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0/05/28
許多研究企圖找到憂鬱症的普世遺傳本質或神經本質。但最有可能的是,憂鬱不只是單一的事。憂鬱(你應該猜到了)是一個概念。它是一群多樣的實例,因此通往憂鬱的退化路徑有許多條,其中許多始於不平衡的身體預算。如果憂鬱症是情感的疾患,而情感是你的身體預算好不好(答案:非常糟糕)的整合總結,那麼憂鬱症或許實際上是預算編列錯誤和預測的疾患。
・2020/05/27
許多人應該都有這種經驗,電視節目的廣告時段時突然跳出不相干的插播廣告,內容和畫質粗糙,怎麼看都不像是我們平常在電視上看到的廣告。但為什麼會有這種插播廣告?這些插播廣告可能會有什麼法律問題?要釐清這些問題之前,必須先從「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和「有線電視頻道商」之間的關係,以及有線電視產業的發展歷史談起。
・2020/05/27
在情緒建構理論中,悲傷、恐懼或生氣這樣的情緒種類,沒有明確的大腦位置,而情緒的各個實例,都是需要研究和了解的全腦狀態。因此,我們要問的是情緒如何、而不是在哪裡生成。比較中性的問題,例如「大腦如何製造恐懼的一個實例?」
・2020/05/24
同婚法案一周年過去了,我們真的看見身邊的同志了嗎?其實,同志在向家人出櫃的歷程中有許多挑戰,即使現在同志可以結婚,有了法律的保障,但卻不一定能獲得爸媽當面祝福。台灣學者使用中研院「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 2011 年調查年輕世代 (24-29歲) 的資料分析,從「慾望」、「認同」及「行為」來了解這群年輕世代的「性傾向」。某些同志並非不願意和家人(尤其是父母)出櫃,而是因為嗅到了上一代習慣逃避、假裝沒看到同志釋出的溝通訊號。因此,很多同志在等「父母也願意和自己相談」的時刻。不只是同志要向家人出聲,家人也要釋出友善的訊號,彼此才能「共同完成」出櫃的歷程。
・2020/05/23
同志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常備受外界質疑,認為同志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完整的教育與親職責任,但根據調查證明這些孩子與一般異性戀家庭的孩子一樣,甚至有更出色的想法與表現。同志家庭的存在並非要讓其他家庭型態減少或去撼動其他家庭結構,我們關注同志家庭、同志家庭的小孩,只是希望讓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多元家庭,都得以用真實的樣貌存在於社會中,不被排除、不被誤解,期盼社會大眾能夠越來越看到,即便不同家庭結構及成員,但其中最核心的組成都是愛。
・2020/05/22
時至今日,台灣同婚法案通過一周年了,面對這前所未有的文化,上一代的父母們該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自己的同志孩子呢?而同志本身又該如何與父母溝通?親友與手足們又可以如何幫助同志與其父母間的溝通呢?快來看看本文吧!無論溝通歷程多艱辛,每一段婚姻都值得被祝福!
・2020/05/22
關於「人機互動」的定義,不同科系的朋友們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原來人機互動很多科系的人都可以著手做?!俗話說:「行行出狀元」,人機互動又會帶來行業間什麼樣的影響呢?跟著本篇一起來了解人機互動的特色吧!!
・2020/05/22
儘管男性數理強、女性文科強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但傳統上以男性為主的醫學系中,女生的數量卻明顯增加,甚至有幾間醫學系男、女學生人數相去不遠!那麼,在這個醫學系男女學生比例逐漸平衡的同時,我們是否可以期待這些未來的準醫生們在性別意識上也能大幅領先,進而影響到傳統醫學領域中由男性主導的慣習,使女性醫生的地位逐漸抬頭呢?
・2020/05/21
常常有一種情況,自己的親戚朋友並不曉得自己的工作室在做什麼。而「人機互動」這個名詞對外行人來講更是抽象,究竟該怎麼跟親戚、朋友解釋這個名詞呢?跟著本篇文章,一起來看看這些狀況劇吧!知道接收者(聽眾、觀眾)的背景知識,就能調適自己解釋的方式來配合對方,讓對方更理解自己在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