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0/01/26
《科學月刊》已經五十歲囉!《科學月刊》從1970 年美國百位臺灣留學生倡議創辦至今,已有超過 6000 人次的臺灣科學家,為臺灣撰寫了超過 4000 萬字的科普知識與評論的文章,可謂是臺灣之光阿!讓我們一同來看看《科學月刊》成長史,感受其對社會大眾傳播科普資訊的用心吧!
・2019/04/30
我們熟知的「科普」,是科學普及四個字的縮寫。從英文 popular science 這個名詞來看,它又可稱作流行或大眾科學。科普旨在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向一般大眾傳達科學的技術知識、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與傳播科學理念及精神等。常見的媒介是網頁、電視節目、系列書籍或雜誌文章等。這回,我們有幸採訪到遠流出版社旗下的科普雜誌——科學人的林彥傑副總經理,由他來帶領大家了解台灣科普書的製作,希望能藉此讓我們與科普的距離更接近。
・2015/09/22
出生於倫敦的法拉第家境貧寒,只能靠自學獲取知識。14 歲去當書商的門徒,逐漸建立起對科學的興趣。1831 年,法拉第作出他對後世最大的貢獻──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發現磁鐵反過來可以讓電線產生電流,製作出第一部發電機。不過他花最多時間與心力是推動科學知識的普及。法拉第自 1825 年起在皇家研究院舉辦兩個系列演講,活動一直延續至今,成為皇家研究院的傳統。
・2012/05/08
說到科學家,你一般想起的印象是甚麼?我想多數人在孩提時代接觸到的媒體,都將科學家塑造成一臉嚴肅白袍著身左手試管右手燒瓶的形象(至於為什麼老是是化學家佔據版面,我想這是另一個故事)。我想光是科學家的定義,對科學涉略深度不同層度的人下的定義也會不一樣。
・2012/04/21
PanSci 的第一場實體活動「PanSci Talks—看見驚奇」,在上周日已於台南成功大學圓滿落幕。PanSci Talks 的初試啼聲,邀請到六位專欄作者(以及一位隱藏角色XD),每段在短短的二十分鐘內,從生動、有趣的角度,和大家聊聊科學與生活。活動全程也承蒙 Phimedia通泰媒體應用公司與博理基金會提供技術贊助,讓整場演講同步進行線上直播,並於直播頁下方開放遠端網友文字留言互動,也有不少在場的朋友透過行動裝置立即發表看法,讓整場活動更添趣味性。
・2012/01/02
這世界出了什麼問題?問題就出在科學家。我們推動科技進步,讓地球上的資訊傳播和溝通互動既便利又迅速,天涯若比鄰,但我們科學家卻龜縮在自己的研究室,漠視各種荒唐無稽、毫無科學根據的言論在外面的世界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