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3/03/03
翻開臺灣地質與考古紀錄,林朝棨這個名字不可不提。不僅重要的考古遺跡「左鎮文化」、「八仙洞」、「十三行文化」都有他的足跡,北台灣最大的水庫「翡翠水庫」在規劃時期,一樣有林朝棨的身影。
・2021/04/22
文理學之爭已不是新話題,自然與人文,總是被視爲敵對的兩種文化。但從地質學者,搖身一變成爲地質學史家的馬丁.魯維克,卻在自然科學與人文史學的交織下,找到一塊新天地。他的《地球深歷史》中,就在不停追尋與探究:自己是誰?又該往那裏去?
・2021/04/04
為了探究地球從古至今行止背後的邏輯,地質與礦物學家努力建立各種理論,以找出更完美解釋各種地貌礦石的方法。一次一次重大的地質調查,製作繪製精確的地圖,在戰略上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命名與繪製自然,是人類至今未停下的追求。
・2021/04/03
礦物岩石的生成,和「混合」離不了關係。比起有序的流線運動,高速的無序運動如渦流,更有可能產生完全的混合。007 中的詹姆士‧龐德喜歡搖一搖馬丁尼,或許就是這個原因。然而地球沒有預設好的攪拌速度按鈕,那它又怎麼進行混合呢?
・2021/04/01
岩石世界中少數的多語通曉者——變質岩石,一生至少曾在兩種不同的地質環境中居住過。宛若蘊含多元文化的變質岩,因擁有分層、漣漪紋,甚至化石等可見的特徵,成爲最容易閲讀的岩石之一,更是所有地質文章中最豐富的一種。
・2016/12/11
古埃及、古波斯、古希臘、古羅馬等古文明業已不在,但留下的文明古蹟仍讓人對古世界有許多豐富的想像。這些都是人類用岩石留下的文明足跡。可是岩石記錄下的,何止是的這些幾千、幾百年的短暫歷史呢? 美國結構地質學家貝鳶業如(Marcia Bjornerud)在《地球用岩石寫日記:追蹤 46 億年的地球故事》,就要來告訴我們,岩石本身,就記錄了好幾十億年的歷史,在訓練有素的眼光下,岩石就像地球的日記。
・2015/12/12
自2005 年開始,科學家們取得大量高解析度的HiRISE 影像,但因研究人力不足,科學家們無法仔細檢視每一張HiRISE影像的暗土壤分佈,故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們設計Planet Four,期望讓一般社會大眾或是有興趣研究火星的莘莘學子能參與重要的火星研究計畫,協助檢視HiRISE 影像,並辨識出暗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