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科學
1242 篇文章・ 1 位粉絲

談「科學」方法及「科學這一行」,內容包括:科學教育、科學史、科學家、科學行內話、科研政策、科學倫理、科學哲學、科學方法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01/07
食品安全管理不是一蹴可及,即便是我們所稱頌的美國、歐洲等國家,數十年前也曾爆發嚴重的食安事件,而她們的政府在存亡之秋之際,決定拋棄過往的包袱,捨棄官僚治國,展開透明開放的食安管理時代。
・2018/12/30
澱粉是廚房裡的經典材料,最常用的增稠劑之一。整顆的澱粉粒不溶於冷水但能吸水,最多可以增加 30% 的水分含量。但只要溫度升高,澱粉的吸水力就會明顯改變。這就是為什麼將馬鈴薯煮熟後可以搗成泥,而穀物可以煮成稀粥。溫度在 55∼70℃(131∼158℉)時,澱粉粒會開始融化並大量吸水,要加熱到 100℃(212℉)才能完全破壞澱粉粒整齊有序的結構。
・2018/12/3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物的結構與組織 食物的物理狀態和結構, 可以定義為和其物理組成(
・2018/12/28
當人與 AI 合作時,AI 系統提供不同詳細程度的說明會如何對人產生影響?合作過程中誰該成為領導者?並指出在人與 AI 協同創作的情境下,未來與人工智慧系統有關的設計可以留意幾個層面: 在互動中提供詳細的系統說明讓人類更瞭解系統運作 當與AI合作時,人類偏好在合作中取得主導權,AI 則作為小幫手的角色 與AI合作時,AI的隨機性拓展人類的創意可能性,但須留意AI的輸出是否與人類創作具有一致性
・2018/12/26
科學研究的成效是什麼?是得到諾貝爾獎的光環加持,學術期刊發表數,全民素質的提升,抑或是科研活動所產生的產業技術推動力?一直以來就是科學界爭論的議題。
・2018/12/26
對於學術期刊數據造假的情形,到底在什麼情況下應該要撤搞,什麼情況下則是用勘誤處理?本篇文章提出了作者的觀點。
・2018/12/15
恐怖電影大概是現今最受歡迎的恐怖娛樂了。它提供了多元的體驗,有的是一步步累積的陰森恐懼;有的則熱愛突如其來、冷不防的驚嚇。這些驚險、刺激、甚至令人作嘔的感受。或許我們無法用單一簡單的答案,來解釋人們為什麼喜歡恐怖電影。不過,裡頭顯然有些共通的現象與作用,心理學有辦法解釋嗎?
・2018/12/15
關於大腦,一個最常見的迷思(大概就和「人的一生當中只使用了大腦的 10%」這個謠言一樣熱門)是:人類可能有左腦人和右腦人之分。根據這個迷思,你的個性和「認知方式」會由你哪一邊的大腦比較強來決定,而左右兩邊大腦有明顯不同的功能,左腦據說主管分析和語言,右腦則負責創意和情感。這個迷思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又有多少真實性呢?
・2018/12/13
甜味劑(又稱代糖)在現代泛指能讓食物具有甜味、但不像一般糖類是由碳水化合物組成。甜味劑大多是無法被人體吸收的化合物,也因此將近沒有熱量。不過,甜味劑出現百年以來,為什麼人類社會,肥胖人口只增無減呢?甜味劑真的能遏止人類過胖嗎?
・2018/11/29
藝術文化視野的竹林,常享有簡練高潔的雅名。但就生態的觀點,中海拔森林中的「孟宗竹林」,卻是蠶食山林、劣化土壤的入侵外來種。而在杳無生機的月世界惡地,卻又有「刺竹林」肩負了改善土壤、為其他物種開疆拓土的重責大任。