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04/01
如果替學生的數學功課打分數(我在後面會討論到,這是毫無益處的做法),而且一犯錯就扣分,學生就會接收到對犯錯和數學學習很負面的訊息。若要灌輸成長型思維,傳達數學學習的普遍正面觀念,老師應該盡可能捨棄測驗和打分數;假如非得繼續測驗打分數,針對錯誤的地方就應該給一樣的分數或是更高分,同時附上一個訊息,指出這個錯是學習和大腦成長的絕佳機會。
・2015/12/10
我是洪群甯,一位正在學習心理學的碩士生,心中小小的願望是想藉由科普寫作推廣心理學,但是這條路總是在錯誤中學習……
・2015/07/06
最近因為八仙樂園事故,與科學有關的討論激增,照理來說,我應該很高興才對,畢竟 PanSci 成立就是希望大家注意到各種時事議題中的科學層面,並樂於討論。這次事件雖然是悲劇,也的確激發了很大量的討論...但為何我高興不起來?
・2014/06/17
中文說「失敗為成功之母」,西方物理學家Niels Bohr也曾將專家定義為「在狹窄的領域中犯盡一切可能錯誤的人」。究竟對失敗的看法對學習會有什麼樣的影響?WIRED的這篇"Why Do Some People Learn Faster?"所提及的兩個實驗或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
・2012/11/14
這篇頗吸引人注目的報導,在英文新聞的部份,源頭很多,不太好追,有的報導比較正確(但不代表這研究結果就是無懈可擊的),有的問題很大,但大部份華文的媒體都是編譯自問題最大的FoxNews.com的這篇:Can our bodies predict the future?。台灣的源頭是台灣醒報記者李長勳發佈在Yahoo新聞上的版本,我判斷應該是直接抄中國網站的,可能連原始(但依舊有錯)外電報導都沒看就發了。醒報現在同時供稿給多家台灣媒體,也證實沒有任何台灣媒體有把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