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先懂狗狗的行為,再與狗一起生活吧! ——《窩抱報 Vol.10》

窩窩_96
・2017/12/22 ・3219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67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記者/朱翊瑄 、編輯/蘇于寬、設計/馬劭妤|窩窩

編按:本文轉載自友站窩窩|育|請先懂狗,再與狗一起生活吧! — 動物行為專家戴更基專訪,喜歡的話歡迎以行動支持喔:D

幻想不等於事實,請把你的內心小劇場關起來

當有一天你回到家中,一進門地上都是便尿,腎上腺素上升的你大吼著:「誰搞的?」然後狗就躲起來了。你認為這是什麼情況?「你看他知道他做錯了!」這是你認為的,但真的是這樣嗎?有沒有可能只是狗狗覺得你看起來好可怕,想躲著你呢?

他是真的知道錯,還是覺得你很可怕呢?source:GoodFreePhotos

我們常習慣用人的思維去解讀狗狗的行為:「你看,他在笑!」「他聽得懂我在說什麼!」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們的大腦在判斷事情時,決定性的影響是經由你過去的生活經驗而產生的結果,而這個結果有可能會是錯的。

判讀狗狗的行為或情緒時,若並非真正瞭解或是學習過動物行為學,單憑個人的認知或情感所做的判斷,往往並不會是正確的事實,而是誤判或一廂情願的人本思維;不但對狗狗行為教育沒有幫助,還可能越做越糟。所以,行為訓練的第一步,就是拋掉以往我們對狗狗們的慣性思考,用正確的知識,觀察與領會你家狗狗的內心世界。

問題行為V.S.行為問題。(可以點擊看大圖)圖/窩窩

訓練狗狗之前,我們該知道哪些事?

你與家中狗狗都是怎麼互動的呢?回到家後熱情的撲向你?想散個步結果是追著牠滿街跑?狗狗會依循著本能展現行為,但當牠走進你的生活開始,就必須學會與人類一起生活的方式。一隻受過行為訓練的狗狗,不但可以讓你們共同生活變得更簡單,更能避免生活中的突發危險:例如撲倒小孩或老人,或是在馬路上亂竄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訓練並不是要讓狗服從,而是讓狗狗透過你的引導,一起學會與人共處的方式;並且需要持續不斷反覆的練習。任何時候都是訓練的好時機:吃飯、散步、遊戲、甚至是幫牠洗澡、帶牠去醫院等。將行為教育無時無刻落實在生活中,狗狗會學得更快更好,也能與飼主培養感情與信任。

什麼是社會化?

還記得當時抱著可愛的牠回家,毛茸茸又小小的腦袋探出紙箱,不斷地探索著一切的景象嗎?狗狗從幼犬時期,睜開眼睛那一刻起就開始學習,累積他的生命體驗。比方說是否有過被人撫摸的感受、聽過電鈴、車流的聲響、看過各類物品、去過各種地方等等,這些都是社會化的過程。

幼犬四個月大前接觸越多不同的事物,社會化程度就會越高,並且會影響成犬之後的行為,以及適應人類社會的程度。社會化不足的狗狗,不代表他沒有學習與人類生活的能力,而是我們在飼養前必須有足夠的認知,這類型狗狗需要付出更多耐心與時間去引導,更不能輕易放棄牠。

社會化指個體對社會的認知與適應,通過個體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而實現,是一個逐步內化的過程。人從出生即進入社會環境,須透過各種人事物的刺激與相互作用,使之學習成為一個符合社會行為規範的成員。參考來源:MBA智庫百科

透過使幼犬社會化,能夠幫助他們更加適應社會環境。圖/pxhere

快樂才是建立雙贏生活的不二法則

如果學習可以充滿快樂,何樂不為呢?狗的一生中,除了受到母親,遺傳及賀爾蒙的影響外,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學習,是透過親身經驗。當牠從你身邊獲得快樂、正面的經驗越多,自然願意接近你,正向訓練即是運用這樣的原理,也是引導狗狗最輕鬆且有成效的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向訓練的用意是讓狗狗自己願意靠近,牽繩的作用是保護牠在街上的安全,並不是拉扯牠,也因此,訓練中的狗狗是充滿自信的,且學習與互動的意願高。圖/窩窩

