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3/26
科學家道金斯認為:生物其實只是基因的載具,作為基因的生存機器,一切行為只為了讓基因得以代代相傳、永垂不朽。所以,生物所做出的一切選擇、犧牲,實際上都是基因在作祟。此論一出,引起各界嘩然,而道金斯更以他的科學觀點挑戰原屬宗教與道德的領域,或許樹敵無數,但也引發人們思考與爭辯。
・2015/01/29
最近研究團隊發現,麵包酵母會形成群落,其實是來自於基因突變:一個稱為ACE2的轉錄因子失去功能後,便會使得麵包酵母形成群落,這可能是最終產生多細胞生物的一條可能的演化途徑。
・2014/11/12
松果體(pineal gland)是大腦中一個綠豆般大小的結構,大概位於腦部正中央,長得像松果,故得此名。說到松果體,就不得不提一下法國的哲學家笛卡兒,就是說過「我思故我在」的那位哲學家。笛卡兒是一位「二元論」者,他認為,心與腦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腦是物質的、心是非物質的(類似靈魂的概念)。
・2014/10/14
透過DNA和型態分析,原認為廣布全台灣的臺灣大臍蝸牛Aegista subchinensis (Möllendorff, 1884),東部的族群其實是一個獨立的物種,命名為彩虹大臍蝸牛Aegista diversifamilia,以彰顯各國與台灣在婚姻平權上的努力。此研究已於2014年10月13日,發表於ZooKeys期刊。
・2014/09/30
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保羅‧布倫(Paul Bloom)在《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試圖揭開人類愉悅感受的運作原理。為此,布倫援引了兒童發展、哲學、神經科學,以及行為經濟學的知識。布倫的目的是要理解愉悅的本質,考察愉悅在個體的發展起源,以及愉悅在人類的演化起源。
・2014/09/22
在過去,科學家們認為,許多動物發展出對於生存沒有益處,可能甚至有害處的特徵,主要是為了吸引異性。如雄性孔雀的尾巴、非洲長尾黑鷽(long-tailed widowbird, Euplectes progne)的長尾(見Jared Diamond的「第三種猩猩」,第六章)等。這些構造可以幫助他們吸引異性,但是對生存似乎沒有明顯的益處。
・2014/09/12
當這幾隻浣熊出現在我的視線中時,我的祖先便透過我那已經演化的精密腦袋對著我喊話:「這些傢伙腿短短的、嘴部的肌肉不發達、身體矮矮胖胖,看起來沒什麼危險性。
・2014/08/24
住在都市裡的人類常欽羨於鳥的自在與輕巧,卻少有時間佇足凝視牠們的生活。其實,多的是你不知道的鳥事!一根偶然落下的羽毛,能夠窺見鳥飛行的奧秘,還能見證演化的精妙。本次M.I.C.邀請到猛禽觀察家林文宏,還有中研院研究員黃貞祥博士,從鳥類多樣性、鳥類演化,讓你知道更多鳥事。
・2014/08/22
在2~3億年前,Y染色體和X染色體共有的基因大約有600個,如今卻只剩下19個。2002年,有些遺傳學家發現,這種基因減少的現象代表Y染色體實際上正逐漸凋零,根據最新的研究,Y染色體已經不再刪減基因了,其實在過去2500萬年來,Y染色體已經趨於穩定。
・2014/07/22
即便許多物種曾經在地球上落腳,絕大多數的物種最後都走向滅絕一途,我想,人類也不會例外。翻開一些介紹地球生命史的書籍,時常述說著某個時代由某些生物稱霸,我們也就這樣在腦海中形塑遠古年代的生命藍圖。然而,仔細一想,究竟什麼才是所謂的「稱霸」呢?是數量的多寡?還是站上食物鏈的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