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5/23
《震識》的理念就是盡可能的藉由各種深度不同的文章,讓不同知識背景的人們可以循序漸進的累積各種重要地震知識,也希望能在長期經營下建立一筆知識文章或是故事文章的資料庫,讓對這方面知識有興趣的人有更多平易近人的參考資訊。
・2017/05/15
我們已經從歷史上多次的大地震去找到證據,是斷層錯動引發地震,是否有例外?外力從何來?斷層如何無中生有?科學上已經有答案了,但是仍然對於地震成因沒有解答,但也不用氣餒,這些累積起來的知識,總有一天會成為找到地震成因的養分,研究地震的前輩們都是巨人。
・2017/05/08
現在只要有關於大屯火山的新研究、新發現登上媒體,或是陽明山發生了地震後,「大屯火山是死是活?」就幾乎是大眾或媒體必備問題之一。但經常問題並不會只有一個,而是一個接著一個,今天我們整理了幾個常見問題,雖不一定能完全說明白,但多少可以稍稍幫助大家增加對這座火山的認識。
・2017/05/07
《雨:文明、藝術、科學,人與自然交織的億萬年紀事》就是要告訴我們,雨在文明、藝術和科學中,種種不同的豐富面向。《雨》用優美的文筆,讓我們不僅瞭解在文化上,我們如何看來雨,還有在科學上,我們如何瞭解雨,也帶我們去看窺看人們如何還要改變雨。
・2017/05/01
強震警報不是用來預測地震的方式,而是像火警感應器一樣,只是偵測的東西從「火災」換成「地震」。目前無論是國內的「強震即時警報」或是日本的「緊急地震速報」都是以「通訊的電磁波遠快過地震波」的原理來實現提前警報的效果。上述這些「強震警報」的方式,是將我們原有的地震定位和估算規模方式延伸應用的技術,所以在談這技術前要先談談更基本的事:地震「波」是什麼?
・2017/04/10
可以即時追查 PM2.5 濃度的「空氣盒子」,因需求而誕生,更因父愛而堅持,現在他的空氣盒子已經遍布全台,下一步就是有一天要讓全世界講到空氣盒子,就想到台灣!
・2017/03/29
一般人說到土壤生態系的成員時,往往會想到微生物,或是蚯蚓、螞蟻、白蟻和其他的小型節肢動物;大型動物則可能會想到鼴鼠或囓齒目的鼠類等等,但鳥類與土壤生態系的關係則比較少人在討論。其實有不少鳥類在牠們的生活史中,也和土壤有密切的關係,包括了育雛階段穴居於土洞的鳥類、築巢會使用到土壤材料的鳥類,雖然牠們只有某一階段會運用到土壤環境,但也是聯繫土壤生態系與其他陸域及水域生態系很重要的一環。
・2017/03/13
什麼樣的災難才能打敗秀吉?一場大地震把堂堂大名打回原形,不但驚惶失措,更狼狽地穿著女裝逃命!不只如此,伏見城崩也害得美女一時短缺。
・2017/03/12
如果富士山再度噴發的話,東京會變成怎樣?依照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除了地震頻發之外,火山灰也可能會覆蓋整個天空,像細雪一樣紛紛落下。
・2017/03/09
日本現存文件中,「溯及既往最大海嘯」到底有多高呢?在《嘉元記》的紀錄中,我們可以推測出早在西元一三六一年,日本便遭遇過五~六公尺的大海嘯,此外,古時不但已經有築堤防海嘯的能力,更能在戰役中以此做為籌碼、威脅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