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12/20
曾是世界第一高樓的臺北101,每天都有上萬人潮在此上班、觀光,而這棟高樓蓋在鬆軟的臺北盆地上,究竟是如何抗震的呢?甘錫瀅總工程師提到,高樓的結構必須「軟硬適中」,並說明101透過高韌性接頭、巨型結構、將基樁深入岩層來強化建築結構,以及運用阻尼器來減緩搖晃的不適。101這個案例,可說是高樓防震的代表作。
・2014/12/20
在地震頻繁的臺灣,房子是否耐震極為重要。林克強研究員詳細介紹建築耐震設計的考量因素,包括地質因素、結構特性、建築高度、建築規則性、個人使用習慣,以及比較臺灣現代建築的三大結構—鋼筋混凝土(RC)、鋼骨鋼筋混凝土(SRC)以及鋼骨結構(SC)的優缺點,並強調維護建築結構的重要性。
・2014/12/20
盧俊廷建築師透過中壢市立幼兒園高鐵分班、青芝兒童公園等綠建築經典案例,說明綠建築的設計必須因地制宜,以追求防災、節能、低成本的三贏。
・2014/12/20
設計良好的建築,除了具備蓄水的功能、有助於抗洪,也可藉由建置雨水回收系統,為未來的水資源危機預作準備。綠建築標榜「日常節能」和「水資源利用」,輔以蓄水池、雨水利用機制,是以節能環保的策略來降低極端氣候下災害風險的利器。對此,孫振義教授介紹建築防洪、水資源利用的觀念,並提出綠建築的推廣策略建議。
・2014/12/20
荷蘭和英國為了因應水災,近年都出現「兩棲屋」。王价巨教授提醒大家,要採用哪種防災建築,必須考量當地的自然條件,國外的建築未必適合臺灣。事實上,建築本體已是災害管理的末端問題,國土規劃、都市規劃、社區規劃才是更上位的問題,政府、開發商、建築師都有責任,而公民也必須關注以及監督,人們才能有更好的建築品質。
・2014/12/20
在英國童話「三隻小豬」當中,小豬三兄弟為了抵禦大野狼,選擇蓋不同類型的房子:老大蓋茅草屋,老二蓋木屋,老三蓋磚瓦屋,但最後只有老三的磚瓦屋成功抵禦大野狼,而老大與老二的房子都被摧毀了。三隻小豬雖然只是一則虛構的童話,然而人們所蓋的房子,不就是要像老三蓋的磚瓦屋,必須堅固耐用,能抵擋如大野狼般的災害侵襲嗎?臺灣位於地震帶,地震頻率高,而且有些地區飽受淹水之苦。究竟房子該怎麼蓋,才能因應這些災害呢?為探討這議題,本專題以「建築與防災」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