舉例來說,早期傳統訓練師在訓練腳側隨行時會使用P字鍊,只要狗狗沒有貼著腳邊走,訓練師就會拉扯鐵鍊,甚至處罰,狗狗會因為不舒服或是害怕而會貼著訓練師走;如果今天換一種方式,我們同樣訓練腳側隨行,但是走歪了一點也無所謂,當狗狗靠近一點時我們就表現的很開心,牠也會感到很開心,並獲得獎勵,牠自然而然就會靠過來了。

兩種訓練雖然達到的結果看起來是一樣的,狗狗的心理卻是差異很大的,接受第一種訓練的狗狗生活中是充滿壓力並害怕犯錯的;更可能因為害怕停止學習、對人產生不信任感、或引發行為問題;而接受正向訓練的狗狗是充滿自信,並感到放鬆自在的。

P字鍊是一種具有縮緊功能,一體成型的牽繩,多用於狗狗訓練時,當犬隻激動暴衝時會牢牢縮緊喉部造成不快感,藉此抑制犬隻暴衝行為。市面上有皮質、尼龍、鐵鍊、甚至有加裝倒刺的各種款式,因牽繩長相似英文字母P字而取名之。

正向訓練看似容易,實務操作上卻需要經驗累積。若你今天閱讀了戴醫師的教學跟著一步步做,卻進行三次以上都沒有成功,建議你先停止訓練,尋找有認證的專業訓練師重新學習,否則很有可能會先讓家裡的狗狗學到錯誤的東西,日後的矯正將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

快樂乃是學習的唯一途徑。/825545@pixabay

處罰行不行?沒有教不會的狗狗,只有不會教的主人。

請先思考一下,處罰是否真的能解決問題。有一輛車子開過去,你的狗狗衝出去吠叫,你把牠罵一頓之後牠回來了。這時你覺得狗狗腦袋裡在想什麼?你覺得牠真的懂「我不應該追車?」還是「我剛剛追時一個小朋友跑出來才被你罵,是那個小朋友害我的?」「我跑太慢了!沒咬那個人所以你兇我?」你無從得知牠學到了什麼,而問題依然存在。處罰只能當下抑制狗狗的行為,你認為他懂了,他其實只是害怕,也無法明白自己哪裡做錯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者,處罰可能會產生其他問題,例如:狗狗可能變的很怕你,不願意互動與學習;因恐懼的累積產生行為問題、甚至演變成攻擊行為;你的處罰弄巧成拙變成牠的獎勵,使問題變得更加遽等,反而使問題變得更複雜。處罰絕對不會是你的選擇,當問題行為發生時,你應該先嘗試改變自己,並學習正確的方式去引導牠。當牠開始做對並獲得鼓勵的時候,自然不會犯錯了。簡單來說,如果牠覺得待在你的身邊充滿樂趣與好處,牠又怎麼會衝出去追那台車子呢?

正向訓練看似容易,實務操作上卻需要經驗累積。若你今天閱讀了戴醫師的教學跟著一步步做,卻進行三次以上都沒有成功,建議你先停止訓練,尋找有認證的專業訓練師重新學習,否則很有可能會先讓家裡的狗狗學到錯誤的東西,日後的矯正將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圖/pxhere

未馴化的狼,一天中大約80%以上的時間都在進行狩獵,而生活在人類家中的狗狗,一天中卻有80%以上的時間在發呆與睡覺,你覺得這樣的狗兒快樂嗎?許多飼主常忘了,這個被我們喚作毛小孩的寶貝,體內仍擁有著動物的天性,除了吃,牠還需要嗅聞、奔跑、狩獵等符合本能的生理需求。正確的行為教育,除了幫助狗狗學習,也可藉機滿足狗狗的這些需求。但最重要的一點,是飼主願意投入足夠的時間與陪伴,牠們才有機會成為一隻自信快樂,並擁有豐富生活的狗狗。

