表現卓越,於 2019 年獲得科技部博士生千里馬計畫與台西計畫的補助,前往西班牙馬德里皇家天文生物研究中心進行訪問研究。

期間,她師承 Dr. Muñoz Caro 進行二氧化碳紅外光譜之詳細探討,提供完整光譜數據庫與星際冰晶生成溫度歷史之參考,對於天文觀測中的分子結構標定是不可或缺的。2022 年,以第一作者身分發表論文,建立一個描述生長溫度對於一氧化碳冰晶光脫附作用影響的模型。此模型指出分子的真空紫外光吸收截面、能量傳遞深度、單層冰晶的光脫附貢獻量與有效表面積等參數須同時考慮,方能提供冰晶分子光脫附一個嶄新的視角。

謝妮恩博士展現優秀的團隊管理能力,協助指導多名碩士生和專題生,帶領團隊解決研究上的難題,並逐一完成論文。謝博士參與研討會的經驗豐富,除了台灣物理年會之外,也在國際研討會上多次獲選為口頭報告講者,曾於 2020 年第五屆亞洲分子光譜年會榮獲 LiHong Xu Award 之殊榮。優異的研究成果榮獲 2019 年吳健雄獎學金及 2021 年中技社科技獎學金(研究組),在學生眾多的理工領域獲得這份殊榮實屬不易,更是對於謝博士的一大肯定與鼓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16 年來,本獎項共表揚傑出獎及新秀獎共計 49 位優秀台灣女性科學家,包括 2 位前、現任中研院副院長、多位中研院院士及大專院校教授及研究中心研究員等。

根據教育部的數據顯示,女性投考科學類組的比例持續成長,從 2007 年到 2021 年,大專院校科技類女學生占比上升了 5.5%。然而在男女受教權均等的台灣,女性投入科研領域成為科學家的比例,與全球女性科學家占比同樣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性別比例尚有很大的差距,因而仍需要持續推動鼓勵女性參與科學,盼透過「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鼓舞更多有志科學的女性投入科研,促進科學界多元發展,加速台灣科技精進。

了解更多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2023 年第十六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簡介


[1] 依據遴選辦法規定,按公元單雙數年,交替輪選物質科學、數學、與資訊科學領域(公元單數年)或生命科學(公元雙數年)領域的傑出研究者。今年為公元單數年,本屆各類獎項得主皆從「物質科學、數學、與資訊科學」領域的女科學家中選出。

PanSci_96
1217 篇文章 ・ 214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5
0

文字

分享

0
5
0
台灣第一位女醫師!培養無數助產士的台中之母——蔡阿信
PanSci_96
・2023/02/01 ・3144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Peggy

說到「阿信」這個名字,你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是誰的身影?是超長壽日劇中那位不屈不撓的堅毅主角?還是五月天裡面那位一開口就嗨爆全場的主唱?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個「阿信」,不僅是台灣第一位提倡限制生育、救治無數貧苦病人的仁醫,更培育了無數助產士、與學生合力接生了大半個台中的人,被譽為「台中之母」。

「台灣第一位女醫師」、「台中之母」——蔡阿信。
圖/維基百科

這位帶領台灣婦產科領域邁向新階段,間接影響了數代人的傳奇人物,便是「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

天生反骨,靠實力拚上東京女子醫專

蔡阿信出生於 1899 年日治時代的萬華,雖然看起來非常文靜乖巧,實際上卻是個非常有自己的想法、且十分願意堅持的人。比如說,當大家都在吃飯睡覺打東東的年紀時,11 歲的蔡阿信就自己努力跟母親爭取進入台灣第一所女子中學「淡水女學校」(台灣北部長老教會女學堂),以全校最小的年齡,成功成為了該校第一屆的學生。

台灣第一所女子中學——私立淡水高等女學校。圖/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18 歲畢業後,經女校老師鼓勵蔡阿信更下定決心前往日本醫校進修,頂著母親的反對、鄰居的閒言閒語,最終在日本「立教高等女學校」修習兩年日文之後,如願考上日本唯一一所「東京女子醫學專門學校」(現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學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別人越反對,越激起她的決心,非達目的,不肯罷休。」

其實,蔡阿信固執的個性,從更小的時候就看得出來。在她 5 歲時,由於生父去世,家境陷入困頓,母親曾將阿信送給一對牧師夫婦當童養媳,但阿信小妹妹呢,偏不要乖乖聽話,靠著雙腳自己從大龍峒一路走回艋舺,這麼來回跑了幾次之後,養父母終於招架不住,把她送回了原本的家。

正是靠著這樣「不太乖」的態度,蔡阿信走出了一條前無古人的路,踏上了赴日習醫之旅。

學成歸國!打破傳統框架的台灣首位女醫師

醫科大學的課業十分繁重,蔡阿信咬牙堅持,幾年下來背了幾百種人體相關的拉丁文名詞,度過了無數個與屍體相伴的夜晚,終於在 1921 年學成歸國。

我們普通人的畢業可能是吃吃謝師宴啦、拍拍照啦,可蔡阿信的畢業,卻是一大群記者守在基隆港夾道歡迎,更以「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斗大報紙標題來形容這位剛出爐的畢業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記者們可不是在故意炒新聞,而是台灣第一位日本科班出生的女醫師實在是太過難得。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大多數人仍然普遍懷抱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想法,更會用裹小腳(還好阿信逃過了這項折磨)、童養媳等等習俗去規範和限制女性發展。

