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0/12/25
鳥類是反映棲地環境狀態的重要指標生物,鳥類活得好不好,是一個國家環境是否健全的指標。許多重視環境健全和鳥類保育的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印度、南非、澳洲和紐西蘭,都會定期整理鳥類調查紀錄並發布「國家鳥類報告」,作為環境狀況的重要基礎資訊,也是環境劣化的預警機制。
・2018/01/07
無論是孕婦和老人搭公車遇到的玩命關頭,或是氣喘兒遇到的 PM2.5 空污問題,都能用「硬體感測」結合「公開資料」找出對策。
・2017/12/13
中研院經濟所的楊子霆助研究員,分析實際資料發現:「免除三歲以下兒童的部分負擔」制度,會讓三歲以下兒童到大醫院看門診的次數大幅增加,而且新增加的門診大多是應在診所治療的輕症(如感冒)。這顯示調高部分負擔,將有助於抑制輕症病患到大醫院就醫次數,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2017/04/10
可以即時追查 PM2.5 濃度的「空氣盒子」,因需求而誕生,更因父愛而堅持,現在他的空氣盒子已經遍布全台,下一步就是有一天要讓全世界講到空氣盒子,就想到台灣!
・2013/07/04
依據世界銀行報告,台灣有7成的人口與土地,暴露在4種以上的災害風險當中,同時面臨地震、颱風、洪水、山崩的威脅,居住在災害風險如此高的地方,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建立了「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協助強化政府的救災應變能力。不過,這個系統究竟如何做到防災減災的目的?我們邀請了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李維森副執行秘書,帶我們更深入了解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
・2013/07/03
國際資料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在2011年的報告《Digital Universe Study: Extracting Value from Chaos》指出,全世界的數位資料每兩年就會成長為2倍以上,現在是「Big Data」的時代,但如何應用在防災、災害應變、以及災後重建之上呢?台大地理系的孫志鴻教授是國家地理資訊系統的計畫主持人,他也致力規劃資訊開放的平台架構,在這篇專題中,孫教授從近年印尼的開放政府談起,切入災難與資料之間的關係。
・2013/07/03
資訊,是災害管理的關鍵要素。台灣地處太平洋西緣,也正好是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處,颱風、洪水、土石流、地震等災害的頻率高,可說是「多災多難」的地方,災害的資訊管理極為重要。
・2012/08/17
這個方式的靈感有一部份是受到天氣的啟發;準確地說,是公私部門通力合作,為氣象資料的提供管道和利用方式奠定基礎。美國大部份的氣象資料是由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提供,質量兼具,而且一般大眾使用免費、取得容易。外界的改革人士可以利用這些資料開發出有益於大眾的服務。
・2012/08/14
雖然推動開放資料和使用開放(Open Data and Open Access)的運動正蓄勢待發,仍有不少組織團體極力反對,例如營利的出版社,還有一些需要靠收取資料使用費來維持運作的非營利教育研究單位。
・2012/07/22
本文為〈健康與醫療資料的加值應用〉系列文章的尾篇,前面幾篇文章首先從健康紀錄如何轉換成健康資料庫談起,再分別詳細介紹目前台灣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以及健康資料加值應用協作中心,接著從政策面的角度切入,為讀者們介紹政府預計推動的電子化醫療政策,還有健康與醫療資料應用上可能將面臨到的諸多議題挑戰。最後,本文列舉了一些國外健康資料加值的相關應用範例,作為參考與借鏡,期能幫助大家更全面地理解議題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