讓我們的狗狗都變的快樂而有自信吧。圖/pxhere

本文轉載自 窩抱報vol.10 《與狗一起生活。》,原文為 |育|請先懂狗,再與狗一起生活吧! — 動物行為專家戴更基專訪

文章難易度
窩窩_96
5 篇文章 ・ 6 位粉絲
動物的世界,就是人類社會的縮影,關乎牠的事,就關乎你跟我的生活與未來。窩抱報的使命,是透過與你我切身相關的動物議題探討,來反思人類與世界共存之道。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鑑識故事系列:狗咬狗,滿嘴…mtDNA
胡中行_96
・2023/08/14 ・1957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愛犬慘死,兇手逍遙法外。縱然不是每個人都如電影《捍衛任務》的 Johon Wick,身懷絕技,謀求私刑正義;[1]透過科學管道,至少可以討個答案,獲得心靈平靜。義大利某隻母的傑克羅素㹴(Jack Russell Terrier),橫屍寵物旅館的院子,得年 8 歲。犬舍的網子破裂,有向內拉扯的痕跡。寵物旅館老闆養的3隻荷花瓦特犬(Hovawart),嫌疑重大;然而事後到場的獸醫,卻認為野生狐狸或海狸才是罪魁禍首。傑克羅素㹴的主人心有不甘,遂找上波隆那的一所動物疾病預防研究機構(L’Istituto Zooprofilattico Sperimentale della Lombardia e dell’Emilia-Romagna)。[2]

非當事傑克羅素㹴。圖/Oskar Kadaksoo on Unsplash

解剖狗屍

這隻傑克羅素㹴死後,在日均溫 7 °C 的環境,被擱置 18 到 20 個鐘頭。接著於 − 18 °C 的冰庫裡,凍了 1 個月,才被研究機構拖出來驗屍。從外觀看來,牠生前的健康狀況良好。不過,毛皮沾血,且有 14 道 7 至 10 公厘,略呈橢圓,邊緣清楚的咬傷,分佈於頸、肩、胸、肋弓、大腿(照片)和鼠蹊。另外,腰部還有個 10 公分長,2.5 公分寬的大傷口。剝掉狗皮後,可見創傷頗深:左邊頸、胸的肌肉浸潤於血中;胸腔與腹腔內,也有輕微出血;肋間肌、肋膜及腹壁穿孔;並有一根肋骨骨折。綜合以上,牠顯然死於咬傷穿透胸部,[2]使空氣在肋膜腔中累積而壓迫肺臟,[3]所導致的氣胸(pneumothorax)。[2]那麼究竟是什麼動物如此殘暴?

nDNA vs. mtDNA

兇手遺留在死者身上的 DNA,是指認身份的好線索。[2]細胞中的細胞核(nucleus)和粒線體(mitochondria)都含有 DNA,[4]分別簡稱為 nDNAmtDNA,兩者並不相同。以人類為例,前者包含從雙親得來的 2 至 3 萬個基因;後者則有 37 個,主要遺傳自母親。[5]分析 nDNA 的短縱列重複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也就是一些鑑別度高的小片段;[4]或是單核苷酸多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即DNA序列中單一鹼基的變異,[6]便能辨識個體。[2]

以此案來說,最理想的作法,當然是從㹴犬身上的咬傷取樣,分析 nDNA,再比對兇嫌的樣本。可惜屍體於運送的過程中,大概已經受到汙染,驗了也未必準確。再加上寵物旅館的老闆,絕不可能讓3隻荷花瓦特犬配合調查,這個辦案方向根本毫無希望。[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數根 5 到 10 公分不等,顏色有深有淺的毛髮,不僅卡在死者的牙縫裡(照片),還纏於腳掌上。它們出現的位置奇怪,長得又跟梗犬的不同,或許正是來自兇手。儘管鑑識採集的毛髮時常不帶毛囊,[2]而髮幹的 nDNA 含量又極低,不過會有相當充足的 mtDNA,[7]可以辨識物種。於是,鑑識人員挑了最長又最完整的 4 根送驗。[2]

死者的腳掌,纏著兇嫌的毛髮。圖/參考資料 2,Figure 3(CC BY 4.0)

狼 vs. 犬

毛髮 mtDNA 分析的結果,顯示其來源非狼即犬,才不是獸醫瞎說的狐狸或海狸。如果進一步由傷口位置,回推攻擊方式,嫌疑範圍又會縮得更小:[2]

