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奧祕
2195 篇文章・ 4696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10/24
1673 年,英國皇家學會收到一封來自荷蘭的信,信中繪製了蜜蜂、蝨子、黴菌等在顯微鏡下放大 200 倍的圖。雖然顯微鏡已問世數十年,但即使經由當時也身為皇家學會會員的虎克加以改進,放大倍數也不過從十倍增加到二、三十倍。這位寄信來、名不見經傳的雷文霍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究竟是何方神聖?
・2015/10/22
臺灣的神經科學要如何在世界上找到定位?孫以瀚強調,我們必須「發展新工具」,工具決定我們能夠做什麼事情,也決定是否能取得領先地位。再來則是「跨領域合作」,結合不同領域的專家,活用不同的能力。例如以做生物研究的人來說,若能與工程方面的專家合作,就可以跨越障礙。
・2015/10/17
糖是我們日常飲食中,很重要也很常見的成分。與澱粉一樣,糖也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由碳、氫、氧原子組成,作用就如同身體的燃料。事實上,碳水化合物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經過轉換後,細胞得以運作、生命得以延續、身體得以成長。接下來的段落中,我們將告訴您跟糖有關的必知事實,包括糖的由來、生產方式,以及糖進入到人體後究竟會產生什麼作用。我們也將分析糖到底會不會讓人上癮,還有所謂的健康食品裡,究竟藏了多少糖分。
・2015/10/15
1980 年 10 月 15 日,諾貝爾獎宣布化學獎的得主,英國的生物化學家桑格(Frederick Sanger, 1918-2013)成為史上唯一獲得兩次諾貝爾化學獎的人。他兩次得獎都是因為發明定序法,提供了探究生命秘密的有效工具。
・2015/10/14
四分之一世紀之後,諾貝爾獎得主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他發現臭氧層的破洞,於一九九五年獲諾貝爾化學獎。他也是首先引介核冬天觀念的學者)再度步上世界舞台,主張我們人類已經成為地球變化的重要媒介,因此有必要把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地質時代重新命名。世界各國的科學菁英都同意此說,倫敦地質學會(Geological Society ofLondon,地質時間表的權威組織)也召集了德高望眾的專家小組,考量種種證據,要更新我們的世代名稱,由堅如磐石的全新世,到「Anthropocene」──人類世,頭一次承認我們主宰整個地球,天下無雙。
・2015/10/14
1990年,由美國能源部和國家衛生研究院主導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畫正式啟動,預定花費三十億美元,以十五年的時間解出人類DNA的全部三十億個字母。結果2000年6月26日這一天,美國總統柯林頓與英國首相布萊爾就共同向世人宣布:人類基因組計畫的初步草圖已經完成。
・2015/10/12
1949 年 10 月 12 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是葡萄牙神經外科醫生莫尼茲(António Egas Moniz, 1874-1955),得獎理由是「發現前額葉切除術對特定精神疾病的治療效果」。不料,不到一年,前額葉切除術的評價完全翻轉,變得聲名狼藉;至今仍不斷有要求撤回莫尼茲諾貝爾獎的呼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2015/10/11
演員茱莉安摩爾以《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首奪奧斯卡影后,故事講述一位在「認知語言界」頗負盛名的教授,漸漸失去「認知及語言」能力,本來最傲以生存的畢生心血與研究,卻成了發病後最大的諷刺。她原本是個笑容燦爛、社交能力極佳、處事圓滑的人,卻變成易怒、耐不住性子、忘東忘西、連自己都無法小便的中年少婦,因為她罹患早發型阿茲海默症(early onset Alzheimer disease)。
・2015/10/08
超級快的獵豹和稍快一點的獵豹,牠們捕食成功的機率是差不多的。
・2015/10/08
人體約由7x10^27個原子所組成,這些原子構成了超過75兆個細胞、超過200種不同類型的細胞,每一種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即便專長各異,這些細胞的基本構造仍相同。它們相互合作形成精密的身體組織與器官,例如肌肉與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