在這樣的風氣下,許多女生根本不曾獲得讀書的機會,而即便是讀了書,也容易受性別刻板印象影響,認為男生就應該當醫生、當警察,女生就該能當護士、當老師。更別提當時的「雙軌學制」從中學起就依據性別將學習內容分流,讓男生著重學習理科與工藝、女生著重學習家政與美育,逐步打造「男子要成為國家棟樑、女子要成為賢妻良母」的套路。

而蔡阿信的存在,卻打破了固有的框架,開了女性學醫的先河,也讓許多人意識到女性還有許多不同的生涯選擇。

同理且慈悲,清信醫院救治無數艱苦人(kan-khóo-lâng)

蔡阿信於 1924 年與「台灣文化協會」的成員,為著名的民族運動人士彭華英結婚,一開始先在台北開設婦產科醫院,之後 1926 年 6 月轉在台中成立了「清信醫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收診金的規矩是這樣的:富者多收,貧者少收,赤貧免費。赤貧除了免費,往往還會附帶贈送嬰兒衫、煉乳等等物資。這樣俠義精神,除了為阿信換來了很多雞鴨魚肉和蔬果(誤),更是讓許多弱勢族群得到了救治的機會。

清信醫院產婆講習生募集廣告。圖/維基百科

不僅如此,蔡阿信還秉持著「獨接生不如眾接生」的精神,在醫院成立了「清信產婆學校」,每半年招收 30 個學生,為期一年,讓學生們邊上課還能邊在醫院實習。就這樣每年培育出 5、60 名助產士,不僅為許多台灣婦女提供了就業機會、打破了看診時原有的語言隔閡,更是大幅度降低了產婦和胎兒死亡率。

學校營運的10 年間,蔡阿信共計培養出了 500 名左右的助產士,默默達成了「整個城市的助產士都是我的學生」的成就。為了獎勵她在醫療上的貢獻,日本更是連續多年頒發了「獎勵私立產院」的賞金給她。

不過,平平是醫生,為何阿信感覺特別「有愛」?這或許是源自於她剛畢業後的一段經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阿信當年剛歸國時,擅長的婦科專業剛好沒有醫院開缺,只好轉而到眼科實習。指導醫生給阿信的第一項作業,便是「蒙著眼睛在床上躺三天」,為的是體驗失明者的生活。或許是這一場「震撼教育」,讓阿信學到了同理與同情,更影響了她往後數十年的行醫方向。

1934 年,清信醫院產婆講習修業留影(紅點為蔡阿信)。圖/維基百科

二戰後長期旅居國外,基金會遺愛人間

雖然阿信將醫院經營得有聲有色,但二戰爆發後,台灣也被捲入其中,許多家長擔心女兒學醫之後恐怕會被徵召上戰場,習醫的學生便越來越少,也連帶影響了醫院經營。阿信於是收起了醫院,在 1938 年前往美國遊學,除了在哈佛等大學進行研究外,她也曾赴加拿大訪問;在戰爭期間,則被加拿大政府委派至日僑集中營擔任駐營醫師。

戰後蔡阿信雖然順利回到台灣,卻在政治動盪下決心移居海外,1949 年與英裔加籍的吉卜生牧師再婚後,1953 年起便定居於加拿大,在享受退休生活的同時,從事著社會服務的工作。

在伴侶過世後,阿信從自身體會出發,以畢生積蓄與朋友在台灣共同成立了「財團法人至誠社會服務基金會」照顧喪偶的婦女。直到現在,這個基金會仍在持續運作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中之母、助產士之師、台灣第一位女醫師……我們後世的描述中,在蔡阿信的身上貼滿了各式各樣的標籤,但她的一生,其實就是場撕掉舊有社會標籤的馬拉松。正是這樣無視框架又充滿人文關懷的心,讓蔡阿信活出了與眾不同的故事。

參考資料

  1. 成令方,性別、醫師專業和個人選擇:台灣與中國女醫師的教育與職業選擇,1930-1950,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02。
  2. 台灣醫界人物百人傳
  3. 台灣第一位女醫師 – 蔡阿信
  4. 破繭薪女性–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
  5. 台灣第一位女醫師有多神?七歲能背千家詩、打敗日人考上醫學院…也許你阿嬤也被她接生過
  6. 台灣女人的故事!台灣首位女醫師蔡阿信展神童天分…不顧家人反對逆天改命成仁醫|呂捷 張齡予主持|【呂讀台灣完整版】20200531|三立新聞台
  7. 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的故事【民視台灣學堂】這些人這些事 2019.04.17—盧俊義
  8. 漫話科技_蔡阿信篇
PanSci_96
1217 篇文章 ・ 214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