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2/03/21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Maria Skłodowska-Curie,1867-1934)是位物理學家、化學家,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 她在科學上的貢獻對後世影響深遠,其研究成果也造就許多發現及發明。
・2022/02/18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慈濟大學謝婉華副教授與清華大學許芳裕教授,分別說明輻射食品的科學證據,以及目前制訂福島食品進口的規範時,如何評估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2022/02/15
本月稍早,行政院宣布開放日本福島五縣地區食品進口。這些食品到底安不安全?有哪些科學根據?政府又是如何把關民眾的安全呢?
・2022/02/09
行政院於 2022/2/8 舉行「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在 3 原則、3 配套的措施之下,開放福島 5 縣食品進口。於前一日的晚間,衛福部食藥署公布了委託台大毒理學研究所姜至剛教授執行的「輸入食品風險分析」報告,這份含封面共 94 頁的報告說了什麼呢?讓我們從重點整理中,來看看食品風險評估是如何進行的。
・2021/09/17
不管是乾燥、高溫、絕對零度還是宇宙輻射,水熊蟲都能透過「隱生」狀態存活。牠也是少數會「行走」的微小生物,能為微型機器人設計與仿生學帶來啟發。
・2021/06/12
美國科學家在當地的蜂蜜中發現比預料高的銫137濃度。
・2020/12/12
在太空站進行一年的任務後,科學家比較了史考特與地球上雙胞胎兄弟的身體狀況,發現史考特不但骨質密度降低了,連體內的DNA、端粒、腸道微生物相都變得很不一樣!此後,科學家也將抗輻射奇異球菌丟到太空站之外,觀察地球生物在外太空生活的情形。
・2020/09/22
手機真的會使致癌風險增加嗎?網路上流傳許多電磁波危害健康的資訊,使得民眾人人自危,殊不知,這些消息來源幾乎是來自同一份報告,而且擁有致命的邏輯陷阱。
・2020/05/29
兩年前,台鹽的低鈉鹽曾爆發輻射鹽風波。最近,類似爭議又再度浮上檯面,商品面臨標示不清、隱瞞消費者等等指控。在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到低鈉鹽的輻射量「毫西佛」高得驚人。根據原能會公布的《游離輻射安全標準》,把鉀-40 吃進肚子裡造成的影響是每貝克 0.0062 微西弗,也就是每克低鈉鹽大約帶來 0.055 微西弗的風險。就算你每天都吃輻射低鈉鹽,一年下來累積的量還是離標準值 1,000 微西弗非常遠。因此,任何外界訊息勿盲目相信,應以科學邏輯求證,才能看出真相。
・2019/10/25
我們都知道車諾比核災帶來的陰影,輻射、疾病、死亡,甚至其他異變,對無數生命皆造成不可抹滅的傷害,但令人震驚的是,這樣一片死寂,其實從沒有停止過復甦,當初的及時止血、人們犧牲自我的清理再加上環境的代謝自癒,讓這塊土地比預想中更快速的恢復。多年過去,儘管外側看起來復原情況良好,但車諾比最大的輻射威脅只是被高牆擋住,防護罩裡頭的大問題仍舊不可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