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07/08
研究人員發現海洋漂浮的塑膠垃圾表面有大量的細菌居住。這些細菌的多樣性高,而且和海水原本有的住民大不相同。說真的,我們成功用大量塑膠垃圾建立了一個新棲地。這又是個人定勝天的例子?或許這該是個人類做太多壞事,大自然來收拾殘局的恥辱印記。現在就從少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做起吧!
・2013/07/02
身為哲學系學生,我對能源政策有什麼獨到的見解?答案是沒有。不過我們長久以來研讀哲學家們枯燥龐雜的爭論,深深體會怎樣的討論容易有建設性,怎樣的討論可能淪為跳針打嘴砲,浪費大家的時間。以下羅列幾項這次核能討論中常見,但實則有礙溝通效率的說法,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
・2013/06/16
市面上已經出現蟋蟀粉跟花生核果巧克力混均製成能量棒。你聽說這巧克力棒的主要原料有蟋蟀時一定倒抽一口氣,不過吃昆蟲還真的是可以救地球保健康的策略。全球 1900 種昆蟲曾被當成食物食用,包括甲蟲,毛蟲,蜂,蟻,蚱蜢,蝗蟲,蟋蟀,蟬,白蟻,蜻蜓,蠅等等,包羅萬象。荷蘭的食品公司也和大學合作開發量產昆蟲的技術,除了供應飼料用,也供應餐廳。現在你準備好拿炸蟋蟀當蝦味先了嗎?
・2013/01/28
「環保」大概是很多人從小聽到大,一聽就膩了的議題,但想到溺水的北極熊還有越來越糟的環境,又覺得該做點什麼......這種想愛又擔心愛不得法的矛盾心情,正是上週一PanSci M.I.C. 的出發點。這場主題為「垃活」的M.I.C.,請到科景前總編,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黃貞祥(Gene),和生態綠公平貿易咖啡創辦人余宛如(Karen),來談談何謂「真」環保。
・2013/01/23
本來想寫MIC的心得文章,但其實這回的心得卻是一種很微妙的醞釀,至今還一直在激盪著。近期有在撰寫一些碰觸到環境議題的事,以地質的角度,我自己也算是個環保推動者。但是,環境保護的號角,永遠都吹不起來,這又是為什麼?
・2013/01/14
而在那個下雨天,當我不再把身體只看成移動腦袋的工具,當我終於學會不再把周圍風景只看成擋在這個地方跟下個地方之間的空間,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是這樣的:我把伊莎貝拉從肩膀上放下來,讓她跳進一個小水坑,濺濕她的鞋子和褲子,為了好玩,我也跳了進去。伊莎貝拉開心地笑了,她伸直手臂用手掌接雨水,她張開嘴巴,伸出舌頭,抬頭仰望天空,我也試著那樣做。我內在的小孩是何時消失的?街上的人匆忙跑過,他們看起來絕望、悽慘,只想從雨中逃開。我們到底怎麼了?
・2013/01/11
把故事講得好笑很容易,但是為了不傷害地球而去傷害親人的感情,卻曝露出重要的問題。許久之後,等我開始認識一些參與減緩氣候變遷行動的朋友,有人曾經沒來由地蹦出一句話:「你知道,我認為我們凡事不忘把愛與仁慈擺中間,真的很重要。」後來,當我對這位朋友談到她說的那句話,她私底下寫信給我:「如果不把那份愛散播出去,我們是不會成功的。」
・2013/01/08
利己與利他的對抗,會導致有關環保或其他社會改革的討論偏離正軌。人們說的或許沒錯,如果讓地球的生存和人類的自私互相對抗,地球永遠會是輸家,但更重要的是,將這種討論定位為利己與利他之間的衝突,對忠於事實一點幫助也沒有,因為問題不在於利己跟利他互相對抗,而是不再適用於人類的舊習慣與舊方法,跟勢必可行的新習慣與新方法互相對抗。
・2012/12/26
最根本的問題是這個研究並沒有讓實驗參與者看到綠色且非大自然情境的影片,所以無法證實大自然情境對人身心的影響,究竟是綠色較多或是其他的原因;換句話說,就是這個研究根本自打嘴巴,沒有關鍵性的設計來檢驗他們的假設,而是採取一個叫保守、肯定會有正面結果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