(Canis lupus)作為掠食者,攻擊講求效率。最好不太耗費能量,便獵得豐美肉食。特別是遇到傑克羅素㹴,這種小型犬的時候,會朝頸部直接咬死,然後狼吞虎嚥。此外,該寵物旅館附近,沒有狼出沒。[2]

相對地,(Canis lupus familiaris)打起架來,才會全身從頭到尾胡亂咬。好不容易把對方搞癱了,卻放著全屍一口沒吃。因此,本案的兇手應該是中、大型犬,而且當時有機會與死者接觸的,唯有那 3 隻毛髮長度和顏色,與證物完全吻合的荷花瓦特犬。[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非當事荷花瓦特犬。圖/Oxborrow on Wikimedia Commons(Public Domain)

身後貢獻

鑑識團隊完成狗主人託付的任務後,撰文介紹將 mtDNA 的細胞色素 b 基因(cytochrome b gene),放大並定序,最後確認物種的細節。[2]雖然不曉得他們的努力,是否有助司法公道,但是好歹已為學術研究貢獻心力。天下蒼生多少默默無聞,死後被立碑著傳的又有幾個?一隻備受寵愛的傑克羅素㹴,能榮登學術期刊,也算不枉此生。

  

參考資料

  1. John Wick’. IMDb. (Accessed on 02 AUG 2023)
  2. Roccaro M, Bini C, Fais P, et al. (2021) ‘Who killed my dog? Use of forensic genetics to investigate an enigmatic c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135, 387–392.
  3. McKnight CL, Burns B. (15 FEB 2023) ‘Pneumothorax’. In: StatPearls.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4.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ervices and Public Protection. ‘Nuclear DNA’. U.S. Connecticut’s Official State Website. (Accessed on 01 AUG 2023)
  5. Storen R, Smith E. (11 JUN 2021) ‘Mitochondrial donation in Australia.’ FlagPost by Parliament of Australia.
  6. Gunter C. (01 AUG 2023)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U.S.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
  7. Tridico SR, Koch S, Michaud A, et al. (2014) ‘Interpreting biological degradative processes acting on mammalian hair in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which ones are taphonomic?’.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812014175520141755.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1

3
2

文字

分享

1
3
2
狗用來標記地盤,老鼠用來求偶,但人類很可能沒有?神奇的化學分子費洛蒙——《完美歐姆蛋的化學》
日出出版
・2023/01/01 ・1841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以傳染的「興奮感」:費洛蒙

費洛蒙是一種非常大的分子,會從動物體內散發出來並影響其他動物身體的行為。

這種物質當初是在 1959 年由德國生物化學家阿道夫.布特南特(Adolf Butenandt)發現, 這位科學家在二十年前就因為首次合成出性激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說他是化學界的搖滾巨星都還不足以形容他的貢獻。

阿道夫.布特南特首次合成出性激素。圖/wikipedia

他的研究發現,費洛蒙的功能和激素一樣,但是只對附近的相同物種個體有效。

舉例來說,如果動物 A 在動物 B 附近釋放出性費洛蒙,動物 B 的身體會吸收這些分子,整體行為也會受到影響。這其實代表動物 A 具有像丘比特的能力,只不過用的不是箭,而是分子。

基於以上的原因,費洛蒙有時會被稱為「環境激素」(eco-hormone),因為這類分子的運作方式就像是體外的激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和激素相同的是,費洛蒙有各式各樣的結構。有些分子非常小,有些則相當大,不過全都是揮發性分子,這表示分子在特定條件下會輕易蒸發。揮發性物種通常很好辨識,因為會帶有強烈的氣味(像是汽油或去光水)。

汽油帶有強烈的氣味。圖/pixabay

研究人員決定把這種分子命名為費洛蒙(pheromone),是因為字面上的意思是「轉移興奮感」,而這正是費洛蒙的功能。

動物間的費洛蒙功用

強大的費洛蒙分子可以傳送幾種不同主題的訊號給附近的同類,例如食物、安全狀況或者性。舉例來說,螞蟻會在巢穴和食物之間的路徑散發費洛蒙,來通知彼此食物來源在哪裡。

狗在散步時對消防栓撒尿是為了標示自己的領域,這時釋放的就是領域費洛蒙。就連雄鼠也會散發出性相關的費洛蒙來吸引雌鼠,同時也會導致附近的雄鼠變得更有攻擊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狗在散步時對消防栓撒尿是為了標示自己的領域,這時釋放的就是領域費洛蒙。圖/pixabay

那麼人類呢?

