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2/07/03
2011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謝西曼(Daniel Shechtman)。他發現了「準晶體」,證明了教科書的錯誤,甚至改寫了晶體的定義。
・2021/09/06
隨著奈米科技的發展,可將廢熱轉為電力的熱電材料,逐漸成為再生能源的明日之星,直接將熱轉換為電究竟是什麼神奇原理?又有那些限制呢?
・2021/08/04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加上溫室效應等因素,用電量逐年攀升,「電」成了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你知道嗎?各種能源產生的電力,有 60% 以廢熱形式逸散到大氣中,而真的拿來用的大約只有 40%。這些大量的廢熱也造成溫室效應加劇,其中工廠以及車輛引擎為能源廢熱的大宗。 「氣候變遷」及「能源需求」兩大議題,逐漸形成彼此相扣的存在,究竟孰輕孰重,能否在這之中尋找一個平衡點,成為現今科學家們亟需解決的難題。
・2020/10/06
中國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著手研發新的溫差電池。他們在骨牌大小的電池中裝滿鐵氰酸離子與亞鐵氰酸離子,並加入了獨門配方:鹽酸胍。在同樣的電極面積之下,他們的電池功率是先前版本的 5 倍,只要用一本漫畫書大小的電極,產生的電流就足以點亮 LED,或是拿來充手機,可說是日常廢熱發電技術的一大進展。
・2017/05/16
一般來說導電好導熱也會好,但二氧化釩竟然可以導電卻不導熱!原來因為其內的自由載子間具有很強的相互作用,使得電荷和熱能的輸運(transport)分開,不再藉由同一個自由載子來進行輸運!如此一來人類便有可能開發出具備非常高效率的熱-電轉換材料,有益於環境保護及空間節省。
・2015/04/01
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科系助理教授吳欣潔獲得「美國礦物金屬材料學會」(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 TMS)2015年度的「年輕領袖獎」(Young Lead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ward)」。此獎項頒發給40歲以下、學術生涯剛起步,但深具潛力成為材料與工程領域未來領袖的研究者。
・2012/09/28
由 MIT Haystack 天文台的研究者所領導的一個跨國團隊,首度測得一個位於遙遠星系中心的黑洞的半徑-物質冷不防地被拉進黑洞之前,所能到達的最近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