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06/19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吳祚任副教授透過海嘯影響強度評估法 IIA 法來分析日本海嘯與印尼海嘯的成因,進一步發展模型研究臺灣發生海嘯的成因、類型與時間。當政府發送緊急簡訊給民眾避難時,如何正確避難與把握黃金時間才可以把握黃金自救時間。
・2019/01/2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不會冷;文/阿樹 這篇文章是人氣地科系插畫家「不會冷」跟震識的合
・2013/03/27
海纜地震觀測系統的建置比陸地上的地震觀測站困難許多,需要多次出航,成本相當高。(圖片來源:Global Marine Systems) 2013年的世界棒球經典賽當中,3月8日中華隊與日本的比賽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也有不少民眾注意到有日本球迷手上拿著「感謝台灣311賑災」的牌子。在日本311大地震即將屆滿兩周年的同時,世界各國沒有忘記地震對人類造成的影響有多深刻,台灣也不斷的發展地震觀測、預警技術,「臺灣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建置計畫」(Marine Cable Hosted Observatory,MCHO),由於英文名縮寫發英與媽祖相似,又稱「媽祖計畫」,也有保佑平安的意涵,是台灣近期地震技術的突破。
・2012/12/22
日本於12月初再度因強震發布海嘯警報,提醒人們海嘯的威脅無所不在,下一次的大海嘯最有可能發生在哪裡?目前的警報系統有不夠精準的缺點,新的海嘯警報如何克服?又如何保障濱海居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