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12/20
你聽過公民科學嗎?公民科學是指公民參與在內的科學研究,例如協助研究單位蒐集資料、調查動植物分布等。公民科學行之有年,現在更是豐富多元,在臺灣也有不少公民科學計畫正在進行,例如路殺社、新年數鳥嘉年華、臺灣蛛式會社等。加入公民科學家的行列,不僅能更認識與你一同生存於台灣土地上的動植物,還能幫助科學研究,你還不一起來嗎?
・2019/12/19
任昊佳在研究上有卓越表現,曾獲得中研院榮譽博士後,32 歲至臺大地質系任教,是當時臺大最年輕的老師,專攻氮的生地化循環、古海洋和古氣候研究的她,發表文章數度登在《Science》與《Nature》等國際頂尖期刊上,在今年獲得吳健雄學術基金會的「台灣傑出女科學家新秀獎」。
・2019/12/18
台灣人的日常三餐常見的熱騰騰白米飯究竟來自何方?陸稻和水稻,傻傻分不清楚?讓邢禹依特聘研究員透過基因序列比對,為我們娓娓道出台灣蓬萊米的身世,以及臺中 65 號的傳奇故事吧!
・2019/12/17
想結婚與否居然與原生家庭的結構息息相關?!中研院社會所特聘研究員伊慶春開啟漫長的20年研究計畫,跟隨七年級生們從求學到踏入社會,探討原生家庭結構影響七年級生的婚育率。此外,相互比較不同年齡層的樣本,更有家庭結構、就學歷程、婚姻狀態等數據,提供研究者挖掘各種研究議題。體現出臺灣家庭仍然面臨傳統與現代的衝擊,價值觀與行為持續改變中,同時,也提供大眾對自己與下一代的成長樣貌有更多理解。
・2019/12/17
史稱科學革命的這段時期,大大加深了人們對理性求取知識的信心。 然而,每當有新的科學理論出現,社會不見得能馬上接受,或要經歷觀點的衝突與思想的轉化;隨著證據越來越多,最後才獲得大多數人認同。牛頓在發表他的理論之初,同樣面臨其他學說的競爭;其之所以能夠廣為人知、最終成為學界主流,某位女性居功厥偉──她參與了十八世紀學派間的論戰,也是史上第一位深刻理解牛頓學說的女性;她將牛頓以拉丁文寫成、內容艱澀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翻譯成法文,並鉅細靡遺地加上自己的解說和註釋。法國當時是歐洲最強盛的國家,《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法文版的出現,對牛頓思想的普及帶來很大幫助,也間接促進其地位的確立。奈何她的婚外情人名聲太過響亮,使其推廣科學的成就往往被後人忽略。 她,就是埃米莉.沙特萊(Émilie du Châtelet)。
・2019/12/13
在台灣,很多人認同「多元」是我們的社會特性,如同台灣豐富多樣的生態,煞是動人。但在迷人的科學、科技與技術裡,有「多元」這個元素嗎?當我們嘗試打開「性別」這個眼睛,好好看看科學與科技,它夠「多元」嗎?而性別「多元」,又有什麼益處呢?
・2019/12/12
青少年階段因為身心理的成長變化,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不認同父母的權威。對於是否要「服從」於父母的管教,青少年的心裡有不一樣的定奪——研究發現,對於青少年而言,他們心裡存在著「父母的管教權限」,尤其對於「同儕關係」方面的事情特別敏感。
・2019/12/11
十年前,資訊界的主流研究是網路搜尋系統,但陳縕儂有著不隨波逐流的精神,選擇「語音辨識」作為研究領域。如今看來,語言理解、對話系統和機器智慧是很廣泛的領域,始終不缺研究主題,她將一切視之為幸運。對於捨棄微軟工作而回到台灣從事教職,她一點也不感到可惜。「教學是很快樂的事情!」她認為,把自己會的東西交給學生,看到學生從不懂到成為專家,可以跟妳一起討論研究問題,是一件無比有成就感的事。
・2019/12/11
青少年階段,逐漸從依賴父母,轉為獨立自主,同時投入於學校的時間又日漸增多,和同儕在一起的時間也隨之增長,且同儕地位相當、話題相似,在長時間的陪伴下,有著極大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同時,在相處的過程當中,又以「衝突」為不可避免的事件,如何面對衝突、解決衝突,將成為人際關係之間重要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