人也會散發出任何一種類型的性費洛蒙嗎?

出乎意料的,人類不會散發任何一種形式的性費洛蒙。不過我們自以為有費洛蒙的原因在這裡:1986年,溫尼弗雷德.卡特勒(Winnifred Cutler)發表的研究宣稱,她成功分離出第一種人類性費洛蒙。

在這項研究計畫中,她蒐集、冷凍並解凍來自幾位不同對象的性費洛蒙。一年之後,她將這些分子塗在許多女性受試者的上唇,接著便宣稱她觀察到和大自然的動物類似的結果。

事實上,卡特勒的研究完全是一派胡言。她根本沒有分離出人類性費洛蒙;而只是把奇怪的氣味塗在隨機受試對象的上唇,其中包括——請做好心理準備——腋下的汗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與其說是分離出純費洛蒙,不如說她蒐集的是人流汗時排出的電解質,而且還抹在別人的臉上。

與其說是分離出純費洛蒙,不如說她蒐集的是人流汗時排出的電解質,而且還抹在別人的臉上。圖/pixabay

直到今天,卡特勒的噁心科學研究還流傳在網路上的各個角落,這表示如果有人在 Google 上搜尋「人類性費洛蒙」,就會和得到一堆錯誤資訊。有些研究人員堅信我們總有一天會發現性費洛蒙,不過在這本書出版的當下,科學界尚未找到任何人類性費洛蒙。

一直以來有不少相關研究在執行和重複進行,也盡可能針對各種變數進行調整,而所有的研究團隊都得出相同的結論: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大概沒有性費洛蒙。

但人類有史以來就是這樣嗎?如果大多數的其他哺乳類都有性費洛蒙,包括兔子和山羊,為什麼我們沒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答案其實意外簡單:人類學會了溝通。

我們可以用語言(和蠟燭……還有性感內衣……)告訴伴侶我們有興趣滾床單,而雪貂則必須往理想交配對象的方向散發性分子。

——本文摘自《完美歐姆蛋的化學》,2022 年 12 月,日出出版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所有討論 1
日出出版
13 篇文章 ・ 7 位粉絲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鑑識故事系列:命根子沒了?!狗咬或自宮?
胡中行_96
・2022/11/14 ・2064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義大利,有一名長期酗酒的 81 歲老翁,罹患肝硬化和心血管疾病,曾經腦出血,臀部有褥瘡。癡呆症解開了禮教的束縛,是為性抑制解除(sexual disinhibition),於是老翁在性方面較為灑脫;而被害妄想(persecutory delusions)則令他無故惶恐,偏好在枕頭下藏刀防身。平時與他相伴的,是一條未結紮的混種公狗。不過牠身形嬌小,[1]大概無法帶來安全感。

2001 年九月某個早晨的 11 點半,老翁意識不清,躺在庭院的血泊之中。身上僅穿內衣,底緣沾著些許血漬,受傷的下體鮮血淌流。發現他的照顧者立即叫救護車,並知會老翁的親戚。趕來的急救人員,注意到老翁雖然性器與下腹有血,手掌和手臂倒是乾淨。調查人員抵達時,數名親戚早已率先到場,也不曉得有無亂動東西。現場沒有太多血液,更找不到兇器,或是掙扎、竊盜的痕跡。連枕頭下的刀,都不知道哪去了。既然老翁就醫,他的狗便得去住收容所。小狗在途中嘔吐,穢物被打包送驗。 [1]

1.膀胱;2.恥骨;3.陰莖軸;4.海綿體;5.龜頭;6.包皮;7.尿道口;8.乙狀結腸;9.直腸;10.精囊;11.射精管;12.前列腺;13.尿道球腺;14.肛門;15.輸精管;16.附睪;17.睪丸;18.陰囊。圖/Tsaitgaist on 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3.0)

搶救

在醫院急診室裡,昏迷指數、血壓及血紅素,都低於正常標準的老翁,被插管並推進開刀房。手術團隊為他清創,縫合海綿體,重建殘餘的尿道球腺,再插上尿管。接著轉至加護病房,輸血、施予氧氣,並打強心針。[1]遺憾入院兩天後,他還是離開了人世。[1, 2]

死因

陰莖損傷而失血致死的案例,實為罕見。老翁年邁,傷勢嚴重,以及原本就欠佳的健康狀況,都是不可排除的因素。死後翌日驗屍,法醫認為老翁死於去勢造成放血,進而導致的缺氧缺血性腦病變(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1]那麼「去勢」到底如何發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Karsten Winegeart on Unsplash

狗啃?

