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05/21
近日,台灣本土疫情不斷升溫,民眾不免出現無助、憤怒等情緒和想法。許多與疫情相關的調查和研究,也確實發現在這段時間,人們感受到的焦慮、憂鬱的症狀高出過去好幾倍。但有些研究者卻反其道而行,問:「會不會有些人在這段期間,反而形成正向的生命意義等,或是經驗到創傷後成長呢?」這些研究也發現,人們在嚴峻疫情中雖然會感受到嚴重的心理壓力,但在疫情緩和後,卻能讓他們的心理狀態變得更正向!
・2021/05/03
電影《靈魂急轉彎》中的主角「22 號靈魂」,因為受到長期的批評,一直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值得活,但……真的是這樣嗎?如果身邊有人跟「22 號靈魂」一樣,該如何幫助他?
・2020/08/14
隱藏在上一代國族、族群與家族中,無法言說的創傷遺緒,如同一條幽微看不見的線,牽引著珍恩日後的職涯選擇。在這本書中,珍恩以精神科醫師、國家創傷後壓力症中心科學家、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多重身分的歷練,結合尖端的神經科學、醫學專業的臨床知識與社會文化,在一線聆聽各式各樣身處黑暗與泥沼倖存者的敘事。
・2019/10/10
電影《返校》上映後票房表現十分亮眼,社群網站上的討論度也很高,女主角方芮欣的名字其實暗示著這是在「內心」上演的一幕幕戲碼,而我則想以這部電影當作引子,探討一些與創傷相關的心理學知識,以及我們是不是常常對於「創傷」以及倖存者存在迷思與誤解。
・2019/04/30
從臨床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復仇者聯盟4》其實是一部經歷重大災難的超級英雄如何逐步康復(但康復的不太完整)的故事。也因為這樣的韌性,才讓超級英雄們加添了許多人味。他們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困擾著眾生都有的煩惱。
・2014/06/10
災難發生初期,負責急救或處理外傷的醫療援助通常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然而災民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也需要精神科醫生的協助。本專題訪問了曾長期追蹤九二一大地震災民心理健康的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副院長周煌智醫師,讓我們更瞭解精神科醫生在災難醫學中所扮演的角色。
・2014/06/10
災區除了傷患需要立即治療之外,有些災民的外觀雖毫髮無傷,但內心卻飽受驚嚇,甚至造成精神疾病,需要長期的心理治療與諮商。另外,災區的衛生環境也會影響災民的身心健康。本專題從災區醫療、心理健康、公共衛生等三個面向,帶領大家來認識災難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