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10/29
大多數人對蜜蜂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們螫人的針了,有些昆蟲為了保護自己,透過模仿蜂的外型混淆天敵,變得不像自己的同類,他們的捕食者和人類都常上當受騙!
・2017/06/02
分布於南歐、北非、中東的蜂蘭屬(Ophrys)植物,唇瓣的形狀像極了雌地花蜂的腹部。不僅是外型相似,連唇瓣上的特殊斑塊與顏色線條,甚至是上頭密生的絨毛都模擬得維妙維肖;蜂蘭屬植物所散發出的氣味,也與雌地花蜂費洛蒙中的化學組成有著極高的相似度,正因如此,雄地花蜂便在這股山寨氣味中迷失了自己,一步步被導引到蜂蘭的唇瓣上,在不明所以的狀態下,不斷替蜂蘭執行花粉的傳遞工作。
・2017/04/20
鳳蛾科(Epicopeiidae)是一群以擬態多種有毒蝴蝶與蛾類而著名的昆蟲。牠們只產於東北亞與東南亞的中高海拔闊葉林中。自 19 世紀中葉起被發現的鳳蛾種類約有 9 屬 18 種;最近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候選人韋家軒與顏聖紘副教授則在越南北部的沙壩(Sapa)山區發現擬態絹粉蝶(Aporia)的鳳蛾新屬新種 Mimaporia mhong。這個發現不只是讓這個小科多了 1 屬 1 種,也促進學者對鳳蛾科形態演化的可塑性與擬態多樣性的瞭解。這個研究在近日刊登於《動物分類群》(Zootaxa)這個國際性期刊上。
・2012/03/22
藝神䄂蝶(Heliconius erato)休息的時候總是四五成群。為了要了解原因,科學家在巴拿馬和哥斯大黎加的森林裡,放了上千隻假的袖蝶。
・2012/03/22
過去科學家認為,不完美的擬態是因為牠們同時擬態不同種生物的原因,或者是牠們在人和鳥類眼中不同。結果卻顯示,體型大小才是關鍵。
・2011/09/12
野生動物採取的生存策略有四種-擬態、隱態(保護色)、警告色、偽裝成不能吃的東西,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奮起湖步道旁的莫氏樹蛙與阿里山十大功勞枝葉顏色一致,完全隱身在棲息的環境中,難怪可以呼呼大睡,不管外界吵雜。
・2011/08/16
蝴蝶能夠模仿其他相近的種類,以避免被鳥吃掉。研究人員發現擬態的機制是透過一個所謂超基因(supergene, 多個調控基因群位於鄰近的染色體上)來控制翅膀圖樣的產生。
・2011/06/25
直觀來說,天擇應該要使得偽裝達到「超級像」的境界,更能避免被獵食的風險,但馬虎的擬態卻普遍存在。許多理論學者試著解釋這矛盾。舉例來說,這些物種,可能在捕食者眼裡,擬態得看來既美味又危險。或許他們同時擬態許多不同的動物,呈現一個綜合的結果,而非精確地模仿一個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