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2/01/29
許多人在某些地方和場合下有性興奮卻無意享受性愛。我曾經聽過許多在必要的密切醫學檢驗時,身體出現性興奮的尷尬故事。有不少男性曾說坐在巴士上時,出現了無用又讓人困擾的勃起。
・2021/08/31
人體的腸道中居住著眾多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腸道微生物除了可以協助消化食物外,近期更是發現腸道微生物與老化似乎有關聯。那,我們是否可以透過腸道微生物的組成改變來「延年益壽」,甚至達到「逆轉老化」的可能?
・2021/08/03
請你回想一下,上一次手寫是甚麼時候?我猜大部份人應該都是在簽名的時候吧。現代人在螢幕或鍵盤上打字的時間,已遠遠超過手寫,而這讓一些學校單位也在思考,是否要用打字訓練來替代傳統的手寫課程,畢竟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未來人們手寫的機會只會越來越少。 儘管手寫逐漸被電子產品的便利性所掩蓋,但近期的研究顯示,用打字替代手寫的想法或許得再緩緩,因為手寫對於人們在學習上有明顯的幫助。
・2021/07/01
每到夏天體育課結束後,教室總會瀰漫一股可怕的汗臭味,是否曾經覺得聞著臭味,接下來的英文課都無法專心呢?根據研究,環境氣味與記憶力和學習效果真的有關聯。
・2020/01/21
想像一下,你逛街一整天後去取車,這時位置細胞受到頭部方向、身體移動、周圍環境的影響,劈哩啪啦地發動。它們指引著你移動,直到當前的活動型態符合儲存的型態。瞧!你找到車子了。所以我們的大腦到底是如何讓我們能夠四處遊走的呢?
・2019/05/01
失智症的徵兆很難透過肉眼來確認,在政治領域中雷根總統也踏入失智的灰色地帶。而失憶與失智的關係更是使情況更加惡化,科學家透過逆行性失憶症來研究長期記憶的形成。
・2018/04/16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體的細胞都會漸漸的衰老、死亡,為了要彌補細胞上的數量不足,存在於各組織內的幹細胞便會活化並生成新的細胞來替補空缺;但其中可能也有少數例外,關於「大腦是否能持續產生新的神經細胞?」,以及我們是否能透過這個機制達成大腦回春的可能,在過去半世紀以來一直是神經科學研究中最大的爭論之一。
・2017/05/22
所有類型的記憶都會歷經三個基本過程,分別是編碼、儲存、提取,你可以藉由對自己說話來幫助海馬迴標記重要事項,或是加上情緒,讓杏仁核幫你記得。而終極絕招就是利用空間記憶說出故事,讓你成為記憶大師!
・2015/10/11
演員茱莉安摩爾以《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首奪奧斯卡影后,故事講述一位在「認知語言界」頗負盛名的教授,漸漸失去「認知及語言」能力,本來最傲以生存的畢生心血與研究,卻成了發病後最大的諷刺。她原本是個笑容燦爛、社交能力極佳、處事圓滑的人,卻變成易怒、耐不住性子、忘東忘西、連自己都無法小便的中年少婦,因為她罹患早發型阿茲海默症(early onset Alzheimer disease)。
・2015/09/19
短期記憶的作用有點像傳入感測資訊與長期記憶儲存之間的門房。你不斷受到資訊的轟炸,而自感覺受器傳入的各種蛛絲馬跡到消失只會歷時不到一秒鐘。你沒有時間處理這一切;所以短期記憶讓你可以在大腦決定要拿這些資訊怎麼辦的同時,將少量重要資訊放進暫時性的迴路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