小狗嘔吐物的化驗結果,顯示裡頭摻雜牠主人的陰莖組織。[1, 2]然而,光是曉得命根子進過狗胃,並無法證明是牠啃斷的。畢竟小狗說不定只是巧遇斷肢,咬起來品嚐。這時候就要參考其他證據,來做判斷。由於老翁是在醫療介入後身亡,因此無法從其下體採集小狗的唾液DNA,或是做咬痕跟牙齒的比對。除此,區別治療和其他行為留下的生理改變,也是別具挑戰。在這種情況下,閱讀病歷紀錄格外重要。[1]

根據負責手術的外科醫師描述,老翁陰莖傷口的下緣整齊;上緣卻呈現不規則的鋸齒狀,且有皮下出血的抓痕。換句話說,下面為銳器所傷;其餘的則狀似被狗襲擊。法醫在驗屍時,也再次肯定死者右髖關節、右鼠蹊部和左大腿內側,的確都有平行的長條狀傷痕。(驗屍照,請慎入。)[1]

下一步,便要推演事情發生的順序,並且判定小狗是否有罪。首先,狗在攻擊的時候,犬齒通常會刺穿對方的皮膚,留下孔洞;其他牙齒咬入肉裡;同時頭部擺動,以撕裂組織。再來,狗必須先把人弄倒,才能傷害後者較高的身體部位。此案中,老翁的下肢缺乏咬痕,全身也無抵禦的創傷。所以,他或許已經躺在地上,狗才來攻擊,而且他沒有自衛。此外,從傷口的型態看來,陰莖應該不是小狗咬斷的。[1]

自宮?

另方面,銳器創傷的產生,有兩種可能的途徑:自宮或遭人砍傷。老翁只穿內衣,下體沒有遮蔽,彷彿刻意做好準備;[1]但是這也符合他性抑制解除的常態。[1, 2]若說有些自殺者,會在劃下關鍵的一刀前,先在周圍割出淺層傷口。[3]此特點就沒有出現在他身上,更何況靠毀壞下體自殺的案例鮮少。如果不是自殺,而是因性別錯置或宗教信仰對陰莖自殘,則通常以三、四十歲的男性為大宗。老翁明顯超過這個年紀。還是說他恰好沒穿褲子,偏偏未知的加害者突然現身?此人非要出奇不意,動作迅速,才能省去一陣扭打。這樣便可解釋為何沒有抵禦的跡象。[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老翁去勢的原因,鑑識團隊終究沒有結論。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檢方酌情饒了小狗一命。[1]後來此案以其特殊性,分別於 2005 和 2022 年兩度登上鑑識期刊。[1, 2][註]

  

【備註】

2022 年 10 月,最新一期的《鑑識科學、醫學暨病理學》(Forensic Science, Medicine, Pathology),提到此案曾出現在 2005 年的《國際鑑識科學》(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裡。[1]儘管兩篇論文中,有一位同樣的作者,而且案情描述幾乎完全相同,但少數細節卻有巨大差異。比方說,老翁的年齡竟然從2005 年那篇的 72 歲,變成 2022 年這篇的 81 歲。[1, 2]

參考資料

  1. Simonit F, Moreschi C, Desinan L. (2022) ‘A fatal and unusual genital mutilation in an elderly man as a result of sharp force injuries and domestic dog predation’. Forensic Science, Medicine, Pathology.
  2. Mazzolo GM, Desinan L. (2005) ‘Sharp force fatalities: suicide, homicide or accident? A series of 21 cases’.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17, 147, Suppl: S33-5.
  3. Vanezis P. ‘8-75 Hesitation Wounds’. In Pathology of Sharp Force Trauma. CRC Press.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