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4/01/21
地震預警能夠幫助人盡速逃生。臺灣地震中心一直在縮短偵測至警報所需時長,以爭取逃生時間。一起來了解「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到底做了什麼吧!
・2022/08/22
每分每秒都有可觀的訊號湧入中央氣象局的地震測站,然而,要怎麼做才可以讓這些得來不易的資料發揮最大效益呢?那就是將它們全、數、公、開!
・2019/03/2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林欽仁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研究助技師) 地震儀是地震學
・2017/10/31
如果地球上沒有板塊運動、不會發生地震的話,人類發明地震儀捕捉地震波的動機與構想可能會延後(也許在核武發展之後)吧?地震科學研究增進了我們對地體構造的了解,於具有震災潛在威脅區域,更能實質進行事先防範災害的相關作為,以我們所處的環境臺灣為例,非常能夠親身體驗地震科研與防震科技的發展。
・2017/09/26
科學家往往最感興趣的就是調查「不合理」的事物。從「S 波消失」這件事,發現外核是種「S 波無法穿透的物質」。1930 年代前,科學家們認為有著一層地殼、地函、和液態地核。丹麥地震學家萊曼(Inge Lehmann)發現到另一種不同的波相,她推測這個這個波是從震源一路穿過地球核心而來,且震波速度又與古騰堡發現的P’不盡相同。萊曼大膽假設,如果這個核裡面還有一個內核的話,就可以解釋她看到的現象。 1938 年當古騰堡與芮克特重新檢驗這個模型後,基本上也同意內地核的想法。接著經過幾年的驗證與討論後,越來越多的地震學者支持這樣的模型,1939 年傑佛瑞斯和布林提出了地球速度模型時也將固態內地核列入考慮。由於儀器進步、日益廣泛運用,以及科學家們的細心觀察,加上時有大膽的假設與嚴謹求證。短短數十年的光景,人類已經逐漸「摸透」地球內部的主要構造。
・2017/09/26
想知道地球到底有多厚,因會遇到過大的壓力等,無法直接的鑽入地心,只能透過非侵入是探勘的方法,但要如何製造巨大的波動源? 最好還要傳得夠遠、能穿進地球深處。德國天文學家瑞布爾帕西維茲意外的重力觀測站發現地震所引起的古怪訊號,進而理解了地震發生時,震波其實是可以擾動整個地球的。完美的波動源找到了—地震!
・2015/12/13
西元134年12月13日,東漢京師洛陽城南二里的靈臺(相當於天文台)突然鏗鏘一聲,傳出清脆的金屬撞擊聲,原來是「候風地動儀」上的一顆銅珠掉到下方的蟾蜍口中。當時洛陽並無地震,官員們都笑說張衡這發明不大可靠,不料幾天後驛使傳來甘肅隴西地震的消息,正是那顆銅珠所指的方位,大家這才對「候風地動儀」大為信服。
・2013/04/02
3月27日,南投規模6.1的地震在全台有感,但是嘉義港坪國小的學生在地震波到來的前十秒就準備好逃生了!這間國小設有地下地震儀,結合強震警報系統,感測到地震P波,強度2級以上的地震就會啟動警報。327地震震央位於南投,正好被地震測站團團包圍,「空缺角」很小,預警會更準確。
・2013/01/16
有的時候,或許會有人發現,同一個地震事件,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地震規模呢?在此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在2009年的12月19日在花蓮發生了一起地震,中央氣象局的報告上寫著規模6.9,而從USGS網站上的資訊看到規模(magnitude)是6.4耶!怎麼會這樣,是算不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