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10/10
地震預警是種「提前告警」的警報,哪怕是在搖晃之前能盡可能的避開危險,都能多爭取一些生存機會,當然,這都得建置在我們知道怎麼運用科學、科技來幫助自己。歷史無法重來,但未來可以改變,看似消極作為的各項地震研究或防震建議,實質上也是一種積極求生之道。
・2017/10/08
翼龍(Pterosaur)不是恐龍,他們是恐龍怪異的親戚,同時也是第一種已知能夠飛行的脊椎動物。阿蒙氏蛙嘴翼龍是一種小巧可愛的小型翼龍,生存於距今約 1 億 4900 萬年前侏儸紀的提通階。
・2017/09/26
科學家往往最感興趣的就是調查「不合理」的事物。從「S 波消失」這件事,發現外核是種「S 波無法穿透的物質」。1930 年代前,科學家們認為有著一層地殼、地函、和液態地核。丹麥地震學家萊曼(Inge Lehmann)發現到另一種不同的波相,她推測這個這個波是從震源一路穿過地球核心而來,且震波速度又與古騰堡發現的P’不盡相同。萊曼大膽假設,如果這個核裡面還有一個內核的話,就可以解釋她看到的現象。 1938 年當古騰堡與芮克特重新檢驗這個模型後,基本上也同意內地核的想法。接著經過幾年的驗證與討論後,越來越多的地震學者支持這樣的模型,1939 年傑佛瑞斯和布林提出了地球速度模型時也將固態內地核列入考慮。由於儀器進步、日益廣泛運用,以及科學家們的細心觀察,加上時有大膽的假設與嚴謹求證。短短數十年的光景,人類已經逐漸「摸透」地球內部的主要構造。
・2017/09/26
想知道地球到底有多厚,因會遇到過大的壓力等,無法直接的鑽入地心,只能透過非侵入是探勘的方法,但要如何製造巨大的波動源? 最好還要傳得夠遠、能穿進地球深處。德國天文學家瑞布爾帕西維茲意外的重力觀測站發現地震所引起的古怪訊號,進而理解了地震發生時,震波其實是可以擾動整個地球的。完美的波動源找到了—地震!
・2017/09/03
許多生態保育學家認為地球已經被破壞到萬劫不復的地步,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我們應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乘載我們的這個地球呢?我們是否矇著眼,不去看我們不認同的地方?是否只看到對人類有利的未來呢?
・2017/08/30
這類針對斷層與地震的研究,最大目的其實是在追尋地震好發處。如果我們有機會了解斷層面上易發生地震的地方有哪些、它的能量累積釋放情形與地表觀測資料的連結,這樣我們多少就有機會評估它未來發生地震的可能性。
・2017/08/29
我們如果要用個簡單模型來想像真實世界中的斷層樣貌的話,就會是這個樣子:斷層面上會有一些地方長期被「鎖住」(locked)的地方,而地震往往就是當這些被鎖住的地方突然間滑動的時候發生的事情。
・2017/08/25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設有民眾 Q&A,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的資料庫、關注人口的他們,也理所當然也經常收到許多各式各樣的問題和「建議」,而其中不乏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怪問題。
・2017/08/22
相信熱愛恐龍的各位應該都已經看到幾個月前在媒體上看過那頭保存狀況近乎完美的結節龍(Nodosaurid)化石了吧!這具驚人的標本是由礦場工人紹恩芬克(Shawn Funk)於2011年在亞伯達省麥克墨雷堡(Fort McMurray)所發現。並由皇家泰瑞爾博物館(Royal Tyrrell Museum)的技術員馬克米契爾(Mark Mitchell)耗時五年才將這頭恐龍以如此驚人的面貌將其從岩石中解放出來!
・2017/07/26
臺灣數值地震模型 (TNEM) 由中研院地球所李憲忠副研究員開發,可以精確且快速分析出地震發生的過程,了解歷史地震、現今地震及未來的情境地震,為防災帶來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