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2/06/28
1761 年歐洲的天文學家們爭相用最先進的儀器紀錄一個罕見的天文現象──金星凌日, 以精確測算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然而當大家拭目以待地望向剛與太陽重疊的金星時,卻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金星變形了!
・2022/03/04
2020 年,派克太陽探測器達成創舉,首次在太空中以可見光拍攝金星表面,並在今(2022)年公開發表成果。本篇文章介紹金星探測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2020/03/25
1990 年 2 月 14 日,航海家 1 號太空船為太陽系家族拍下了第一張全家福,迄今剛好 30 年。而地球的大小在照片中只是未滿一個畫素、不起眼的小點,幾乎淹沒在太陽強光於相機內產生的雜散光之中。
・2020/01/01
2020 年的星空非常精彩,台灣可以看見日環食、火星衝、土星合木星,連流星雨發生時的月相都不會太差!希望 2020 年有個好天氣,讓天文迷大飽眼福!
・2017/10/26
古代的天文學家透過觀察,認為宇宙是由一層一層的球殼組成的,地球位在球殼的中心,最外側的球殼是天球,所有的星星都鑲在天球上,而這七顆發亮的天體,各自有一個球殼,它們繞著地球運行,由外而內排列的順序是土星、木星、火星、太陽、金星、水星和月球。這7顆日月行星是人類最熟悉的天體,後來它們就成了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它們各代表一個星期中的一天,星期的“星”指的就是這七個天體,它們合稱七曜。
・2017/01/12
對人類來說,前往太空是一項昂貴而且充滿各種危險的旅程。但是機器裝置就不同了。相較於太空人,太空機器的費用較低而且容易維護,只要電源沒有耗盡,它就可以一直執行任務。在外太空的這些探測船不斷帶給人類驚喜,它們發現證據證明火星曾經是一個比現在更溫暖且潮濕的地方,甚至發現它的地表下有水的存在!
・2015/08/06
太陽系中,金星、地球和火星都落在太陽的適居區中,也就是說,岩質行星表面的水能以液態存在的區域。可是,為什麼人類這麼幸運,恰好就生活在地球上?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地球上的生命為何得以踏上演化之途。
・2015/02/10
1958 年的今天,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的普萊斯與格林偷偷地將位於麻州石磨山上的雷達天線轉向金星。這座 27 公尺高,直徑 26 米的碟型天線是由美國空軍出資建造,林肯實驗室只是負責管理操作。軍方的目的在克服各種干擾因素──包括自然現象與蘇聯故意「蓋台」,維持通信暢通;因此林肯實驗室也可以順便用來研究極光、電離層等天文。那麼,普萊斯與格林兩人究竟是打什麼算盤?其實這只是源於午餐時的閒聊......
・2013/06/25
金星表面風速極快,約每4個地球日就會環繞金星一周,與它真正自轉一周(真正的1金星日)約需243地球日相較之下,真的快得不得了,有科學家稱之為「超自轉大氣(super-rotating atmosphere)」,其成因不明,是太陽系重大未解謎題之一。
・2012/10/09
歐洲的金星特快車號(Venus Express)繞軌探測器,探測到金星大氣層中有個特別嚴寒的區域,冷到足以讓二氧化碳變成固態的乾冰,甚至降下乾冰雪。金星因具有濃厚且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氣,又比地球還靠近太陽,使其表面溫度因失控的溫室效應而高達攝氏450度,成為太陽系中除太陽之外,表面溫度最高的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